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姚惠 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的經典舞劇《孔雀》將于7月9—12日再度亮相廣州大劇院,并將在此迎來自公演以來第700場的演出。這部融合東方美學精髓與現代舞蹈語匯的巔峰之作,自問世以來已巡演全球數十個國家,贏得國際舞蹈界的廣泛贊譽。
為慶祝這一重要時刻,7月8日晚楊麗萍將攜主演團隊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舉行“《孔雀》700場紀念活動”。
《孔雀》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持續刷新著中國現代舞劇的演出紀錄。此次廣州站演出,藝術家們將為觀眾呈現經過精心打磨的升級版《孔雀》,帶來更為震撼的視聽體驗。
《孔雀》演繹生命之美
“孔雀”是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塑造的經典舞臺形象,以《雀之靈》為代表的系列作品,已經達到了讓觀眾認為“她就是孔雀,孔雀就是她”的境地。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楊麗萍是永無止境的,在擁有了孔雀之“形”,甚至在擁有了孔雀之“靈”之后,她依然不滿足,她想講述更加豐富、深刻的關于“孔雀”的故事。于是,2012年有了舞劇《孔雀》。
舞劇《孔雀》的故事圍繞生命和愛這兩個永恒的主題展開,用舞臺形式演繹人類共同的情懷,向觀眾傳遞著藝術家個人成長過程中對藝術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劇中的“孔雀”,是鳥,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蕓蕓眾生。
全劇分春、夏、秋、冬四個篇章,講述了一個關于成長、人性、生命和愛的故事,以及生命與天地自然的相互融通,透過舞臺藝術形式呈現了一次對世界的善意探索,以及對生命和人性的追問,投射出生活和藝術交融的人文情懷。
該劇一經推出,好評如潮,觀者如云。舞劇《孔雀》可以清晰地看到“孔雀”這一云南傳統文化符號是如何演變發展的全過程。從民間的架子孔雀到《孔雀公主》,到《雀之靈》,到《孔雀之冬》,再到今天的復排版舞劇《孔雀》,觀眾能看到民族文化在藝術家楊麗萍的思考中如何一步步繼承發展,如何一步步深入升華。
匯集楊麗萍舞蹈藝術精粹
轉眼十年,2022版舞劇《孔雀》重裝重啟。
2022版舞劇《孔雀》由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擔任總編導,并力邀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得主、著名視覺藝術家葉錦添等超強陣容加盟。全劇匯集了楊麗萍舞蹈藝術的精粹,是一代舞神對生命的終極叩問。
在2022版舞劇《孔雀》中,有更多東方美學融入舞臺藝術創作,她把自己定位為“召集者”,讓更多的年輕舞者擔任主演,在舞臺上發掘自己的能量,讓每位舞者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從這個版本演員的身上看到了非常棒的精神和體力狀態,無論是扮演孔雀還是烏鴉的演員,都與角色非常貼合。”楊麗萍說。
全新的舞臺形式,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修改與調整之后,2022年全國首輪巡演12地50場,場場售罄、勢如破竹,全國刮起“孔雀風”。2023年—2024年,“孔雀”先后抵達北京、廣州、上海等40余座城市,奉獻260余場演出,為各地觀眾帶來不可錯過的視覺、心靈的盛宴。
2025年,舞劇《孔雀》再度展翅,感受光影與舞蹈的夢幻交織,生命與愛的深刻共鳴。
作為特別出演,楊麗萍親自參演“冬”之篇章,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輪回中,呈現萬物凋零、一片剎寂之時,孔雀迎雪而舞、涅槃重生的生命叩問之美。
舞劇《孔雀》中還有無數的精彩亮點,例如曾經登上春晚舞臺的孔雀愛情雙人舞《雀之戀》、自始至終不停旋轉的“時間”……這些點點滴滴,就好像孔雀開屏時,那燦若星辰眼睛一樣的翎羽一般,等待著觀眾的到來,進入這場關于“孔雀”的奇幻之旅。
圖:主辦方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