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兄弟!
和兩千多年前的宿遷老鄉項羽一樣,京東霸總劉強東有個“和員工論兄弟”的怪癖。
例如在2018年召開的世界智能大會上,劉強東回應工作崗位被AI替代時,斬釘截鐵地表示:
京東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
又例如2022年京東收購德邦物流,劉強東主動給德邦的快遞小哥繳齊五險一金。他是這么說的:
我一直在思考應該為兄弟們做點什么。
強哥這噴薄欲出的“道上大哥”氣息,竟有一種革命的浪漫主義的氣質。
但這種草莽氣息顯然與商業精英們的三觀格格不入,有不止一位業界大佬試圖教東哥做事。
例如百億私募進化論創始人王一平在社交媒體上發言稱:
其實做了企業就別談兄弟,工作是一種組織形式的任務,兄弟是不計較得失的,他更多應用在生活里。
甚至有財經大V替東哥痛心疾首,認為白花花的銀子都散給了快遞小哥,作孽喲:
京東有40多萬物流和客服,待遇被三通一達和順豐好太多了。因為給物流員工發五險一金,人員成本就要高出20-30%,這就是80-100億。所以京東物流很難賺錢,沒有京東主業賺錢,京東物流也早就垮掉了…
可(xing)惜(yun)的是,不管你承不承認,靠著這種非理性的兄弟情誼,以及實打實的給基層員工福利保障,劉強東和京東的口碑,就這樣一步步地支棱起來,成為業內良心。
然鵝,2024年5月24日,劉強東在京東高管會議說了一句話,卻把吃瓜群眾惹毛了,大家認為強哥墮落了:
凡是長期業績不好,從來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于是,有好事者說,這是遙遙領先的內部狼性訓話,資本家的猙獰面目暴露無遺…甚至還搬出了白巖松的神棍式預言:
當一個企業開始強調考勤打卡的時候,它也就開始走了下坡路。
(白巖松這么優秀,一定是世界500強的CEO吧?)
就這樣,整個互聯網上充斥著“狗子,你變了”的悲觀氛圍。
再次然鵝,在批判強哥“變修”之前,我們需要弄清楚,劉強東為何重申“兄弟論”?他針對的對象是誰?
不搞清楚這兩個問題,擱這兒“虛空打靶”就是耍流氓。
?劉強東許下了什么承諾?
劉強東不再認兄弟,發生于5月24日的京東高管會議上,這是迎接“京東618大促活動”的一次戰前動員會。
話說,連土財主都知道卸磨后再殺驢,強哥失心瘋了,在京東最重要的商業季無差別的“嗷嗷開大”,降低全員士氣?
幸而,目前與“不是我兄弟”同步流出的,有一段長達10分鐘的劉強東發言視頻。該視頻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三部分才是怒斥“非兄弟”,之前的第一部分是回顧總結去年以來的成績,第二部分是對高管與采銷人員采取薪酬激勵。
在劉強東不再認兄弟之前,他每段的發言重點是什么呢?
(一)業績回顧
在發言的第一部分中,劉強東闡述了兩個事。
第一個是結合最新財報,總結去年以來的工作績效。
我瀏覽了一下京東5月16日發布的一季報,發現其經營成本還在增長,主要財務指標總體還不錯:
京東集團共實現營收2600億元,同比增長7.0%,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為89億元,同比增長17.2%。
但如果橫向比較,京東的業績相較于競爭對手阿里、拼多多是落后了,管理層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京東以最高的營收(1.085萬億元),實現了最低的凈利潤(241.7億元)。尤其是對比拼多多,拼多多僅以京東28%的營收,可就創造了約2倍于京東的利潤!
結合京東近三年財報,其2021年至2023年員工總數從39萬增長到52萬,員工人均年創收金額分別約為246.94萬元、232.25萬元、209.76萬元,兩年內員工的人均創收能力下降了37.18萬元。
可見,京東面向基層員工普遍執行的福利待遇,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運營成本、吞噬了凈利潤。
但劉強東認為問題不大。
他在發言中肯定了高管與基層員工在2024年以來的努力:
一季度公布的財報中,凈利潤也超過預期。我們的創新和熱情給我帶來了極強的信心。
然后就引發了強哥的第二個話題,即回顧去年承諾的激勵是否兌現的問題。
劉強東在會議上說:
去年年底給采銷部門加工資的時候,我希望明年可以再給采銷部門的兄弟漲工資…我一定要讓京東采銷部門的工資成為行業收入最高的采銷部門,沒有之一。
而他指出,這個承諾圓滿完成,且通過2023年12月27日京東官網向外發布了具體進度:
自2024年1月1日起,京東采銷等一線業務人員的年固定薪酬大幅上漲近100%,2024年初京東零售全員將平均加薪不低于20%。
小結:在Part 1階段,劉強東肯定了去年的成績,兌現了去年的漲薪承諾。其發言中規中矩,沒有任何發飆的跡象。
(二)新的激勵政策
在第二階段,劉強東用了約70%的篇幅(10分鐘的視頻里,這一段占了7分鐘),講到了2024年度京東的新激勵政策,這是一個包括基層員工與管理層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對于基層員工,劉強東重點承諾了一線采銷人員的薪酬上漲:
采銷是我們的一線作戰部門,每天在一線肉搏。所以我們要通過現金(月薪)漲幅,這種保底的方式,讓我們的采銷人員過上金領、高級白領的日子。 從2024年7月1日起,每半年給采銷人員增加一個季度的年終獎。也就是說,我們要用2年的時間,讓采銷部門全部人員漲為20個月月薪。
很顯然,在于拼多多“拼刺刀”的較量中,劉強東意識到了品控與低價相結合,才是獲得顧客芳心的終極手段,而做好品控與單價的平衡的關鍵,在于穩住優秀的采銷部員工。
京東是一個非常看重自營的電商平臺,這是它的特點,也是它家利潤的重要來源。京東采銷部負責京東平臺的采購和銷售,包括尋找供應商、價格談判、簽訂合同、訂單處理、售后服務等。它是自營產品品質與利潤的保證,在京東產業鏈中占據了重要的生態位。
但長期以來,京東的快遞小哥受到保障性激勵的刺激,而隱居幕后的采銷部門卻相對遇冷,直到2023年雙11期間京東采銷直播間上線,該部門才被大眾知曉。
據《華爾街科技眼》的深度報道,京東與阿里都是電商零售行業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但橫向對比之下,京東采銷人員的薪酬,在互聯網大廠中不具備絕對競爭力,而造成“能力與薪酬倒掛”現象的重要原因,與京東股價的長期低迷有關。
京東采購部員工的薪酬方案,大致由“現金+期權”構成。
在2014年納斯達克上市以前,京東的股價頗具想象空間,因而在薪酬方案中,期權的溢價很高,顯得現金激勵不足——也就是說,當時京東畫了一個期權的大餅,員工的工資(現金)待遇其實比同行對手稍低。
而在2014年上市后,京東的股票是驢子還是馬,終于可以拉出來說說了。很可惜,在2014-2018年間,京東股票表現始終不溫不火,漲跌空間不算太大。預期中“上市后的想象空間”并未出現,因而原有的“現金+期權”方案受到詬病,采銷兄弟的薪酬不具備競爭性,怨言四起。
京東采銷兄弟的優越感,短暫地出現在2019-2021年。由于在疫情中出色的配送表現、堅定的政治態度,良好的公眾口碑,京東股價大漲,達到歷史最高點。這段時期里,揚眉吐氣的京東采銷部吸引了不少有大廠背景、國際履歷的人才,大家都是強哥的好兄弟。
但2021年下半年起,一方面是拼多多的強勢擴張,另一方面是“報復性經濟”始終沒有到來,京東的經營成果不及預期。尤其是劉強東在物流等基礎部門的一再投入,京東的員工人數一再增加,但人均年創收金額卻穩步下降,劉強東已經顧不上采銷人員的薪酬激勵了。這兩年,京東股價從101.16美元/股跌到目前的30.27美元/股,采銷兄弟的實際收入是縮水的,因而經常發生“非戰斗性減員”。
“華爾街科技眼”的描述如下:
新零售企業對于京東老采銷主動開出高薪,拼多多、抖音、希音從京東大量挖人,部分崗位給出的薪酬比京東高50%。韓國電商企業coupang也從京東挖角高端業務人才,不僅給個人極高的薪資,還為其子女提供國際學校教育補助等。
看著好兄弟為了“幾兩碎銀”急著分家回高老莊,劉強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出了“4倍固定月薪年終獎,在2年內讓采銷人員全部實現20月薪”,并大膽提出“期待出現更多30月薪激勵的好兄弟”。
有人說這是把原有的浮動績效轉為固定績效,是玩“朝三暮四”的老游戲。該說法有點片面了:
一方面,浮動轉績效不會因年終績效而扣除獎金,其實提高了員工收入的下限;另一方面,京東承諾業績激勵“上不封頂”,其實是提高了員工收入的上限。算下來,兩者都是實打實的收入提高舉措。
當然,除了采銷一線員工,劉強東也沒有忘記采銷口的管理層將士。他說:
過去我們對管理者有一個小幅度的減薪行為,當時我承諾,一旦我們業績向好,我會把錢幾倍的還給兄弟們。 我第一批要兌現的就是采銷的兄弟們,所有采銷C1,C2,C3三個層級的管理者,從2024年7月1日起,所有人現金薪酬最低漲幅20%。
而且他還承諾:
以上采銷人員漲薪全部確定,其他比如營銷、平臺、生態、市場四個部門,多少都會漲一些,具體的漲幅由HR放出。
小結:在part 2階段,劉強東提出2024年全員漲薪的構思、實現路徑。全程下來,并沒有出現“你不努力奮斗,我家奶茶妹怎么買豪車”的逆天言論,更沒有認為“業績不達標就不是我兄弟”。
說個細節,正因為東哥在會議上提出的漲薪目標明確、實現途徑靠譜、涵蓋不同群體,因而在會議上不時地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且不是一次,不是兩次、三次,而是:
整整五次。
——當時的會場氣氛就是這么和諧,遠不是“親兄弟,明算賬”的節奏。
?誰才是東哥的兄弟?
任何戰前會議,除了畫餅,必然也要重申紀律。
京東這次高層會議也不例外。
在時間軸上,京東的會議是5月24日召開的,劉強東是在10分鐘發言中利用最后一分多鐘闡述負面問題的,而這些問題早就被京東董事會發現,并在至少一周前就形成決議、公開執行了。
5月20日下午,京東零售公布了一張考勤截圖,認為在“618大促”前夕,公司發現大家拼勁不足,因此“從本周起開始嚴查考勤,并調整午休時間”。
此次調整在京東內部引發眾多討論,甚至有剛轉正12天的實習生在內網上留言說:
什么時候被PDD收購?
結果劉強東恰好看到這條留言,血壓蹭蹭上升。隨后,這位員工被HR約談、光速離職。
顯然,劉強東并不是在高管會議上蓄力發大招,搞什么“狼性文化”之類的殺器,更不是“大有炸平廬山、停止地球轉動之勢”。他只是就當前京東普遍存在的某些現象發表講話,試圖平息員工在內網上的不滿情緒,最終統一思想,凝聚戰斗力。
因而在24日召開的會議中,在激發在場高管員工的陣陣鼓掌后,劉強東話鋒一轉,說到了他對“好兄弟”的要求是“分層”的:
我們無法實現讓大量員工躺著睡大覺,業績還能增長、還能漲薪資、還能實現夢想。所以接下來: 如果你業績好,可以不加班,公司永遠愛你,永遠給你最好的待遇; 如果你業績一般,只達到平均水平,你只要拼搏,公司永遠不會辭退你; 但是業績不好,又從來不拼搏的人,一個都不能容忍,全部都會淘汰出局。
劉強東進一步分析了,為什么不能把最后一種人當兄弟:
我相信絕大部分加入京東的員工,都想成為行業第一,但也有員工生活第一,工作第二,這些都沒錯,我都能理解。但我只能說,你不是我的兄弟,你是路人。
什么是路人?就是你既不是我的兄弟,也不是我的敵人,我們不是一路人,不應該在一起共事。因為你的存在,會讓我們那些拼搏的兄弟們的利益嚴重受損,對他們嚴重不公平。你們的存在對每天加班加點奮斗,想盡一切辦法讓公司更好的人不公平。
現在我們試想一下,什么類型的員工可以上午9點上班,中午關燈睡上2個小時,下午4點又下班?我相信不會是基層的快遞員,也不會是隨時待命的采銷人員,而是辦公室的高級白領,是管理層團隊成員。
再想一想,京東集團目前有55萬人,每月有1.4萬人次代替打卡,甚至形成了產業鏈——代打卡一次收取15元,一個人可替20個人代打卡。請問,真正有考勤需要的,是基層員工還是辦公室人員?快遞小哥舍不舍得每天花15元請人帶打卡?
再退一步說,即使劉強東對所有京東人都提出考評要求,請問是誰有資格被東哥認為是“曾經的兄弟”呢?是基層員工,還是和強哥有共事經歷,并隨著京東成長為“辦公室諸侯”的少數人?
顯然,令劉強東“開除兄弟籍貫”的,不是一線員工,而是掌握“辦公室權力”的成功人士、資深人士、特殊人士;劉強東急于整飭的,是京東成長起來后滋生的“大企業病”。
相反,對于一線的采購人員、快遞人員、客服人員,劉強東知道他們的疾苦與心聲,并始終給予了相對體面的薪酬與福利政策。
且不說早些年“堅決不找外包”的高調言論:
我一年給兄弟們交了60億的保險和公積金,如果我選擇勞務外派或者少繳,這些錢就揣進了我的口袋。但我不,我堅決不找外包公司。 京東的每個保安,每個保潔,每個快遞員都必須跟京東直接簽勞動合同,不允許有一個員工去給我做外包。
即使是數個月之前,京東為奮戰在2024年春節的一線快遞員工,開出了一個總額為5億元的“紅包”。并且,京東對約2萬名客服人員漲薪30%。
蘇北農村走出來的強哥明白一個樸質的道理:
就算是把別人當牲口,那也得考慮牲口的積極性啊。生產隊里新購置的牲口還得先喂幾口細糠、慢慢加擔子呢,哪有“咣當”一聲直接安排拖大糞的?倒是中氣十足、吆五喝六的車把式,似乎可以閉著眼砍掉幾個。
在我看來,劉強東是不是把員工當兄弟,不一定要去看坐在辦公室、有精力四處發帖聊天的人,而應該看跑在路上的快遞人員、隨時待命的客服人員、時刻繃著根弦的采銷人員。
畢竟京東業務模式很“重”,給基層員工上五險一金(人工成本高出20-30%),且京東購買的商票默是認開發票的(開票商票比非開票成本高13%左右)。
一個堅持合規成本的企業家,即便不把所有員工當兄弟,也不應當被“劣幣驅逐良幣”。
1925年,32歲的毛同志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中開宗明義地提出: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
而類似的道理,劉強東直到50歲才深刻地體會到:
誰是我們的兄弟,誰是我們的路人,這是奮斗的首要問題。
覺得有趣,請關注公眾號:將軍箭
27 May 2024
點擊“分享”和“贊”,感謝你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