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巴勒斯坦國,簡稱“巴勒斯坦”,是位于中東、亞洲西部的一個國家,主要分為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兩部分:加沙地帶面積365平方公里,約旦河西岸地區面積5884平方公里,實際控制領土為2500平方公里。
根據巴計劃與國際合作部1997年10月繪制的地圖,約旦河西岸分為8個省,加沙地帶分為5個省,首都為耶路撒冷(法定)、拉姆安拉(實際)。
截至2022年6月,巴勒斯坦人口約1350萬人,其中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人口為523萬(2021年底),其余為在外的難民和僑民。
巴勒斯坦古稱迦南,包括現在的以色列、約旦、加沙和約旦河西岸。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布接受聯大第181號決議,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
1994年5月,根據巴以雙方達成的協議,巴方在加沙、杰里科等地實行有限自治。
1995年以后,根據巴以雙方陸續簽署的協議,巴方控制區逐漸擴大,目前包括加沙地帶全境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土地,總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
早期歷史
加沙地區和西岸地區(巴勒斯坦全國地圖)
巴勒斯坦古稱迦南。
公元前20世紀前后,閃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紀,腓力斯丁人在沿海建立國家。公元前13世紀末希伯來各部落入侵迦南地區從而定居。
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23年,猶太人建立希伯來王國,后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領巴勒斯坦。
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侵入,絕大部分猶太人流往世界各地。
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隨著阿拉伯人不斷移入并和當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現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6世紀起,巴勒斯坦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
1920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外約旦,西部仍稱巴勒斯坦為英國委任統治地。
19世紀末在“猶太復國運動”者策動下,大批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與當地阿拉伯人不斷發生流血沖突。
建國歷程
1947年聯合國劃定的國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英、美的支持下,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181號決議,規定巴在1948年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后建立猶太國(約1.52萬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國(約1.15萬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國際化。
以色列方面支持該決議,并于1948年5月14日建立以色列國。阿拉伯國家反對和拒絕該決議,于以建國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戰,結果戰敗,以占領了上述決議規定的阿國地區大部分土地;另外,約旦占領了約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帶的258平方公里則為埃及占領。
第三次中東戰爭后的區域圖
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開的巴第一次全國委員會會議決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在這次戰爭中占領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即整個巴勒斯坦。很多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圍阿拉伯國家和世界各地,淪為難民。
1969年,阿拉法特擔任巴解執委會主席。
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國簽署了戴維營協議,被占領土的巴人獲得了有限的自治權,巴解組織則拒不接受自治。
19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爾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布在巴建立首都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國。宣言明確巴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聯大通過的第181號決議(分治決議)。巴的邊界問題留待以后通過談判解決。
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秘密談判之后,以巴簽署了和平協定,提出了巴自治計劃。
1994年5月4日,巴以在開羅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關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實行有限自治的協議。5月12日,巴民族權力機構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結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1994年5月,根據巴以達成的協議,巴在加沙、杰里科等地實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來,根據巴以簽署的各項協議,巴自治區逐漸擴大,巴逐漸收回并控制著包括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約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1994年5月12日,成立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
巴以和談在耶路撒冷的歸屬、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難民回歸、巴以邊界劃定等棘手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沖突仍在繼續。
2007年6月,哈馬斯在同法塔赫的沖突中奪取了加沙地帶。此后,兩大派別各自為政。其中,哈馬斯占有加沙,而法塔赫則管治西岸,受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監督。
2019年4月14日,巴勒斯坦新政府宣誓就職, 哈馬斯抵制。
2024年2月26日,巴勒斯坦總理阿什提耶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宣布,巴勒斯坦政府辭職。
承認國家地位
2015年,梵蒂岡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當地時間2024年4月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訪問約旦、沙特和卡塔爾三個中東國家期間對媒體表示,西班牙政府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即2024年7月前批準承認巴勒斯坦國。
當地時間2024年4月19日,巴巴多斯宣布決定正式承認巴勒斯坦為國家。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在內閣會議上決定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5月7日,巴哈馬外交部發表聲明,巴哈馬已決定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5月22日,挪威、愛爾蘭、西班牙三國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5月28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西班牙承認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包括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地區在內的巴勒斯坦國。
入聯歷程
聯合國總部,阿巴斯接受與會代表的祝賀。
從1974年11月開始,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實體。當時,巴勒斯坦在聯合國的活動是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的名義進行的。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后,同年12月15日,聯大通過決議,決定在聯合國內正式以“巴勒斯坦”的名稱代替原先使用的“巴解”的稱謂。
盡管巴宣布建國得到聯合國絕大多數會員國承認,但它不是聯合國正式會員國,沒有投票表決權,只具有觀察員地位。巴勒斯坦國自宣布成立以來,巴勒斯坦及阿拉伯國家多次要求聯大會議將巴勒斯坦聯合國觀察員地位提升為會員國地位,但均遭到以色列和美國的堅決反對。
1997年12月,阿拉伯國家根據中東和平進程出現的新情況,又正式向聯大提出決議草案,要求將巴在聯合國的地位提升為僅次于正式會員國的無投票權會員。
1998年7月,聯大以壓倒多數票通過決議。雖然該決議沒有完全達到上述決議草案的要求,但巴在聯合國的地位得到提升。
2010年9月初,巴以和談重啟不久即告中斷,巴隨后決定以尋求加入聯合國這一外交策略來推動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2011年9月23日,巴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遞交申請,尋求成為第194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因美國和以色列反對而未能獲得安理會支持。
巴勒斯坦國在二戰后從未取得聯合國的正式承認。可是巴一直堅持建國運動,2011年以來也積極推動入聯。
2011年6月,巴常駐聯合國觀察員曼蘇爾稱,已有近120個國家表示將支持巴以獨立國家的身份加入聯合國。
按規定,作為獨立國家加入聯合國,相關提案首先要在安理會獲得通過并向聯大提出建議,此后還要獲得聯大三分之二的會員國同意。按聯大現有192個會員國計算,巴想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需要獲得至少128個國家的支持。
2011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投票通過關于巴勒斯坦以成員國身份加入該組織的提案。這是巴首次獲準以成員國身份加入聯合國機構,也為巴最終加入聯合國提供了一個有利因素。
2012年9月,巴宣布將尋求在第67屆聯大期間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11月29日聯大以138票贊成、9票反對、41票棄權通過決議,決定在聯合國給予巴勒斯坦觀察員國地位。德國作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迫害猶太人的國家態度是棄權。持協助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國的英國表現的態度也是棄權。它的棄權理由就是說只要巴勒斯坦未來承諾它不把以色列送到國際法庭的話,他們才要投贊成票。而美國率領的以色列還有一些瑙魯等南太平洋的小國,包括唯一的歐盟國家捷克則投下了反對票。
2012年11月29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人們走上街頭慶祝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觀察員國。
聯大決定在聯合國給予巴觀察員國地位,希望安理會積極審議巴勒斯坦2011年9月23日提交的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申請。決議還敦促所有國家、聯合國系統各專門機構和組織繼續支持和協助巴勒斯坦人民早日實現其獲得自決、獨立和自由的權利。當天,巴勒斯坦國總統阿巴斯率代表團與會。巴升格以前,唯一觀察員國為梵蒂岡。
2014年4月1日,巴方重啟申請加入聯合國機構的程序,恢復尋求聯合國的進一步承認。
2015年9月30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首次升起巴勒斯坦國旗。
2017年12月13日,伊斯蘭合作組織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宣布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首都。
2024年4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開始討論接納巴勒斯坦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并將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申請提交安理會新成員接納委員會。
2024年5月10日,第十次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以143票贊成、9票反對、25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決議,認定巴勒斯坦國符合《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會員國資格,應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建議安理會重新“從有利角度”審議巴勒斯坦以會員國身份加入聯合國的申請。
2024年5月28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西班牙承認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包括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地區在內的巴勒斯坦國。
軍事
根據奧斯陸協議,巴自治政府可建立警察部隊以保證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公共秩序和內部安全。
目前巴方警察部隊約有6萬人。他們的主要武器是卡式沖鋒槍等輕型武器,沒有大炮,但有一些裝甲運兵車;巴武裝力量也沒有空軍,僅有的幾架飛機是用來供領導人出訪和救援用的,人數為幾百人的海軍只有幾艘炮艇,因而僅有象征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