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國忠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5月30日,2024“博士沈陽行”活動在鐵西區的中國工業博物館啟動。作為這次活動的主辦地,身兼人口大區和產業大區的沈陽市鐵西區(經開區、中德園),展示出厚底蘊、強動能、優服務的攬才留才實力與誠意,讓來自全國各地的6860名博士近距離感受沈陽鐵西的強勁“西”引力。
以深厚工業底蘊振興產業、成就人才
秉承“共和國工業長子”使命擔當,沈陽鐵西一直是遼寧振興發展的縮影。活動中,鐵西區相關單位負責人向博士們詳細介紹了鐵西區情和人才政策。鐵西區始終堅持“人才強區”戰略,圍繞服務振興發展大局,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作用,不斷優化創新產業環境,全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示范區的核心區。
目前,鐵西集聚工業企業3000家、規上工業企業438家,世界500強直接投資企業85家、外資企業604家。沈鼓集團、華晨寶馬、賽輪輪胎、特變電工、東北制藥等知名企業云集鐵西,以遠景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以德生生物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以漢民科技為代表的新材料及集成電路產業等6大產業集群規模占比超過全市1/3以上,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規模突破1100億元,為人才大展身手提供廣闊舞臺。全區高層次人才突破2.5萬名,每年培養雙元制人才2000余名,年均引進高校畢業生1.6萬名。
以澎湃創新動能創造機遇、凝聚人才
近年來,圍繞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鐵西區加快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打造國家級創新平臺22個,省級創新平臺171個,構建要素豐厚的沈陽?中關村創新生態,科技型企業突破3200戶,培育了東北首家先進制造業獨角獸企業——沈陽微控,讓人才始終站在科技前沿、產業風口追夢圓夢。建立了李立群、唐立新等一批院士工作站,全區獲評國家卓越工程師1名、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1個。
位于鐵西區的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作為國務院批復的國家級平臺,著力建設國際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園區,產業集聚式發展動能澎湃。坐擁中德產業園、沈陽·中關村智能制造創新中心等優勢平臺,鐵西區積極打造沈陽對外開放的新前沿、中歐合作的新標桿,推動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為國際化人才構建起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以優質環境生態點亮生活、服務人才
堅持“三生融合”發展,鐵西區建設“1+3”多場景青年友好型街區,形成以世界最大的國際泵道公園等為代表的現代公園城市體系,以科學家花園為代表的安居保障體系,以1905文創園為代表的文體旅服務體系,真正讓人才享受“在工作的地方生活”的幸福感。
筑巢引鳳,吐哺歸心。鐵西區深入貫徹實施“興沈英才”計劃,連續6年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密集出臺《“6+2+1”重點平臺博士人才引進計劃》《關于強化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十二條政策措施》等“政策集成”,給予120平方米免租公寓、入學自主選擇、直系親屬就醫服務等政策利好。鐵西區還將每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作為“向人才拜年日”,傳遞始終牽掛人才、禮遇人才的真情實感,打出政策引才、產業聚才、服務留才的“組合拳”。
當前,沈陽鐵西正處于東北振興的戰略機遇期、發展動能的加快集聚期、產業升級的轉型關鍵期、跨越趕超的發展窗口期。鐵西區將始終把人才作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扛牢遼寧新時代“六地”建設使命,高位布局建設區域人才高地,以人才優勢贏取發展勝勢,與天下英才攜手共譜振興華章。(圖片來源:鐵西區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