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海關總署緝私局主辦,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支持的中國、越南、中國香港海關部門打擊瀕危物種走私交流研討活動在福州舉辦。交流活動上,兩國代表結合2023年至今所查辦的瀕危物種走私案件,分析討論了當前涉野生動物及制品走私的趨勢、風險和應對措施。
公開數據表明,該機制下開展的一系列活動為震懾本地區瀕危物種走私犯罪發揮顯著效果,為全球瀕危野生動植物走私治理開創了最佳執法實踐。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發布的2024年《世界野生動植物犯罪報告》顯示,近年來對大象和犀牛等物種的偷獵、緝獲量和非法利潤率均大幅下降。
會上,中國海關參會代表詳細介紹了近年來中方在促進多邊執法合作及智慧緝私建設方面的經驗,分享了2022年至今主要瀕危物種走私態勢、風險和治理舉措。據悉,2023年海關總署緝私局組織開展“護衛2023”“國門利劍”等專項行動打擊瀕危物種走私,刑事立案172起,在預防走私瀕危物種入境和聯合打擊跨境走私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越南海關也在該執法交流機制支持下,有效提高了風險研判和布控能力,在查緝瀕危物種走私領域屢建戰果。據悉,繼2023年一舉查獲7噸象牙后,2024年3月,越南海防海關聯合定武口岸海關等執法部門,在海防港瀝縣港口查獲了近1.6噸來自尼日利亞的走私象牙。越南海關反走私調查局表示愿同中方密切合作,促進對全走私鏈條的執法打擊。
“當前打擊象牙、穿山甲等旗艦物種走私的壓力仍然巨大,而以異寵貿易為目的的活體動物走私增長顯著。我們呼吁走私鏈條前端的執法方積極參與“湄龍”國際聯合執法行動,合力打擊全球瀕危物種走私犯罪?!眹H愛護動物基金會中國項目主任馬晨玥說。
參會代表一致同意持續在打私交流機制引領下,2024年繼續開展第六期“湄龍”國際聯合執法行動,持續關注穿山甲鱗片、犀角、象牙、羚羊角、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紅木等瀕危物種制品和有擴大趨勢的活體野生動物走私活動,進一步強化非設關地及海域巡視、跨境郵寄物流監管,為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夢爽)
讓人與動物共享生命之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