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李白王維因為一個女子老死不相往來,這個女子還差點成為張果老的妻子,她就是大唐最受寵的公主——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原名李持盈,字玄玄。她出生于大唐最鼎盛的時期,女帝武則天是她的祖母,唐玄宗李隆基是她的胞兄,像她這樣的出生,本該在萬千寵愛中度過一生,然而李持盈的童年卻在膽戰心驚中度過。
那時,武則天已入暮年,她的子女們紛紛動起了皇位的心思,明明是有著血脈情緣的親人,一個接一個的自相殘殺,沒多久,她的祖母踹下了她的生父李旦,自己坐上了那個萬人敬仰的位置,她的母親竇德妃也被祖母找理由殺了,她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
年幼的玉真公主與姐姐金仙公主哥哥李隆基相依為命,三個年幼的孩子看著那些皇子公主,你方唱罷我登場又一個個下場凄慘殘酷出局,她不禁想起了自己。
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重新登上皇位,李持盈被封為昌隆公主,從此刻起,她的人生實現了逆轉。
因為從小看盡了爾虞我詐,對李持盈來說,皇宮從來都不是一個能夠安然入睡的地方,她想要出逃。但身為一個公主,除了嫁人還有什么離開皇宮的好辦法呢?當時唐朝女權思想盛行,不少年輕女子不求風流佳婿,只求逍遙自在,對她們來說,出家是個好去處,這種思想不僅流傳在民間,宮里也是如此,據不完全統計,唐朝有13位公主出過家。
當時李持盈和姐姐金仙找到了父皇說要出家,唐睿宗對于這個女兒非常疼愛,即使心里不愿意,但還是遂了她的愿。公元711年,唐睿宗改封李持盈玉真公主,讓她和金仙公主一同出家。同時還下旨在長安輔興坊給她修了一個豪華至極的玉真觀供她修行。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對親妹妹玉真公主李隆基也是非常寵愛,不僅在洛陽給她造了安國觀,還在王屋山給她修了靈都宮。
唐玄宗給妹妹挑了個夫婿,是個道士,叫張果老,沒錯就是八仙過海里的張果老,不過張果老借口自己熱衷修道,拒絕了這門婚事,對此,差點嫁給張果老的玉真公主也不在意,畢竟現在的她,已經開啟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玉真公主時常打著唐玄宗的旗號在各大宴會上亂竄,但凡是看到有長相風流瀟灑的年輕人,她都會推薦給玄宗,所以不少人都想得玉真公主青睞,其中就包括大詩人王維和李白。
公元720年,20歲的王維第1次進京趕考,雖然落榜,但陰差陽錯,認識了齊王李范,又在齊王的引薦下,認識了玉真公主,彼時的王維,是妥妥的文藝青年,又會彈琴又會畫畫,很快就得到了玉真公主的賞識。
王維非常會哄女人,幾篇詩稿下來,哄得玉真公主為之傾心,沒多久,王維就進士及第了,又過幾年王維因下屬辦事不力被貶濟州。在很多人看來,這只不過是個小問題,不該罰這么重,于是便有人猜測,可能是當時王維娶妻結婚了,也有人說是玉真公主移情別戀看上李白了,事實究竟如何,至今沒有定論。
公元730年,30歲的李白來到了長安,當時他找到了朋友道士元丹丘,這個元道長和玉真公主算是同門,得知李白想要做官后,她很快就把李白推薦給了玉真公主。
在第一次見玉真公主的時候,李白洋洋灑灑寫下一篇《玉真仙人詞》就這樣,李白被推薦到了玄宗面前,很快李白就成了御用詞人,供奉翰林。
不過,李白對這個官職并不滿意,整日里喝酒作樂,玄宗很是不滿,但念在是自己妹妹推薦的,也沒有發作,給了李白一筆賠償金就讓他離開長安了。李白走時,玉真公主非常不舍,直接散盡家財,辭掉公主名號去安徽宣城修道去了,很多人都說李白那首《獨坐敬亭山》寫的就是對玉真公主的思念。
作為唐代知名的兩大詩人,李白和王維的很多朋友圈都是重合的,但是二人在歷史上毫無交集,不少人猜測是因為玉真公主。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隆基回宮之后已成了太上皇,玉真公主放心不下兄長經常入宮陪她,脫下道袍,換上戲服唱戲逗哥哥開心。
可在宦官挑唆下,唐肅宗把玉真公主趕出了長安,之后玉真公主就一直在敬亭山修道,直到公元762年病逝,同年12月,李白也在敬亭山下當涂縣去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