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嘉德香港春季拍賣會上,一款龍年99克數字黃金郵票拍出了420萬港幣的價格。
奇怪的是,此次專場拍賣會上只有2件藏品上拍,一件是0.1克、9克、49克的集合,拍出了132萬港幣;另一款就是420萬港幣的99克黃金郵票。(1人民幣≈1.0798港幣)
是郵票行情轉好了,還是黃金本身上漲帶動了黃金郵票行情?
其實在集郵領域有個共識,黃金、白銀制作的郵票往往只值金屬本身的價格,也就是說這些貴金屬仿制的郵票普遍沒有金屬以外的其它價值。
這個共識并非集郵者對于新事物排外的表現,而是這些仿制品拿到回收的地方,確實只值金屬本身的價格,是現實所決定的。
可這次剛剛出現的拍賣結果,似乎又否定了這條共識,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這次拍賣的黃金郵票到底是什么。
根據嘉德官方介紹,此次拍品歸類為“郵品”,從專場名稱中也能看出:“數字黃金郵票收藏品專場”,主打的就是一個“數字”概念,也就是虛擬藏品。
那先來看數字藏品的市場價值,2024《甲辰年》龍郵票發行之時,中國郵政就推出了帶有數字藏品的小版郵票,每張小版的右上角均印有可以兌換數字郵票的編碼。
這套小版的市場價格起初只有百元左右,隨后一路飆升至2000元,和沒有數字藏品兌換碼的普通小版市場價格23元相比,如同云泥之別。
而此次專場拍賣的兩套郵品,均擁有數字藏品,且配有不同規格的黃金郵票。
那價值是否體現在黃金郵票上?
郵政官方發行黃金郵票并非首次,早在2009年郵政就以中國集郵總公司的名義發行了同郵票圖案的黃金郵票,官方命名為“郵票金磚”。
2016年又相繼推出了“郵票金”系列產品,兩款不同之處在于,郵票金磚規格較大且有獨立編號,而郵票金的規格較小沒有編號。
不過無論是哪一種黃金郵票,市面上絕大多數都是以金價在銷售,只有個別出圈的品種才有少量溢價。
所以99克黃金按照1克550元計算,5.4萬的成本即使加上工藝費也支撐不起420萬港幣的價格。
如果不是黃金郵票的價值,那就只剩數字藏品這個虛擬的屬性了。
同一套數字藏品,搖號小版的市場價格在1300元,另一款卻高達420萬港幣,它們的區別又在哪里?
其實就是編號,拍賣時藏品介紹中標明了99克這款的編號為No.00001,另一款則沒有注明。
也正因此,第二款包含三套黃金郵票共計58.1克的藏品只拍出132萬港幣,這個價格很明顯就是給了編號。
數字藏品的爭議也正源于此,本身就是虛擬物品,一個編號就能值這么多錢,那同樣的數字藏品,不同的編號又是誰賦予的?當然只有郵政有這個權力。
這場拍賣會與其說是郵票的復興,不如說是權力和金錢的交易,普通消費者在數字藏品發行之初就不可能得到No.00001這樣的編號,而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并送拍的,就只有作為發行方的郵政。
繼1980版猴票跌下神壇后,郵政似乎急需一個繼任的神話來吸引新的集郵者,只是這場只有2套數字黃金郵票的專場拍賣,目的有點太過明顯了。
如此大的宣傳作用下,也必然會有投資者跟風追進,可無論是數字收藏還是數字編號,遙望著420萬港幣買入的投資者,都隨時可能變成被收割的接盤者,到時候能夠保底的,也就真的只剩那幾克黃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