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旗下心理行業媒體
200 萬心理工作者的從業指南
你好,這里是壹心理旗下行業媒體:心榜。
壹心理是國內專業心理健康服務平臺,一直致力于更好地服務廣大的心理從業者,幫助大家在專業上成長和進步。
關注新聞的朋友大概都知道這個消息了:
近日,社交媒體賬號“趙菊英家庭教育”發布了幾段視頻,視頻中自稱家庭教育專家的趙菊英,在進行家訪的過程中,為了讓孩子能“專心讀書”,讓男生親手砸碎心愛的玩具,讓女生將漫畫書扔進垃圾桶,甚至還有打孩子手心、在孩子房間里安裝監控等行為。
由于方式過于偏激、強硬,趙菊英的視頻內容被網友稱為“霸凌式教育”,從而引發外界的討論,并質疑趙菊英身份與其背后機構性質。
這個趙菊英何許人也?
在社交媒體的公開介紹中,趙菊英自稱“曾多次榮獲省和全國優秀教育教學成果等獎項”、“國內首創個性化“一對一”陪伴成長教育模式”、“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家庭和學校雙講師”等等。
其賬號“趙菊英家庭教育”在某平臺共有粉絲11.8萬多,賬號資料顯示其55歲,其個人簡介自稱為“33年資深家庭教育專家,33年資深語文名師”“在全國各地巡回演講超過1000多場”,出過兩本書,有一個“3歲背完150本純英文世界名著、7歲精通四國語言”的兒子。
可見,這個賬號主要是為了彰顯她在教育領域的專業度和權威度,從而取得家長的信任,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和幫助。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趙菊英在社交軟件簡介上自稱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家庭學校雙講師,但是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官網上,目前是查無此人。
而該賬號所發出的視頻,則充斥著粗暴的指責、強硬地施加壓力、無理地服從性訓練,動輒就有“唯分數論”“教育功利化”的言論出現,讓孩子親手摧毀自己喜歡的東西,壓抑自己的天性,渲染“一切為了分數”“成績好才能當領導干部”這些落后僵化的觀念。
許多網友都表示,像趙菊英這樣的人竟然自稱為“專家”“名師”,實在令人如鯁在喉、無語凝噎。
但是,事情的另一面卻是,在趙菊英的社交媒體賬號下,尤其是其“家訪中國”系列視頻下面,充斥著焦慮的家長的求助信息,他們希望趙菊英為自己提供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方法,而其中的核心需求就是“提高成績”:
合肥師范學院教授、合肥市家庭教育學會顧問吳秋芬在接受南方周末的訪問時,分析說:雖然趙菊英的“霸凌式教育”看起來“匪夷所思”,但是由于現代社會競爭壓力大,家長們焦慮心理蔓延,導致一些沒有判斷力的家長被短視頻里的各種教育博主吸引,“不光霸凌式教育,各種五花八門的,都受追捧。”
但簡單的成績焦慮,顯然不足以完全解釋,為什么那種粗暴、強硬的作風,能受到家長的廣泛歡迎。
其實,家庭教育指導并不是什么新興事物。早在2016年我國就設立了從事家庭教育指導,家庭教育咨詢,親子教育咨詢,親職教育等工作內容的專業人員崗位。他們主要通過教育學、應用心理學、社會家庭學的理論知識,幫助家庭在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婆媳關系上建立良好的家庭環境,通過改變孩子的生活、學習習慣,建立孩子的德行和責任,幫助家庭和諧。
而家庭教育指導也確實可以幫助解決一部分家庭教育問題。
比如據南風窗報道,廣東某縣級婦女聯合會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專業隊伍的副隊長趙華巧,就用自己的方法,讓孩子主動地開始學習:接到案例后,他開始搜羅目標學生的網絡動態,假裝偶然地給學生留言,在評論區認識起來,通過接觸,趙華開始引導學生重新找到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趙華告訴南風窗,在工作中接觸學生,只是為了讓他發現家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處,而他的主要工作還是向家長反饋家庭教育改進方案。
21世紀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家庭教育指導師,顧名思義就是對家長、對怎么樣去開展家庭教育進行指導,它的指導對象是家長,而不是學生,越過家長去指導學生,是不專業的,更是危險的。
但這些做法顯然不符合大部分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對于他們來說,所謂“家庭教育”,指的就是“管教孩子”,從而提高成績。
趙華在工作時就發現,前來尋求幫助的大部分家長,“潛意識中有一個慣性,認為這些孩子人人都補習,孩子就必須跟著上補習。”家長們并沒有那么在乎孩子的感受與心情。他們既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不關注自己的孩子是否開心,更遑論關注孩子的個性、興趣與人格發展問題。
當年豫章書院暴出虐待學生的丑聞后,還有許多家長為之鳴不平,認為豫章式的虐待教育是合理的,其中一位家長的反饋可以代表大部分父母的心聲:“至少他聽話了呀。”
東亞式的大家長心態,一直以來,都強調孩子“聽話”,強調父母對孩子進行強硬管制,相比于關注孩子的人格、心理是否健康,他們更關注的是孩子是否“聽話”,是否接受“管教”。所以許多中國家長從小就對孩子實行一種打壓式教育,不惜以摧折孩子的自尊和心理健康的方式,來塑造出理想中“聽話的好孩子”——
像趙菊英式的霸凌教育,顯然更契合這種大家長心態,那種“粗暴的指責、強硬地施加壓力、無理地服從性訓練”也被很多家長視為“合理”,反而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應該去告訴家長,如何真正形成一個健康的育兒理念,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這種理念,卻被大部分家長所抗拒。
趙菊英式“霸凌教育”現象,固然暴露出了家庭指導行業缺乏規范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它還讓我們看到了全社會彌漫的功利成才觀與教育觀所造成的父母焦慮,以及東亞父母為了緩解焦慮不惜以犧牲孩子的個性、興趣、人格發展的方式來強硬管制孩子的大家長心態。如果這種觀念與心態不能改變,家長們的核心需求依舊如故,那即使沒有趙菊英,也會冒出下一個趙梅英、趙蘭英、趙竹英。
就像南風窗雜志所說的:“家庭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相關行業需要被規范,它亟待一個不那么急躁,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環境。”
壹心理簡介:
國內專業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專注于心理健康的全民普及。創業 13 年來,用戶覆蓋 137 個國家和地區,從最初的心理知識科普,發展到包括心理體檢、心理培訓、心理咨詢、組織(學校)心理服務等在內的多形態、立體化的綜合性心理服務平臺。
如何高效調解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問題?
如何正確引導家長、老師參與共同治療?
這款全新推出的【青少年辯證行為療法(DBT)核心技能25講】可以幫到你——
澳洲原版課程引進,為兒童青少年量身定制。
4大核心技術演練,6場案例剖析教學,幫你掌握21種青少年問題應對技術,1套系統而科學的DBT治療方案,助你開拓更大的執業領域,幫助更多的青少年應對心理困擾。
澳洲HILLS治療機中心導師全程授課,為你護航!
現在限時優惠,僅需349元!
了解更多課程詳情:
想入行該問誰?
試試加入【咨詢師入行】交流群
備注:入行
適合:所有想成為咨詢師的朋友
分享:入行資訊、入行交流、個案演示、學習資源
大咖專訪: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行業資訊:丨 丨 丨 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