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招聘方面的熱搜讓人大跌眼鏡:起因是中核集團的官方公眾號,曬出了今年招聘季一共收到1196273份簡歷的新聞。
企業還在發布的這標題后附加了一個可愛的星星眼,這個意味深長的表情讓人琢磨不透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核集團作為中字頭的新能源企業,無論從福利待遇,還是企業實力確實擺在那,難怪大家擠破頭也要去呢。
據報道他們公司在全國十多個城市的十四個頂尖高校招聘,企業約有1730個崗位,預計錄用人數約8000人。
結果一圈下來,收到了120萬份簡歷。
要知道這每一份簡歷的后面,都是一個在找工作的殷殷優秀的學子,這不是一個數字,而是承載著120萬份個人和家庭的希望。
120萬比8000的比例可謂是萬里挑一,不亞于考公的熱烈程度。而企業篩選簡歷,最快也要一年的時間。
下面是部分網友的評論,真是撕開了就業市場的殘酷真相:
這些頂尖學府的學子削尖了腦袋要進去,圖的就是他的穩定,體面,尤其在當下這個就業環境下尤其重要。
作為當事人的畢業生們看到這個數據都破防了,包括那些辛辛苦苦考上985、211重點大學的學生,甚至連他們的家人都整體破防了。
想當年合一家之力托舉孩子上了大學,孩子吃了多少學習和精神的苦,父母流了多少辛苦的淚和汗水,只有過來人才能懂吧。
這份中核集團的招聘數據,讓畢業生欲哭無淚,也撕開了“雞娃”最后一塊遮羞布:雞到最后,一無所有。
看了這個數據,不禁要問,我們雞娃的動機和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讓你不那么辛苦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春玲指出:雞娃的本質是新中產的焦慮,一個新型階層的集體社會困境。
當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其實雞娃的主要群體大概是家里相對富裕的新中產。
他們大多出身的家庭條件并不是特別優越,更是憑借自己的力量熬出頭,或者是學習刻苦、或者是憑借一技之長躋身新中產的行列。
到了孩子這一代,他們不想讓孩子吃一遍自己的苦了,更愿意把能提供的各種資源都供給給孩子;
讓孩子在學習方面出人頭地,將來就業選擇的余地大一些,過得不用那么辛苦。
我鄰居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他們夫妻兩個都是來自十八線的小縣城,當年考上大學在大城市扎根落戶,事業各方面小有成就。
到了孩子,他們從小就很盡心地培養他,各種輔導班、興趣班。從孩子上中學開始,他們就開始請一對一的家庭老師。
除此之外,這夫妻兩個還不斷關注各項競賽、證書加分讓孩子參加,一路走下來非常辛苦。
但是這孩子第一年高考沒有考上重點大學,于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復讀了一年終于考上了理想大學。
去年孩子大學畢業,卻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好點的企業是面試完沒了音信,差點的企業全家都覺得屈才不合適,就這樣恍恍惚惚半年多過去了,最后決定考研再讀書。
我想這不是個例,應該是千千萬萬畢業生家庭的縮影。
其實雞娃從表面來看,是家長想讓孩子以后的日子過得容易一點,而從本質上說是父母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一種焦慮的轉嫁。
他們害怕孩子不努力,以后會重復自己以前的辛苦,過得不如自己。
焦慮孩子能否有適應未來的能力,這種焦慮還在于他們掌握不了未知的生活,只能掌控現在能看到的一切,比如雞娃讓孩子變得優秀起來。
所以很多人會傾盡全力為孩子創造一切條件,比如韓國有很多家長都是貸款給孩子報輔導班的,就是這么不可思議。
知道你是為了我好,但我卻很辛苦
據統計,每年一到開學季醫院心理科就有孩子扎堆看心理問題。
有人不理解覺得,現在的孩子矯情了,怎么動不動就是抑郁癥,要不就跳樓。
總有人把我們一代和現代的孩子做對比,他們說我們那一代父母也是打罵,我們也要學習,哪有這么脆弱。
但是你有想過嗎,這一代孩子的處境,所學的內容全部變難,初中的知識下沉到小學學習。
他們活動的范圍變小,他們接觸的自然和環境變窄?,F在填補進來的是學習的壓力、同輩的壓力,父母的期待等。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問題的發生受生物、心理、社會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父母、老師的期望過高,同學之間的攀比等同輩壓力,給孩子心理方面造成很大的影響;
當壓力超過他們所能承受的范圍又得不到及時的排遣,孩子就會出現心理問題,動不動就叛逆。
再加上社會教育體系和社會文化的渲染,這個大潮似乎都在雞娃的氛圍中。
小升初是關鍵時期,小學的父母要拼了命的雞娃。初中要分流,會淘汰一部分學生不能上高中,所以初中父母也要雞娃。
而到了高中,面臨的是高考,目標985、211好的大學才有競爭優勢,才有含金量,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父母還要雞娃,娃更要自己雞自己。
而真正畢業找到工作一切才算塵埃落定,但是無數的例子說明雞娃出來的在這個環境下也不過是渺小一粒,沒有特別的優勢,沒有特別的出路。
當年也是千挑萬選出來的人才,到了找工作的時候才感覺出無奈。那些身上背著重重期望的孩子,在找工作的時候卻被磋磨的失去了光芒。
就像中核集團那120萬份簡歷,拋去那8000個職位,剩下的110萬份將被集中處理掉,多么令人失望的方式。
而父母雞娃投入的人力物力在此刻顯得多么無力。
看了這些,那雞娃的動機是什么,雞娃的目的又是什么,留給我們做父母的、和社會更多的是反思和唏噓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