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今天的文章諸位留言的時候請謹慎,再這樣下去風險會越來越大,會危及公號安全,請大家理解、擔待,原因如下:
公號目前基本上是碩果僅存的有思想性的文字輸出平臺了,在短視頻橫掃一切的今天,很多人都去做視頻號了,我一直不會做視頻,也不會視頻賣貨,所以就固守著公號平臺,我剛才說微信公號基本上是碩果僅存的有思想性的文字輸出平臺,必須要補充一點就是,有思想性的文字是極少的,大多數都在帶節奏或者舔菊,這是由受眾群體決定的——多數公號寫手也都是根據市場需求寫迎合性的文章,而受眾群體的素質是被塑造出來的,這一點就不展開說了。
雖然我不會做視頻,也無法通過視頻掙錢,但是我對視頻的看法是積極的,喜歡的,即使里面夾雜了很多看起來很低俗的東西,但我依然很歡迎這種新興的媒體形式,它讓更多的個體擁有了表達自我的途徑,讓更多的普通人也有了發出自己聲音的渠道,這一點非常難得,也許過不了幾年視頻號也會走到公眾號今天這種噤若寒蟬的處境,但是在這之前,讓我們盡情享受視頻號目前還算寬松的氛圍吧,借著這個機會,我們看到了很多、聽到了很多此前幾乎不曾了解到的“大尺度”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有些視頻沒什么營養,有的視頻也很低俗,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包容它們,因為混亂才是常態,混亂才能創新,如果平臺上干干凈凈,一馬平川,只有一種聲音,那這個平臺其實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所以我認為,只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我們都應該尊重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不要動不動就喊打喊殺,讓有關部門封殺這個、廢掉那個,請問你是在擔心什么呢?小伙子們說幾句粗話就斷送了幾千年的文明?姑娘們扭扭屁股就把天扭塌了?我們的國家又不是紙糊的,我們的文化又不是肥皂泡,有點自信好不好?
菏澤南站郭有才的遭遇想必大家已經都知道了,其實早在郭有才之前,網絡上就早已彌漫著對網絡直播的極度不友好和鄙視、敵視以及詆毀和攻擊,并且有非常多的人建議政府出手“管管這些群魔亂舞的景象”,也有人認為這么多人搞直播會帶壞了風氣,讓孩子們學壞,總想著走捷徑,當網紅,從而會荒廢學業。
5月20日,菏澤南站發布公告稱,鑒于2024年5-7月份高考、中考的集中舉行,為了維護考試秩序和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南站決定暫停舉辦各類文娛活動,5月21日,網絡上掀起了關于“必須割掉危害孩子的網紅毒瘤”的討論,5月22日,郭有才宣布停播三天,我在想一個問題:真正危害孩子的,是網紅嗎?那么多孩子為什么抑郁?為什么跳樓?都是網紅害的?這些人嫁禍給弱者的本領真的是大得很——真正的問題原因一個屁都不敢放,就知道抓住網紅、資本、專家等替罪羊大加罰撻(有的專家確實可惡,但并非根源)。
社會上的主流態度,我認為是鄙視網紅、鄙視主播的,同樣一個唱歌跳舞的人,不管你的水平多高,如果你在大橋下直播,那就是low逼,最多算個網紅,但你要是在央視舞臺上唱歌跳舞,那你就是明星,甚至是人民藝術家。
不光體制內的人有這種看法,即使是我們中的大多數網民,也有這種官本位的等級思想:凡是不是體制內的,不管你唱得多好、跳得多好,寫得多好,畫得多好,最多只能算一個“草根藝術家”、“網絡作家”、“網紅”……
“網紅”這個詞語在當下語境,很多時候都是帶有貶義的,我曾經認識一個極普通的普信男,有一次跟我說起他的一個同事,他用輕蔑的口氣說:上班就上班,天天穿得跟個網紅一樣!在很多人嘴里和心里,“網紅”就是層次低、素質差的代名詞,其實最核心的一點是,“網紅”沒有社會地位,所以被他們群嘲,被他們鄙視。
至于說網紅會帶壞孩子,純屬扯淡:孩子們不愛學習,是有了網紅之后的事情么?現在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剛改革開放的時候,看到喇叭褲、錄音機,老一輩驚呼:不得了了,我們的年輕一代要被西方毀掉了!后來有了電腦游戲,父輩們又開始擔心孩子們被游戲荒廢了學業,再后來又有了手游,更多家長開始擔心手游會讓孩子們學壞,這期間還有日漫、美國大片、霹靂舞、韓劇等等新事物的出現,每次都讓衛道士們驚呼年輕人要完蛋了,國將不國了,但是您看,這些年過去了,日子還不是這樣過來了?
現在又輪到了自媒體和網紅,對他們的批評和打壓也是空前猛烈,很多稍微有點兒影響力的號主、播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對短視頻業、對網紅的鄙視和打壓,除了我上面說的官本位等級思想,還有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傳承原因造成的。
中國是一個有著極多規矩和禁忌的社會,對個體來說,最好的生存方式是讓你干啥你就干啥,不讓你干啥的時候,就靜靜地待命,最好不要有任何“出格”的舉動,平時的最好狀態就是老老實實做個逆來順受的沉默的大多數,這樣可以保你一生買平安。
在咱們這里,凡是張揚個性的東西,基本上都是遭到排斥、打壓和扼殺的,這是我們的文化特性使然:老年性的文化特征,就是見不得年輕人的個性張揚和青春飛揚,見不得象征著年輕化、創新化的新思維和新事物,并且總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以“為你好”的理由強行干涉,而如果這個“為你好”的人恰好具有能做到“為你好”的能力,那你就只有接受他“為你好”的好意了,否則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
中國的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只要一件事、一個人、一種現象,如果看起來比較有活力,比較特立獨行,在人群中稍微有點兒影響力,哪怕是對社會有益的事,那你離倒霉的日子就不遠了。
中國思維的一大特點是面對新事物、新思想,第一本能就是反對,接著就要考慮怎樣打壓和撲滅,再就是完全忽略皇帝三宮六院的事實,卻拿著“萬惡淫為首”的屁話當普世真理,進行衛道士表演。
現在的短視頻里有很多穿著性感的女性跳舞、健身、爬山,很多人的留言都很不友好,誠然她們中的很多人確實很不專業,有的也確實是搔首弄姿搞點兒擦邊球,但我覺得只要不違法,這就是她的自由,你是道德逼那你可以不看,沒必要出口傷人。
我之所以對這個問題有些看法,就是因為我覺得國人里很多人太虛偽,明明啥爛事兒都能做,卻對小姑娘跳舞如同見了瘟神一樣厭棄——你裝尼瑪那個()的清純?
什么樣的視頻最容易遭到攻擊?我總結出來的有兩大類,一是承認外國某項技術或者產品先進的,二是女性跳舞的,什么樣的視頻最容易得到追捧?一是夸傳統文化的,二是吹噓厲害了的。
如果有人發視頻說德國和日本的機床好,他就罵對方是洋奴,如果有女性發跳舞視頻,他就擺出正人君子的模樣教育人家要守婦道,要為丈夫、為孩子顧及形象。
我們是一個從小就被管得服服帖帖、極為馴服但也非常虛偽的民族,見不得任何具有挑戰常規,挑戰規矩的行為,人人愛錢但人人宣稱金錢如糞土,人人都是色中餓鬼但又人人說自己不近女色……
備注:“人人”是群指,并非真的指代每個人,說人人是色中餓鬼沒錯:長期被壓抑、壓制、管制的生活里,只有交配和吃飯是最安全的行為,而因為長期壓抑導致壓力過大又沒有可以宣泄情緒的出口,獵艷就成了刷存在感和尋找人生意義的最佳方式。
我就是從底層成長起來的人,對這些人性陰暗面非常清楚,也因為自己無法融入這樣的環境而遭到排斥,所以特別厭惡那些在別人的視頻下面裝逼的人,與其說我厭惡他們,不如說我厭惡的是以這種人為象征的文化僵尸作風和道德虛偽作風——雖然我也不喜歡看她們中的有些人裝模作樣的舞蹈,但我認為這種勇于表達自我,展現青春活力的精神正是我們極為匱乏的,我們的文化氛圍,我們的社會風氣就像是一個暮氣沉沉、垂垂老矣、墨守成規并看不慣任何新事物、新思想的虛偽的老族長,我受夠了這種家長式的壓迫,我覺得要允許年輕人在合法合理的范圍內按他們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你要是看不慣,就請你轉過頭去,閉上你那玻璃體混濁得跟糞池底一樣的眼睛:
美女穿得清涼你可以劃走不看,為什么非要罵人家呢?她又沒在你家客廳跳舞,何必這樣傷人?見美女跳舞就罵,但是你也從不少看甚至恨不得眼珠子鉆到手機屏幕里看,然后看完了就罵,你是不是頭上的韭菜已經三尺高了,所以特看不慣性感女人?
我根本不信這種人是道德君子,我寧肯結交有血有肉有欲望的凡夫俗子,也絕對不愿意搭理這種一臉正氣的裝逼犯。
至于那種說網紅沒有“正能量”應該封殺的傻逼,其實他的夢想就是成為網紅,只不過網紅太多他殺不出來,所以才說這種嫉妒的話。
我們的社會之所以死氣沉沉,不正是因為某種能量太多了么?
不排除網上有些人為了流量而拍一些格調不高的視頻,但說句實話:只要不違法,人民群眾有低俗的權利。
真正可怕的不是那些低俗的播主,而是那些想把人間建設成道德天堂的人,歷史上這樣慘絕人寰的例子還少嗎?
結語
那些批評網紅的人,你們為什么不討論一下這么多人愿意做網紅的原因?
因為工作難找,又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爹,而要是做生意,又需要挺多本錢,但是做直播,一部手機,一個架子,一個光源,一個凳子,一千塊或者最多幾千塊就可以開張了。
所以,盡管有人批評網紅不務正業,我看到的卻是年輕人的無奈和不易,以及苦中作樂的苦苦掙扎。
做網紅,挺好的,不偷不搶,憑自己的才藝吃飯,能耐大多吃點兒,能耐小少吃點兒——他們但凡有個能月收入幾千塊的穩定工作,又有幾個人愿意在別人鄙夷的目光里做網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