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有首歌,《Q版火影》,其中有句歌詞是:“摸摸白色的頭發編造遲到的謊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又一次迷失啦。”這說的是卡卡西。因為任務中痛失摯友,所以長久內心有傷,人設可以說是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
這似乎是經典的人物形象背景。因為苦大仇深的過去,所以陷入沉默,遇到主角,經歷事情,最終得到開悟解脫。熱血漫畫雖然講了大道理,但是常常里面的人思維都是簡單的。大人的身體,套著小孩的思維,講著世界的哲理。但是,現實是不是也是這樣。身體長大,內心卻還停留在青少年,每天強裝著大人。這是不是一種迷失。
迷失,不一定是苦大仇深、顛覆性命的事情引起的。常常就正常走著路,卻最終走入了森林。
《修復釣線》
一部平平無奇的電影《修復釣線》。講的是一名軍人在最后一次巡邏任務中受傷,隊友犧牲。他返回家后,經康復醫院的醫生向他介紹了一位在該機構接受治療數十年的老兵,并教他如何飛蠅釣。他與老兵學習釣魚的過程中,治愈自己的身體和情感的雙重創傷。情節可以說是俗套。釣魚只是一種形式。這更像是日本電影的風格。人生失意便進入山村尋找治愈的力量。仿佛逃離喧囂,就可以擁有平靜。
《老人和槍》
另一部電影《老人和槍》。紳士彬彬有禮的老人,實際上是銀行劫匪。用優雅、溫柔的語言,舉重若輕地進行銀行搶劫。同時,一名工作煩悶的警察,視其為目標,奮力地調查追蹤。老人有一種優雅的松弛感。而警察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是緊繃的,但是在追蹤調查老人時,呈現了另一種類的松弛感。仿佛沖入了喧囂,卻又擁有了平靜。
所以喧囂和平靜,不是目的、不是原因、也不是結果。
其他
繼續看了《解釋鴻溝》,有評論說鏡頭語言很肉,導演似乎并不知道要表達什么,只是刻意地切換視角、鏡頭、時間線。但是在破碎的鏡頭中,還是可以獲取些感受。(如果說是感悟,則太深刻,不合適。)
一集在探討意義。陳嘉映是說人不是應該有理想,而是就是有理想。于我而言,我還看不到我就是的理想、使命是什么。如何去尋找,不是躺平擺爛。而是在行動中找尋。最終可能找尋不到,只留下行動的痕跡。那么最后的蓋棺定論,這個行動的痕跡,就是我的意義使命?
就像我橫沖直撞地制造喧囂,或者一頭扎入平靜的山湖。那么獲得的喧囂或平靜,是不是就是意義。還是說,在喧囂和平靜中的我,才是意義。
如果我不與世界產生任何交互,世界于我沒有意義,我對于世界也沒有意義。現在每天的工作生活,只是和人過著游戲,在當前的價值體系內掙扎。無論喧囂平靜,都是游戲的進程,而最終通向何處,還需要在游戲中琢磨。
PEACE
心平能愈三千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