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6日,波音公司的星際飛船(Starliner)經過多年的挫折后,終于成功發射,盡管前往國際空間站的旅途中出現了問題,但來自NASA的兩名宇航老兵成功手動控制飛船并到達國際空間站,最初計劃是逗留一周后返回。
6月18日美國宇航局宣布,乘坐星際飛船前往空間站的的蘇尼·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和布奇·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 將再次推遲返回,時間可能在6月26日之前。原因是地面工程師們還需要時間更好地了解之前飛船所出現的氦氣泄漏和推進器失效,避免在回程途中再出問題。
因為返回時,星際飛船將以超過22倍音速沖擊大氣層,艙外溫度會達到大約1650攝氏度。并且波音的星際飛船是第一個美國制造的使用降落傘減速降落在陸地表面而不是海洋中的太空艙。
波音公司的星際飛船停靠在420公里高的太空站上。
而波音公司副總裁兼星際飛船項目經理馬克·納皮(Mark Nappi)在18日說,星際飛船團隊正在努力應對“計劃外”任務。美國宇航局還表示,如果需要,星際飛船可以在軌道實驗室停留長達45天。
如果波音最終無法確保星際飛船返回地球的安全,那么美國宇航局就需要使用波音競爭對手Space X的龍飛船將兩名宇航員接回家,這樣的話波音真是丟盡顏面。
SpaceX 的龍飛船于 2020 年安全完成首次載人任務后,就一直定期為宇航員和付費商業客戶提供服務。
一連串挫折
波音開發設計星際飛船始于2014年,根據公開的財務記錄,這個項目經過多年的延誤、挫折和額外的費用,已使該公司損失了超過10億美元。
2019年底,星際飛船第一次非載人實物測試,飛船在軌道上無法點火,還出現一堆軟件問題包括編碼錯誤,使內部時鐘偏離了11小時。
2022 年的第二次無人飛行測試再次出現額外的軟件問題和飛行器推進器問題。
如今,波音和NASA都沒有表示他們是否已經找到星際飛船出問題的真正原因,那么也就無法保證返回的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