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慷慨解囊的朋友們的打賞,我的推薦,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一直是我堅持的動力,非常感謝!
在豆瓣top 250上留名的華語古裝動作片,一共有3部,分別是《倩女幽魂》、《新龍門客棧》、《東邪西毒》(周星馳的兩部《大話西游》暫時不算)。另外,《臥虎藏龍》沒有上榜!
可以說這3部電影就是華語動作片的最高光,也是最能代表華語古裝動作片的電影。但是落雪以為,有一部古裝動作片能夠超過以上3部電影,而這部電影就是由陳可辛執導的——《投名狀》。
上期,我們分析了《投名狀》在故事、表演、節奏、場面、配樂、攝影、燈光等方面的優秀,認定該片是一部感官體驗極強的古裝爽片。
但卻還沒有分析到本片最精彩的部分,那就是本片的人物形象!以及龐青云為什么會死?只有懂了這些以后,才會明白為什么這片堪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截至目前的影史絕響!
以下嚴重劇透,建議沒看過的朋友,先去看電影,再來看落雪推薦!(沒有渠道的朋友,可以在菜單主頁點擊落雪觀影)
1、第四位大人!
很多人分析,龐青云的死是因為不懂政治、不懂站隊,更以極為自我的方式得罪了慈禧。他既不參與黨爭又不親近最高統治者,所以這樣一個有錢、有權、有兵、有糧,還極為能打仗的人就必須死!
但如果只是這樣認為,落雪以為,這樣的認知極為膚淺!
在電影里,龐青云的第一戰為什么會失敗?不僅僅是因為何魁的魁字營按兵不動,看著他的部隊一點點死絕。而是龐青云涉及黨爭,他從屬于電影里狄、陳、姜之外的第四位大人,而這第四位大人的利益與三位大人明顯不一致。所以他們一定會先剪除這位大人的羽翼,再打擊當事人,而這個羽翼也就是龐青云。
陸大山在協助龐青云攻打舒城之前,就對龐青云說:“我不賭,這一千五百兵,是陳公的家底,打沒了。陳公在朝廷說話就沒底氣”!
由此可見,基本上每一位大人手上只有1-2營兵,一旦少了1營就徹底沒了底氣,而不管是陸大山還是何魁,都從屬于一位大人,所以帶領一營士兵的龐青云必定屬于一位沒有出現過的第四位大人。
同時,通過舒城之戰、江蘇城圍戰的兵力配置可以看出來,太平軍在每一個重鎮會配置4-5000的兵力,而龐青云的第一戰屬于城外伏擊戰,所以太平軍的兵力配置不可能超過4000人。
龐青云在對蓮生哭訴的時候說:“我的弟兄,一千六百多人拼了三天三夜,都沒了......魁字營那幫畜生,只站在后面,一動不動,看著我那幫兄弟就這樣一個一個的都沒了”。
一千六百人打了三天三夜,本就說明雙方兵力配置相差不大,才會陷入纏斗之中,不然就是一邊倒的屠殺了。
尤其是在他們與太平軍相互廝殺了3天3夜以后,雙方都陷入了極度疲憊之中,此時何魁手上有超1600名的精兵(魁字營最強,兵力應該會更多,可以參考李云龍的團長兵力),只要他殺入戰場,可以輕而易舉取得戰爭最后的勝利,遠比舒城之戰的陸大山更輕松!
那為什么何魁到手的勝利都不要呢?那就只有一個理由,龐青云被牽扯進了黨爭!只有龐青云敗了,才能徹底打擊電影里沒有提到過的第4位大人!
顯而易見,這位大人失敗了,而且龐青云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在準備重新投效朝廷的時候才會說:“魁字營囂張,勢大力強,我們這點兒人,他們根本看不上,倒是軍機處的陳公,正缺人手,他的綠營兵常被魁字營欺負,一直想壯大勢力,如果我們投他,那正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那位領導他的第四位大人。
僅僅通過上面一句話,其實就能看出龐青云的聰明,他不僅懂黨爭,甚至還牽扯進了黨爭之中!
2、權謀城府
黨爭!龐青云又怎么可能不會呢?一個全靠心眼子活的將軍,怎么可能不會審時度勢,不知道朝堂爭斗呢?
比如在姜午陽放糧的時候,他就通過不去搶饅頭引起了姜午陽的注意,并迎來了他的試探。而在搶劫軍糧一戰中,他也是一直不出手、冷眼旁觀,直到姜午陽即將被殺的時候,才及時出手救了對方一命,并一舉斬殺魁字營運糧兵領導,成為全場“最靚的仔”。
如此會審時度勢,如此會把握時機的一個人,你說他不會政治、不會黨爭,你信嗎?
后面,他投靠陳公,以一句“十日攻下舒城”,不僅解除了伏擊戰全軍覆沒的處罰,甚至還新成立了屬于自己的山字營,并在舒城之戰勝利之后又讓陸大山成為了自己下屬。
同時,他在擅自攻打蘇州城、彈盡糧絕的時候,狄公都放棄了他,但是他卻以“仗我打、城我攻、人我死,魁字營只要站在后邊做做樣子。南京,一人一半!我們攜手進城!”為代價,竟然從敵人——魁字營手里換回了10日口糧。
然后又以“我們一定要先打下南京,讓朝廷知道打南京跟何魁無關”為指導方針,獨享了打下南京、徹底平叛的戰果。在這場智慧交鋒之中,龐青云處處領先,而魁字營更是被他耍得團團轉。
甚至,在最后,龐青云也以一種極為陰險的方式,逼迫慈禧為整個兩江轄區免稅三年,這樣的人又怎么可能不懂政治、不會黨爭呢?
另外,如果僅僅只是聰明、會審時度勢,其實還不足以證明龐青云是一個黨爭好手,更重要的是龐青云極度會隱忍,有非常深的城府。
在他還沒有加入趙二虎團隊的時候,他就與蓮生好上了,鑒于畫面里兩人睡到了同一張炕上,而龐又在煤窯里問蓮生“那晚是真的嗎?我一直等在那兒,還以為是夢呢”,所以可以合理懷疑兩人在破房子里春風一度了。
但就是這樣一個龐青云朝思暮想的女人,他卻在趙二虎的山寨里處處躲著對方,在舒城之戰勝利,他們錦衣回鄉的時候,他還選擇在村外睡,就住在他們曾春風一度的破房子里。
直到在蘇州城外,趙二虎去刺殺太平軍首領,極大概率會被殺的時候,他才與蓮生再次春風一度。但是后來發現趙二虎并沒有死后,兩人又極為克制。而在烏蓬船上,大概率是兩人談心,是心靈交融而不是身體交融。
那么,一個夠聰明、會審時度勢,且經歷過黨爭失敗,還有城府,會克制的人,是一個不懂政治,不會黨爭的人嗎?可能嗎?
既然龐青云是一個黨爭高手,又為什么會落到最后被殺的悲劇結局呢?
3、龐青云之死
龐青云本質上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將領,他有能力、有追求,但同時又極度自負、剛愎自用,喜歡以天下之大舍棄小家小庭。黨爭也好,領導也罷,其實都是他實現目標的工具,他總想跳出其中,或是自成一黨。
龐青云和別的將領非常不一樣,他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以天下為己任,在別的將領還以“搶錢、搶糧、搶娘們”為核心目標的時候,他已經對擅自強奸民女的士兵除以死刑了。雖然在蘇州之戰中滅殺了4000太平軍,卻在平定南京,上京受賞的時候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請求慈禧減免兩江轄區賦稅3年。
可以說龐青云本質上是一個好官,如果能給他時間發酵的話,他一定能成為江蘇(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的青天。
有人說,他是因為頂撞了慈禧,沒有聽懂慈禧的拉攏之意,在慈禧說“你還年輕,君臣相伴會長久,太后還說,收復南京,龐青云勞苦功高,賞黃馬褂一件,加封兩江總督”的時候,居然提出“啟奏太后,免除兩江轄區三年賦稅,修生養民”的請求讓慈禧下不來臺。
慈禧批準減免,則是龐青云的功勞;慈禧不批準,則是慈禧的鍋,等于把領導架在火上烤,又出錢又被罵!
三位大人在喝茶的時候說:“南京是重鎮,太后想安定天下,怎會依仗一個外人?”就已經宣布的龐青云的死亡。
但落雪以為龐青云真正的死因還是太過優秀,太過有理想!
古代皇帝,從不怕貪官,不怕廢物,卻最怕有理想而又有能力的官員,尤其怕能夠帶兵打仗的官員。因為這就等于皇帝親自把一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
如果龐青云沒有頂撞慈禧,而是乖乖成為慈禧一系或狄公、陳公一系的成員,他能夠坐穩自己的位置嗎?當然不可能!這與南京是否是重鎮無關,只與其行為有關!
在某一戰破城之后,狗子兩人奸淫民女,他們是和龐青云一起從趙二虎老家一起出來的人,結果還是被龐青云殺了,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做派,才讓江蘇城守將相信投降他們自己的士兵和百姓都能活。
在整個滿清所有軍隊全部如蝗蟲一樣,所到之處奸淫擄掠不斷的現狀下,龐青云的軍隊就會顯得格外優秀;哪怕他沒有硬剛慈禧,其政治作風也會讓兩江轄區成為亂世天國,使民心歸附,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民。
不出三年,龐青云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振臂一呼即應者如云的封疆大吏!朝廷能給他什么?金錢?美女?他都不要!他一有賢明之名,二有廣闊土地,三有強大的軍事才能,隨時都可以拉出一支比太平軍更為強大的叛軍。
如果你是慈禧,哪怕龐青云是你的人,你殺不殺?
龐青云之死的根本,不是他沒有站隊慈禧,也不是他沒有站隊狄大人、陳大人,而是他過于高潔又過于決絕(裁軍、殺趙二虎雷厲風行,沒有東西能夠限制住他),他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潛在威脅實在過大,終有一日會讓百姓只知龐青云而不知朝廷。
可以想想我軍,當年為什么能在艱苦環境下完成崛起,不就是因為與龐青云的愛民政策相似嗎?所以,如果你是慈禧,你會殺龐青云嗎?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覺得落雪說的還有幾分道理的,就請轉評贊,隨便給一個,想從不同維度了解一部電影,想看好電影的話,麻煩大家關注落雪,謝謝!
感謝各位老師的打賞,相比于不多的幾元錢,落雪更欣喜的是我的想法、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茫茫人海,能得到您的欣賞,是生命中難得的快樂。無以言謝,卻也只能說一聲,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