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地上的炎黃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
人們對這句話的認知就是得了中原地區才算是得到天下。就連解放戰爭時,朱德元帥都說過:“自古誰得中原,誰可得天下。取得華北、東北再取中原,就得到全中國。”
那身為風水寶地的“中原”,究竟指的是什么地方?為何得到中原就算得到了天下?
只要一提起“中原”二字,人們就會將其指向是河南省。但翻看史書文獻卻不難發現,現在的中原地區與古代的中原在地理位置、區域劃分等方面都有著些許不同。
先從字面意思來看,“中”意為中心,“原”則是土地肥沃、物資豐富的地方。“中原”二字合在一起的意思便是這塊地方居于天下之中,且適合人們安居樂業的肥沃之地。
大家在歷史課本上都學過古代的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受到過洪水的侵襲。直至大禹治理黃河,將滔天的河水引之大海,古人這才得以休養生息。
大禹治水并非神話故事,《尚書·禹貢》就記載:大禹治理黃河,北過降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
意思是大禹將黃河洪水向北引入大陸澤(河北邢臺地區),再將多條河流注入渤海。大禹治水結束后,他選擇將“黃泛區”放在河北地區,黃河以南地區則免受水患。
所以黃河以南就是穩定又富庶的中原地區,河南也成為中原的代名詞。
那中原是否就指的是如今的河南?答案又并非如此。雖然《尚書·禹貢》把天下劃分為九州,又把今天河南省的大部分區域稱為中原。
但在《史記》還有《出師表》里,對中原地區的具體劃分又提出了不同看法。
比如《史記·封禪書》中將黃河與洛水附近地區稱為中原;東漢末年的諸葛亮則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地理區域就是中原。
直到《宋史·李綱傳》,又把黃河中下游一帶統統稱之為中原。可見,歷朝歷代對于中原的具體劃分是有著諸多不同的。
對于外國尤其是西方學界來說,“中原”與“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幾乎是等同的名詞。
2009年《辭源》正式印刷問世,關于中原的具體位置和區域劃分,才得到了一個較為肯定的范圍,那就是以河南省為主的黃河中下游地區。
因為從歷史與地理的視角來看,中原的原始范圍是洛陽盆地以東、山東丘陵以西,包括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黃淮平原。
中原大地西邊是黃土高原,北邊則是河北平原,往東止于山東丘陵,南邊則抵達江淮地區。很久以來,中原與中國的“母親河”黃河關系甚密,以水屬性而言,完整的中原地區就是黃淮流域。
所以中原作為一個整體,需要在黃河與淮河水系之間進行交相溝通,很早之前就有了連接黃淮水系的運河工程。
新中國成立后,黃河與淮河有了更多的水路交通,河南省則成為黃淮之間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
因此,如今的中原就是指的是河南省行政區劃,古代典籍中的中原則泛指整個黃淮流域。
弄清楚了中原的位置,再來聊聊為何得到中原就得到天下?
按照大部分人的說法,因為中原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使其常年風調雨順,莊稼年年獲得好收成。這么一塊風水寶地若被得到,便可大量招兵買馬,囤積糧草。
但這只是中原地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一個關鍵點,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原地區乃“天下之中”,具有控御四方的戰略優勢。
中原地區的地理空間結構是縱線與橫線相交,其交點又構成中原地區的中心點。若能占據中原地區,地緣優勢就更為突出。正如老話常說的“東連淮魯、西接秦晉、南絡荊襄、北拱燕趙”。
故商周以來,中原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不僅主要分布在這兩條基本結構線,且多分布在中心交點附近不遠的地方。
隋唐之前,因為中國政治中心多在關中,東西紛爭矛盾較重,為了控制東南北各地,河南洛陽就具有非常之重要性,處于天下之中的洛陽成為四方必爭之地。
中國政治中心往東轉移后,南北軍事斗爭矛盾日益突出,此時的河南開封取代洛陽,成為歷史中原地區。
中原地區的空間結構除了其地緣戰略優勢,對區域中心城市的分布產生影響,還因為中原的區域水道流向所產生的影響。
黃河在孟津以下多次泛濫形成沖積扇,因泥沙沉積影響,黃河河道最終的收尾處多指向中原地區的中心腹地。再加上黃河水道的聯結作用,很容易形成溝通東南、西北、華北三大地區的水系網絡。
這個水運網絡的中樞點恰好在同一個區域內。這樣一來,只要占據中原,無論是走陸路還是水路,都可以十分快速地到達自己想要到達的地方,這也能從洛陽、開封、鄴城等城市的興衰歷史容易找到驗證。
除了中原地區土地肥沃、道路交通方便之外,中原地區的空間結構還決定了其地緣優勢的重要性。
自商周以來,經由中原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縱線和橫線基本上分布在這兩條空間結構線上。千百年來諸多有志之士、能工巧匠、名門望族齊聚中原,統治者很容易在此地找到藏龍臥虎的精英人才為其效用。
在此處建立王國,統治者可以將很多政策輻射至全國各地。如此一來,得到中原可以說便得到整個天下。
參考文獻:
[1]朱軍獻.地理空間結構與古代中原地區中心城市分布[J].中州學刊,2011(03):187-190.
[2]班紅娟.國家意識與地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