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省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三門峽綜合試驗站站長、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徐文彥教授、桑振中教授深入一線,做客河南艾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立特商學院”,為40多名水產養殖一線技術人員培訓先進水產養殖技術,并深度解析水產養殖現狀及發展出路。
徐文彥教授站在水產養殖戰略的高度,以嚴謹的邏輯、翔實的數據和生動的語言,系統講解了水產養殖的深刻內涵及重要意義,全面解析了水產養殖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出路,并從“生態理念”中提出了多年研發“基于高效養殖的漁農循環種養技術”的目的、原理、方法、現狀、成效和未來發展。
徐文彥教授表示,建設生態高效養殖是水產養殖發展的總方向,是一個艱巨而偉大的目標。它的偉大在于其注重生態保護關乎子孫后代福祉,其艱巨在于當前農業經營體制、結構。他表示,生態和高效,就像是驅動著我國水產養殖發展的兩個輪子,二者缺一不可。“大食物觀”為水產養殖謀劃了新的方向和發展空間。“他提出,要設計一條既與水產養殖原則相匹配,又符合中國國情、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水產養殖之路,必須要充分調研建設的路徑、問題和困難,開展科學的研究,充分學習、借鑒、吸收成功養殖經驗及模式,才能少走彎路、少交學費。
他表示,要及時掌握水產養殖品種結構,加強養殖技術與模式創新,最大限度地保障養殖效益。國際地緣政治和國際水產品貿易不斷沖擊著我國的水產養殖業,養殖戶如何在這錯綜復雜的關系中,保障養殖效益就尤為關鍵。只有水產養殖從業者有一定的經濟回報,才能保障水產養殖健康快速發展。
徐文彥教授認為,加強養殖品種和養殖技術的創新是解決養殖從業者養殖效益不斷下滑的出路。作為行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工作者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當前種苗、飼料、動保還存在一定的亂象,在政策、法規上要做一定的引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此外,徐文彥教授結合豐富的水產養殖經歷分享經驗。他提出,水產養殖是一個有利于“大食物觀”的事業。水產養殖需加強科技進步的步伐,把科技創新的成果最大限度、最快速地體現在水產養殖業中;放眼全國,提升水產養殖技術水平,最廣泛、最充分地吸收各個科研機構及高校的優秀成果;促進行業創新發展能力。
此外,徐文彥教授和桑振中教授還參觀了河南艾立特水產養殖基地,并作了重要技術指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