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對情感是一種什么樣的寄托呢?可能和現代人一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吧。至少我在閱讀了《白居易傳:長恨春歸無覓處》這本書之后,記憶深刻的則是白居易和他曾經的鄰家女湘靈的情感故事。
湘靈,是白居易小弟金剛奴的玩伴發小,比白居易小那么幾歲。我想,湘靈與白居易的情感應該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感吧,正因為是從小在一起成長,所以彼此熟悉和了解,從而慢慢生出情愫,最終情投意合。
但是,湘靈和白居易的結局并不美好。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卻因為世俗等各種原因最終沒能結合在一起,白居易曾以為自己努力一搏能夠獲得擁有湘靈的人生,最終卻發現現實永遠是最殘酷的,而人生也永遠不是自己想怎么樣就能夠怎么樣的!
其實,美好的愛情還是挺讓人心生羨慕的,畢竟愛人,亦或被人愛都是這個世界上極美好的事情。兩個人情投意合,琴瑟和鳴,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坐著不說話,也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白居易和湘靈就是這樣的存在,兩個人彼此相愛,但是這個世界上最多的事情就是事與愿違。
白居易和湘靈的愛情故事,是一個很現實也很普通的愛情故事。青梅竹馬的湘靈和白居易,他們的身份從來就是不對等的。簡單來說白居易家有錢有勢是大戶,但是湘靈家卻只是普通的小農戶。門第,是溝渠,深不見底,橫在了湘靈和白居易兩人之間。
門不當戶不對怎么辦呢?年少的白居易唯一能夠想到的方法就是讀書,用《白居易傳》里的話來說:白居易曾以為,只要自己勤奮上進,入仕為官,母親便不會橫加阻攔自己與湘靈的婚事,可是他錯了,錯的不只是對母親的誤判,還有對自己的誤判。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容易誤判的事情就是以為自己能夠做到,但是現實生活卻又給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沉重的打擊,這些打擊告訴我們,很多時候都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以為自己是一個什么事情都能夠做到的人。
白居易最終都沒有娶湘靈,他在三十六歲的時候結識了楊汝士的妹妹,三十七歲的時候與之成婚,最終白居易再也沒有和自己深愛的湘靈發生任何故事。湘靈呢?在白居易成婚多年之后與其再次相遇時卻發現,湘靈依舊未嫁。
她在等他嗎?也許在湘靈這一生的漫長等待里,她早已經窺視到了自己的結局,但是她卻依然堅定的選擇了等待,孤身一人。我覺得湘靈可悲,覺得白居易可恨,卻又發現自己并不能為兩個人做出任何一種選擇,這是屬于他們的故事,而我們只能是旁觀者。
白居易應該還是在乎湘靈的,否則也不會在自己三十多歲才成婚。白居易是愛著湘靈的,所以他努力讀書拼了命的讀書,但是最終還是敗給了現實,現實讓白居易認清了一個事實——他娶不到湘靈。
我在想,湘靈在等待白居易的那些時日里的人生又是如何度過的呢?我不知道,畢竟那個時代,對女性還是非常不友好的。而湘靈,默默等待,等待的時候必定還承受著來自身邊所有人的質疑和惡語。
我佩服湘靈,但是我卻也只能是佩服她,她的選擇來自于她的勇敢,而她的勇敢則來自于她對白居易的情感。值得或者不值得在現在討論已經沒有必要了,但是我卻記住了在白居易的一生之中,曾有過這樣一個女子,她很美好,但是白居易卻一生與之錯過,可惜可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