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深秋,這位吉林懷德縣公主嶺的農民子弟,無視上級的命令,放棄高地,同時還讓美軍坦克溜走。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卻創造了我軍前所未有的奇跡。
11月下旬的一天,志愿軍總部收到緊急情報:美軍在三所里地區受挫后,正全力向龍源里地區逃竄。
為了截斷美軍退路,志愿軍決定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前往葛峴嶺修筑工事,進行阻擊。
郭忠田接到了這個任務,他明白這場戰爭的勝負關鍵,就在這個節點。此時,他馬上召集了30多名戰士,全部人員日夜兼程奔赴目的地。
葛峴嶺與三所里之間隔的很近,大約在十公里以內,而且除了地形條件十分苛刻以外,中間還隔了一條寒冷的大同江。
郭忠田和戰士們為了盡快趕到葛峴嶺,放棄了走大路,選擇了穿山越嶺的小路。
山路崎嶇難行,戰士們還要涉水渡過冰冷刺骨的大同江,許多戰士都被凍得瑟瑟發抖。
但是,郭忠田激勵著戰士們:“只要我們能趕到葛峴嶺,就能打美軍一個措手不及!”
我軍在12個小時的突進后,終于在11月28日的凌晨抵達了葛峴嶺。
當郭忠田的部隊來到山頂的時候,他們發現這個主峰的地勢很空曠,沒有可以遮蔽的地方,美軍的戰機來的話,大家就都是一個活靶子。
于是,郭忠田在山頂周圍勘察一遍后,想到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放棄主峰,在主峰北側的小山包上駐扎。
許多戰士都反對這個決定,他們認為放棄制高點就等于放棄了火力優勢。
但郭忠田卻堅定地說:“我們不能為了虛名而冒險,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作戰計劃。”
在郭忠田的堅持下,戰士們開始在小山包上構筑工事。
郭忠田隨后又來到主峰,他覺得敵軍肯定會首先攻擊主峰,于是讓戰士們把主峰布置成一個假的陣地,配上點假的火炮,用來吸引敵軍的注意力。
時間來到上午8時左右,葛峴嶺迎來了美軍的先頭部隊。果然,跟預想的一樣,敵軍發現了那些假的陣地,想著志愿軍肯定在那里守陣地,接著便對陣地發起了進攻。
然而,當他們沖進陣地時才發現,這里只是一個空無一人的假陣地。
而此時的小山包上,我軍在默默等待時機。當美軍的車隊進入到我軍武器的射程范圍內的時候,郭忠田立即下令對美軍發起攻擊。
美軍的先頭部隊,在電光火石間就被我軍全數殲滅。
但是,戰斗還在繼續,隨后就有50輛坦克沖向了志愿軍的陣地。
面對這鋼鐵洪流般的攻勢,郭忠田和戰士們并沒有退縮。
他們利用地形優勢和小山包上的巨石作為掩體,與美軍展開了殊死搏斗。
在激烈的戰斗中,郭忠田冷靜地分析形勢,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過美軍的坦克,專攻其后方的運兵車和彈藥車。
他命令戰士們集中火力攻擊美軍車隊的頭車和彈藥車,果然取得了顯著的戰果。
美軍車隊頓時陷入混亂之中,隨后被志愿軍全殲了。
美軍坦克雖然被志愿軍放過,但它們在狹窄的道路上無法回援。而美軍戰機對葛峴嶺主峰的狂轟濫炸也未能給志愿軍造成任何損失。
因為志愿軍真正的主陣地——小山包——卻毫發無損。
夜幕降臨后,志愿軍大部隊終于趕到了葛峴嶺。在郭忠田的帶領下,戰士們跳出工事,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經過一番激戰,美軍被全殲于葛峴嶺下。
葛峴嶺阻擊戰勝利結束了。志愿軍創造了0:215的最高戰損比記錄,這一奇跡讓美軍百思不得其解。而郭忠田的智慧和勇氣也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
戰后,郭忠田被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而葛峴嶺阻擊戰也成為了朝鮮戰爭史上的一段佳話,永遠鐫刻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