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公眾號大美西部觀察。大美西部觀察往期發文精選已結集出版《大美西部觀察文集》。
走西口遐想
王海
我常去陜北,卻沒去過府谷縣。
府谷是陜北獨特的一道風景。它位于陜西省最北端,是入陜的第一站,秦晉蒙三省區交會的黃河“金三角”地帶,萬里長城橫亙東西,長城和黃河在這里相遇,黃土文化和草原文化在這里相互輝映,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
前年,我去伊金霍洛旗,有人曾談到陜北的神木和府谷,說神木和府谷是陜北最富有的縣,而府谷的富有,不僅是它的經濟,還有它的歷史遺存和獨特的文化現象。
走西口就是一個特別的文化現象。
府谷的麻鎮有幾個走西口的口子。真正的走西口,是山西朔州市右玉縣西北部的地方。走西口的人,大都要經過“殺虎口”出關,進入蒙古草原。“殺虎口”是通往蒙古和俄羅斯等地經商的重要商道。麻鎮的走西口有著不同的歷史印記。
府谷的六月天,一會兒熱一會兒涼,像一個懷春的少婦,藏著春天的思念,欲狂欲羞的沖動著,惹得滿山滿溝的花草競相開放。就是在這個時節里,我被邀請參加“走進府谷采風暨第十五屆西部散文節”活動。
在會務組的安排下,我們參觀了“府州古城”“黃河第一灣”“雞鳴聞三省”“麻鎮古鎮”等地的歷史遺址。麻鎮是走西口的必經之地,當我站在麻鎮這座神奇的塞上名鎮的土地上,我立即感覺到,這是一個不平凡的小鎮,歷史的滄桑在這里留下深沉的印跡。
這里曾多次爆發戰亂,商鋪幾遭劫掠,古樓廟寺數次被損。盡管如此,仍不影響人們對麻鎮的贊譽和美稱,尤其在清末民初,被冠以“南有重慶,北有麻鎮”的殊榮。
站在這里,眼前并沒有太多舊時的樓閣古宅,但你依然能感覺到昔日的繁華景象。不論是牧民,還是遠道而來的富商,他們都匯聚在這里。
據當地的老人說,為什么他們都愛來這里做生意?除了麻鎮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還有重要的一點:
這里民風古樸,講究誠信,自明朝開放邊貿以來,買賣人一直奉“經商信為本,買賣禮為先”的準則,后來雖有外商大量涌入,但商風不改,民風未變。經營同一商品的店鋪,價格統一,貨真價實,不搞投機生意,不坑害消費者。只要認識,不帶錢,也可以給貨,可以賒欠。不過幾日,欠賬者會把錢如約送來。所以,麻鎮一帶的人有“君子”之稱的美譽。后來,人們把麻鎮最繁華的這條街叫“君子街”。
清末民初,麻鎮是府谷最大的集鎮。抗日戰爭時期,是麻鎮最繁華的時期,各條街上手工作坊林立,商號鱗次櫛比,藝人眾多,光制作爆竹煙花的炮鋪,就有十幾家。當時,外地的富商紛紛逃難到麻鎮,一些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也聚集于此,加上駐軍,人口猛增,消費加大,市場空前繁榮。據周圍鄉下老人回憶,當年麻鎮是個最殺貨(能賣動東西)的地方,肉類瓜果蔬菜等產品,不管什么時候,拿去多少能賣多少。
麻鎮最有影響的古建筑是大廟,麻鎮大廟始建于明朝初年,以后多次擴建,到清朝乾隆三十六年重修時,已經成為規模宏大的廟宇建筑群。但后來都被毀壞,不復存在了。最可惜的是南閣樓,也叫魁星樓,意指高可摘星。曾是麻鎮人引為驕傲的標志性建筑。不幸的是,在20世紀50年代,南閣樓毀于龍卷風。今天看到的南閣樓是后重修建的,雖有威嚴高聳之氣,但未盡古風典雅之神韻。
走出南閣樓,便是蒙古的地界,走西口的人,都是從這里走進蒙古草原的。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這都是百姓的無奈之舉,他們背鄉離井,帶著妻子兒女,走進一個完全陌生的、被人傳說的富裕之地去謀生。那里是否富有,只是一種傳說,這種傳說就成了他們的理想之地。
站在南閣樓外,回望古鎮。南閣樓上的巨匾“服里之地”讓我沉思。古時帝王將京師外圍分為五等地帶,稱為五服,五服之內,謂之“服里”。意指走出這個北口子,即是圣人未至、教化不達、法律不及——荒蠻之地了。傳說2003年,“西部歌王”王向榮到北口子采風,即興演唱了那首“走西口的哥哥我回來了”。那天,不知是“服里之地”引起遐想,還是人們想起了“西部歌王”,有人唱起了“走西口的哥哥我回來了”,隨之大家都唱了起來,在這走西口的南閣樓外,面對一片人煙稀少的川道和一條孤獨的黃土丘陵,這歌聲顯得蒼涼而悲壯。
回望古鎮。想起“君子”的殊榮,“君子”一條街的美譽。府谷人的淳樸善良、誠信的品德讓人贊嘆。來到府谷當天晚上,我們一行聚餐,就在河濱公園,那個月亮光光的大排檔里。精美的菜肴,足量的食品,讓人驚奇,我們只好把買下未上桌的,無法再吃下的烤魚送給鄰桌。鄰桌不理解,怎么給我們送烤魚?我看到鄰桌坐著一個小孩,說這是送給“未來”的,大家都笑了。鄰桌人甚是感謝,不時過來給我們敬茶、敬酒、敬香煙。
采風結束的當天晚上,聚餐過后,府谷作協的文友要提前送行,邀請我們出去喝幾盅,盛情之下我們應邀而去,說好簡餐小菜,在一塊聚聚。可到了飯店,盤盤都是精美的府谷美食。府谷人的好客令人感動,與君子之交,是一件幸運的事,與文人君子之交,就是大幸了。
府谷有這么好的傳承,這么好的譽名,府谷城何不設一條“君子街道”,命名一批“君子商鋪”和“君子村寨”。讓府谷的“君子”走向省內外,走向國內外。
這一路走來,府谷的山山水水歷歷在目。是呀,府谷的富有,不僅是他的經濟,府谷城市和鄉村這幾年的變化,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它的變化不僅是街面的潔凈和繁花、賦有文化內涵的精美雕塑、山綠水清的植被,而是勞動者內心世界的變化。他們為這個城市樹起了一個獨有的文化和精神品牌。
我們為這個城市的管理者點贊,更為生活在這個城市里的、已經轉變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勞動者點贊。因為你們,這個城市更加具有風采,因為你們,府谷讓人難以忘懷。
(有關資料來源于府谷政府網站)
2024年6月28日
作者簡介
王海,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咸陽市文聯副主席、西咸新區作家協會主席。
△作者 王海
責編 雷小河
大美西部觀察所刊原創文章均系作者授權發布,文內所持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非本平臺觀點。未經授權,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感謝閱讀欣賞!如果您對本文有什么看法或感想,歡迎在文末留言批評指正。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