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一時的閱讀器終成“時代之殤”
6月30日,#Kindle中國電子書店停止下載服務#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這不僅僅是一次集體記憶的觸動,更是對一個時代悄然轉身的注腳。
根據亞馬遜中國官網的消息,自2024年6月30日起,Kindle中國電子書店停止云端下載服務,此后未下載的電子書將無法下載和閱讀。與此同時,Kindle客戶服務也將在這一天停止支持。
毫無疑問,這意味著Kindle在中國的生命周期結束了。
實際上,亞馬遜已于2023年6月30日18點在中國停止Kindle電子書店的運營。彼時,中國用戶無法再購買新的電子書,而對于已經購買的電子書,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載,并且可以在此后繼續閱讀。
不過,當“畫上句點”的這一天正式到來時,還是讓不少網友感到無奈與惋惜的,畢竟Kindle的退場,更像是自己青春歲月的一幕落幕。那些與Kindle相伴的日子,那些沉浸在書海中的靜謐時光,也將成為不可復制的回憶。
當然,Kindle的退場,并非一朝一夕的決定,而是經歷了長時間的醞釀與變化?;厮葜?022年初,缺貨的風波便已開始讓外界揣測其是否將撤離中國市場,盡管當時官方給出了堅定的回應,表示將繼續服務于中國消費者,但世事總是難以預料。
時至2022年6月,亞馬遜Kindle服務號發布了《Kindle中國電子書店運營調整》的通知,并宣布一年后在中國停止Kindle電子書店的運營。這一消息,無疑為眾多Kindle的忠實擁躉投下了沉重的陰影。
彼時,就有不少網友對Kindle表達了惋惜之情,即便Kindle的退出早有預告,但作為一款沉浸式的閱讀載體,它所擁有的海量書籍資源以及墨水屏帶來的舒適閱讀體驗,都讓人倍感不舍。只不過,隨著國產電子閱讀器產品的不斷涌現,很久沒有打開過Kindle的網友也不在少數。
回望2013年6月,Kindle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銷售,一度掀起了電子閱讀的浪潮。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至2018年是Kindle的高光時刻,2016年中國一躍成為其全球銷售的第一大市場。至2018年,Kindle在中國的累計銷量已突破數百萬臺,天貓雙11的數據更是彰顯了其霸主地位,Kindle在電子書銷售份額中占比高達八成,遠超其他競爭對手。
然而,時過境遷,2023年的數據揭示了Kindle當時的尷尬處境。曾有媒體援引的相關數據顯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國內電子閱讀器銷售市場份額中,Kindle竟首次跌出前三的行列。不得不讓人感慨,Kindle在中國的十年征程,經歷了從輝煌到落寞的戲劇性轉變。
可以說,Kindle在中國的十年間,國內電子書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大訊飛、華為、掌閱、文石、微信讀書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憑借本土化的優勢和創新的產品策略,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也加劇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直接對Kindle的市占率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使得Kindle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愈發岌岌可危。
當然,還有個值得注意的點,即用戶愿意選擇長閱讀的時代也已經遠去。隨著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不斷迭代,強大的數字化閱讀能力以及便捷的聯網功能逐步重塑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尤其聽書等新方式的興起,更是為讀者帶來了多元化的“閱讀”體驗。這些變化不僅豐富了閱讀市場,也悄然改寫了閱讀產業的格局,讓傳統電子閱讀器如Kindle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