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收購
繼華為將其“享界”和“智界”商標分別轉讓給北汽和奇瑞之后,賽力斯也迅速行動,將“問界”系列商標納入囊中。
賽力斯7月2日晚間公告,控股子公司賽力斯汽車擬收購華為及其關聯方持有的已注冊或申請中的919項問界等系列文字和圖形商標,以及44項相關外觀設計專利,收購價款合計25億元。
對于此次交易,賽力斯方面稱,這并不會影響雙方的合作業務。而華為方面也是作出了積極回應:“將繼續支持賽力斯造好問界、賣好問界。”
同日晚間披露的資產評估報告顯示,上述商標權中有740項已獲授權,其余部分則正處于申請階段,尚未取得正式的商標注冊證書。同樣,外觀設計專利也均處于申請狀態,尚未獲得專利證書。
對于此次收購,賽力斯方面明確表示,協議標的轉讓不影響雙方聯合業務的開展,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關系。基于產品與品牌市場認知的一致性,本次交易相關標的資產將專用于雙方聯合業務。而華為方面在回應媒體時則強調,將問界等系列商標轉讓給賽力斯,同時也將繼續支持賽力斯造好問界、賣好問界,并重申其不直接涉足造車領域的長期立場。
在元創數智在線看來,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合作模式并未改變,而是通過技術合作和支持,繼續參與到汽車產業的發展中。華為的這種策略,有助于其在不直接進入汽車制造領域的情況下,通過技術合作,實現在汽車產業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當然,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關系由來已久,且持續深化。據多家媒體報道,雙方繼2023年2月簽署深化聯合業務協議后,近日再度簽署了進一步深化聯合業務合作協議,將充分發揮聯合業務優勢,旨在將AITO問界打造成為世界級的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
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在原有合作框架不變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聚焦AITO問界品牌,共同進行產品設計和市場營銷,為用戶提供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產品和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賽力斯與華為建立跨界業務合作關系以來,已陸續推出了AITO問界M5、M7、M9等系列合作車型,并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績。
7月1日,賽力斯發布6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賽力斯新能源汽車6月銷量達44126輛,同比增長372.04%;今年1—6月,賽力斯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00949輛,同比增長348.55%。
據媒體報道,AITO問界全系6月單月交付突破4萬,達到42780輛,創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AITO問界M9再創新高,6月交付17241輛,累計大定超10萬輛,穩坐50萬以上車型銷量第一,重構中國品牌高端市場格局。
此外,賽力斯還在積極籌劃參與引望(華為車BU成立的新公司)的戰略投資與合作事宜,以進一步深化與華為的全面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4月29日,賽力斯發布了2024年一季報和2023年年報。財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賽力斯營收265.61億元,同比增長421.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0億元,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21.5%。
賽力斯2023年的表現亦可圈可點:全年營收達到358.42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業務貢獻尤為突出,實現營收289.48億元,同比增長16.10%。在研發創新方面,賽力斯同樣不遺余力,2023年研發投入高達44.38億元,占全年營業收入的12.38%。
自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成功轉正以來,賽力斯就展現出了積極的市場動作與財務策略。6月,該公司就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其控股子公司賽力斯汽車擬按照協議回購菁云創富、賽新基金所持有的賽力斯電動55%的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2.54億元。
這一回購背后可謂是對賽力斯電動股權結構的調整:在此之前,賽力斯汽車已持有45%的股權,而菁云創富、賽新基金則分別持有剩余40%和15%股權。菁云創富的主要由建信信托持股56.25%,而剩余的股權則由重慶國資旗下的平臺持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