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各位家長一個問題:學習是誰的事情?如果學習是孩子的事情,那我們在孩子學習這塊必須學會分離。
也就是說,對于學習這塊,你要相信孩子,你要把這個交還給孩子,哪怕是錯了,也要堅持到底。
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情緒穩定,然后關心孩子這個人,持續的給到孩子力量,而不是因為孩子學習結果好與不好,就對他的結果進行獎勵或者是懲罰。
那可能會有人說啦,這樣的話不是對孩子放縱了嗎?
其實這個里面有三個核心因素
第一個叫孩子學習的兩個動力
一個是孩子主動學習(這個是所有家長所期待的,也是需要家長要培養孩子要具備的能力),一個是孩子被動學習(這個是目前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用的方式方法)。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如何培養孩子主動學習愛學習的的能力,歡迎私信我。
第二個叫家長要學會放手,這個放手不是對孩子不管不問,而是對孩子行為層面上進行放手,把屬于孩子的事情歸還給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始終關系孩子這個人,給予孩子力量。
如果你說,哎呀老師,我做不到啊,我一看到孩子這些不好的行為,學習成績不好……我就難受,我就忍不住,我就要揍他等等,這個是需要我們覺察和成長的地方。
第三個叫家長要學會引導,這個是在前面兩個核心因素都清楚的前提下,對孩子正向的定義和引導,如何從身份、情緒、環境、利益、關系來正向定義孩子,比如:“岳母刺字”就是很典型的對孩子一個身份定義,為國爭光。
在這個基礎,又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這些在我們《告別吼叫,培養自動自發的孩子》30堂線上課程中講的很清楚,有需要的可以直接去聽。
當我們把這些做好后,你會發現,孩子各方面感覺都出來了,而且成績也會莫名其妙的提升了,這些在我服務的家長當中有無數的實際案例都證實了。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變是唯一不變的,你要隨著孩子的年齡,對孩子的教育變而變,而不是用教育3歲之前的方式還來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就好比,3歲穿的衣服,到十幾歲了還能穿嗎?教育孩子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議和思考,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