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小家電領域的龍頭企業,九陽很長一段時期可謂風光無限。尤其是作為豆漿機開創者,其豆漿機產品更是家喻戶曉。
然而,近兩年其業績卻出現波動,遭遇“三連降”。市場競爭的加劇、宏觀環境的低迷、消費需求的快速變化,為九陽帶來前有未有的挑戰。
對此,進入而立之年的它,有人評價其陷入“中年危機”,在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略顯乏力;也有人感慨“龍頭失色”,覺得九陽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受到沖擊。
與此同時,能否重回百億,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那么,面對此,九陽打算如何破局?本文,我們將結合其當前布局窺探九陽的突圍路徑。
一、從豆漿機到廚電王國,九陽的新故事
今年4月,九陽以“致敬偉大的小問題”為主題,在上海舉辦了九陽30周年新品發布會。
在本次發布會上,九陽重磅推出0涂層不粘電飯煲40N9U Pro、太空熱小凈R5P、全能破壁營養大師Y8等太空科技3.0系列新品。通過對每一個人生活“小問題”的關注與解決,為人們描繪出一幅理想生活的畫卷。
從最初憑借豆漿機打響品牌,到如今致力于打造全面的廚電王國,九陽正在講述從單品到全品類的嶄新故事。這一轉變并非偶然,在消費不斷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廚房電器的需求愈發多元化、智能化和個性化。
當然,這一轉變并非偶然。眾所周知,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于廚房電器的需求不再僅僅局限于單一功能或者產品,而是追求更加智能化、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在此背景下,跳出單品桎梏是包括九陽在內,大多數企業的共同選擇。
從九陽自身來看,事實上大約2010年,九陽的豆漿機市場就陷入了增長疲軟的困境。九陽給出的應對方案便是“從豆漿機這一單品拓展至多品類家用廚電”。
2014年,九陽正式成為載人航天太空廚房研制單位,推出國內首臺鐵釜內膽的涂層電飯煲。與此同時,開始聚焦將太空科技與家用廚電結合,打造面向全屋的健康家電。
其中一項,是研制飲水設備任務。致力于推動太空科技的民用化,航天氧化鋅抗菌技術,創新應用在家用凈水器上,九陽全新發布了太空熱小凈R5 Pro。
2016年,打破傳統破壁機“冷破壁”的桎梏,原創發明第一臺加熱破壁機。下來九陽繼續圍繞清潔麻煩、噪音大等諸多“小問題”下功夫,不斷推出爆款產品,一路成長為破壁機品類龍頭,連續8年穩居行業第一。
2018年9月,九陽收購美國清潔電器品牌Shark的國內子公司尚科寧家51%的股權,進軍吸塵器市場;2021年成立炊具生活部,打造廚房小家電+清潔+凈水+炊具的“1+3”產品線。
2023年12月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擬以1.26億元的價格收購深圳甲殼蟲智能有限公司68%的股權,進軍清潔電器賽道。
為了擺脫單一品類發展的掣肘,九陽股份正在一步步實推進“九陽=豆漿機”向“九陽=品質生活小家電”的戰略與品牌提升轉型。
二、蘇泊爾、小熊“夾擊”,挑戰重重
九陽在30周年發布會上表示:任何一個小問題乘以14億就不再是小問題,因此每一個小問題,都值得更好的答案。
心懷遠大理想值得尊敬,但是九陽卻不得不面對行業整體遇冷、自身業績連續三年下滑的尷尬現實。
2023年年報顯示,九陽股份實現營收96.13億元,同比下滑5.54%;實現歸屬凈利潤3.89億元,同比下滑26.58%。2021年、2022年,九陽股份同樣出現營收、凈利不同幅度的下滑情形,營收分別為105.4億元、101.8億元,同比分別下滑6.09%、3.45%。
業績下滑的背后,脫離不了行業大環境以及競爭帶來的壓力。
首先,從整合行業來看,2023年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廚房小家電整體規模549.3億元,同比下降了9.6%,線下零售額422億元,同比下降10.7%,線下零售額127億元,同比下降6.0%。
其次,從競爭態勢來看,九陽跨界布局新品類的同時,也有不少巨頭跨界進入九陽所在的小家電賽道,為其帶來諸多壓力。比如以美的為代表的綜合家電大鱷,還有小米、戴森、科沃斯等巨頭。這意味著,九陽不僅要面對蘇泊爾、小熊電器等小家電專業玩家的直接競爭,還要警惕跨界者帶來的壓力。
從數據來看,老牌玩家蘇泊爾凈利潤遭受2022年滑坡之后,2023年重回增長。蘇泊爾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13.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62%;實現歸母凈利潤2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2%。
小熊家電2023年則實現營業總收入47.12億元,同比增長14.43%;歸母凈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15.24%。
背靠小米生態鏈的石頭科技2023年實現營收86.54億元,同比增長速度高達30.55%,凈利潤實現20.51億元,同比增長73.32%。
可以說,無論是憑借創意小家電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市場份額逐年攀升的小熊電器,還是憑借高顏值、多功能西式小家電在中高端市場占據一定份額的摩飛,亦或在智能算法和傳感器技術方面持續投入、提高產品智能化程度的石頭科技,皆為九陽帶來諸多壓力。
這一點,九陽自身也曾有所提及:在2023年年報中,九陽股份提示風險稱,部分新廠商也在試圖進入該領域,隨著新的競爭對手加入,市場競爭將日益加劇,可能導致公司產品的利潤率下降。
三、未來能否重回百億?
“真正影響你進步的,不是大環境,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常言道:打鐵還需自身硬。縱然大環境與競爭確實帶來諸多壓力,但是自身,才是問題的根本。如若不然,為何同處小家電垂直細分賽道的蘇泊爾、小熊電器、石頭科技卻在同期實現了逆勢增長。
結合行業發展來看,九陽優劣勢也相對了然。
首先,有業內人士表示:公司的問題,基本還是要從關鍵的人身上歸因。2022年底,王旭寧卸任九陽股份董事長,由公司前總經理楊寧寧接任,新的總經理則由戴森大中華區前總裁郭浪接棒。然而一年過去了,九陽仍未沖出谷底,王旭寧會否重返一線也充滿懸念。
其次,一直以來九陽的研發策略可圈可點。早在多年前,旭寧就定下了九陽技術研發的路徑,那就是三級研發體系——必須是具備前瞻性、創新性和定期升級相結合的模式。
然而,近兩年其在研發上卻稍顯不足。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九陽股份的銷售費用約為研發費用的3倍以上。業內人士表示,過度注重營銷,而忽視研發,造成的結果就是創新能力不足,產品趨同性明顯,難以拉開與競品差距,進而導致產品競爭力不強,后勁不足。
此外,與深諳新媒體時代品牌運營之道的“網紅”小家電品牌相比,九陽在線上渠道的發展相對滯后。
當然,九陽的優勢也相當突出。
優勢方面,九陽在小家電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擁有極高的品牌知名度和龐大的用戶基礎。盡管,新構建的多個曲線還未達到收獲期,但其多元化的產品線布局有助于分散風險,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隨著消費者對健康、品質生活的追求,九陽在營養料理、廚房清潔等領域的產品有望獲得更多市場機會。例如,九陽的不用手洗破壁機和凈水器等產品,符合當前健康生活的潮流。
綜上而言,我們認為,九陽要重回百億有很大可能,但是需要克服諸多困難。
首先,技術創新的壓力不斷增大,需要持續投入研發以保持產品的競爭力;其次,市場需求變化迅速,如何準確把握消費者的新需求并及時推出相應產品是一大難題。
再者,原材料價格波動、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可能影響成本控制和利潤空間。此外,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新品牌不斷涌現,九陽需要不斷強化品牌形象和營銷策略,以在激烈競爭中保持持續領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