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骨架路網快速拓展,市政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環境不斷優化。深汕正堅持高標準規劃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濱海城市,對標國際一流精雕細琢搭建城市框架、塑造城市形態,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科學合理布局。隨著各項工作的持續推進和深化,深汕將進一步做實做強東部板塊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引擎,吸引更多人才和企業前來投資興業、安居樂業。
深汕特別合作區深汕大道
內暢外聯
構建立體交通網
交通是城市品質的“硬脊梁”,深汕特別合作區肯在城市交通建設上用“真功夫”,以深圳標準不斷完善東西貫通、陸海聯動的外聯內暢交通路網體系。
目前,深汕次干路等級以上市政道路通車里程達到116公里,通港大道全線貫通后,鵝埠與小漠的通行時間從原來的近1小時縮短至約20分鐘,內聯路網不斷優化。
廣汕高鐵開通運營、深汕高鐵首個隧道新葵隧道順利貫通、小漠國際物流港6條外貿滾裝航線開通,深汕樞紐進入正式施工階段,以及深汕西高速改擴建年底通車,為深汕特別合作區與周邊地區的互聯互通提供有力保障。特別是深汕高鐵建成通車后,深汕將能30分鐘直達南山西麗,進一步縮短與深圳中心區的交通距離。
如今深汕堅持交通運輸先行,加快形成內暢外聯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強化與深圳的直連直通、與汕尾的互通聯動,持續完善內部交通網建設,推動轄區內外聯系更加便捷順暢、緊密高效,更好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民生配套
創造高品質生活
比亞迪、東風李爾、京西重工、延鋒國際、佛吉亞、壁虎科技等企業紛紛入駐,吸引人口加速集聚。深汕早期實際管理人口不足6萬,如今已增長至14萬。據規劃,2035年深汕地區常住人口規模將達到約100萬。
深汕提前布局,走“先手棋”,為了讓產業工人能租到好房、買得起房,構建起“雙六十”住房保障體系,讓保障房建筑面積、套數都能達到總住房的60%。目前已建成9個保障房項目,共計12554套。深汕特別合作區保障性住房小區
深汕特別合作區保障性住房小區
深圳的四大高中園,其中規模最大深圳中學高中園的選址在深汕赤石鎮,9月即將投入使用,全區規劃建設11所新學校,至2025年深汕將新增基礎教育階段學位2.6萬余個。深汕四鎮原有的“四中四小”也得到了改造提升,都將配備一所對標深圳教育標準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深圳中學深汕學校已選址小漠,設置為72班九年一貫制學校。
深圳中學高中園
從南外深汕西中心學校的成功運營,到深圳中學高中園、深職大深汕校區的加速建設,深汕正逐步構建起覆蓋全學段、高水平的教育體系,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教育。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汕門診部平穩運營4年多。規劃800張床位的首家三級醫院深汕人民醫院已完成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預計明年底投入使用。同時,“空陸一體”30分鐘醫療救援體系已經構建,實現深圳、汕尾兩市跨區域轉診救治,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醫療服務。
田園都市
描繪城鄉和美畫卷
深汕是為健康、生活、產業而設計的城市,在這里,既有現代都市,也有詩意田園。
作為深圳唯一擁有大片農村的區域,深汕運用深圳的城市品質力量,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走出一條“產、城、鄉、人、文”融合發展之路,加快建設現代化的濱海新區、產業新城、田園都市。
為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深汕累計投入近25億元,實現全區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化、農村集中供水、污水收集處理、生活垃圾轉運處理、農村5G網絡及千兆光纖網絡、村村通公交等6個100%覆蓋。
村中道路寬敞整潔,庭院式農家小樓整齊美觀,田野里瓜果飄香,農家莊園里稻香魚肥,隨著“五光十色”都市鄉村示范帶和美麗圩鎮的深入建設,一幅獨特的“田園都市”畫卷緩緩展開。
深汕陸域面積460.41平方公里,森林面積超35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超75%,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深汕在“山海連城,綠美深汕”生態建設上下足功夫,今年計劃完成喬木種植6萬株,森林撫育1萬畝,高標準打造4條特色步道,建成超過30公里遠足郊野徑,登山、觀海、賞花、摘果,在深汕,春夏秋冬皆有詩意。
文| 記者 李曉雨
圖|深汕融媒
我家深汕 | 新媒體
以上來源 |羊城晚報
歡迎在下面【留言區】發表你的意見
部分資料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
歡迎訂閱我家深汕,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