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引爆了國內汽車市場。
當地時間7月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稱,自7月5日起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進口征收17.4%-37.6%的臨時反補貼稅,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僅為加征部分,考慮到歐盟乘用車本身就有10%的正常關稅稅率,這意味著部分車企將在歐洲面臨著27.4%至31%之間的關稅稅率,而上汽集團更是被“重點對待”,最終關稅稅率直接飆升至47.6%。
對于利潤本身就不高的汽車行業而言,47.6%的關稅稅率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面對不公平待遇,上汽集團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以積極的態度迎接挑戰。
上汽集團的抗爭背后,我們可以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家企業的不屈精神,更是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崛起寫照。
通常來說,一個國家或者經濟體調整關稅是很正常的事,可以起到保護本國品牌市場的作用。然而這次歐盟一次性將稅率提高到令人驚訝的地步,也從側面說明了當今中國汽車品牌對歐洲本土汽車的沖擊力度有多大,這一點在關稅加征力度和車企在歐洲銷量從高到低比例完全一致上也可窺見一斑。
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品牌,歐盟顯然“慌了”,才會選擇這種用不太光彩的手段來遏制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份額。而身為目前歐洲市場出口量最大的中國車企,上汽集團自然成為了最大的“眼中釘”,才會遭到歐盟的特別針對。
數據顯示,2023全年中國車企海外銷量達到468萬輛,其中上汽集團海外銷量以120.8萬輛的規模排名第一。細算到具體車型上,MG4 EV在2023年直接獲得歐洲緊湊型純電車銷量冠軍和中國新能源車型出口冠軍,上汽MG連續5年蟬聯中國單一品牌出口冠軍,累計出口達220萬臺,預計2024年將突破300萬臺大關。
消費者都是用腳投票的,在歐洲每賣出10輛中國車,就有7輛來自上汽MG,傲人的銷量無疑是上汽MG全球領先的汽車研發技術以及優秀原材料供應鏈的最佳印證。然而歐盟看在眼里,沒有從提高自身技術的角度出發反思,卻意圖直接奪取核心技術。
在歐盟的公告中聲稱經過調查,中國汽車價值鏈“受益于不公平補貼”,對歐盟電動汽車制造商構成“經濟損害威脅”因而要征收臨時反補貼稅稅率。然而在調查中卻轉頭要求上汽提供詳細的三電方面的核心技術,以及并未向歐洲出口電動車的上汽大眾等合資企業的機密信息。
一邊污蔑上汽銷量高是因為被補貼,另一邊又想要上汽交出核心技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核心技術是上汽多年努力和投入的成果,不可能拱手送人,同時相關機密更是涉及國家產業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面對如此不合理的要求,于公于私上汽集團都不會答應,也不可能答應,才導致歐盟惱羞成怒,最終被“頂格”收稅。
既然已經明確歐盟是在惡意針對,上汽MG自然沒有挨打認輸的道理。早在6月13日,也就是歐盟宣布擬提升關稅的第二天,上汽MG就發布關于歐盟委員會反補貼稅決定的公開聲明。
在聲明中上汽MG堅定立場,對于歐盟方面不合理的貿易保護壁壘與不公平的市場區別提出了公開反對。同時提出“三個堅持”:堅持打造全球品質全球車的決心不變!堅持代表中國高價值汽車走向世界的決心不變!堅持將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給消費者的決心不變!以積極的心態彰顯中國品牌汽車的格局。
而在臨時關稅正式生效后,上汽MG也再次發布聲明,強調無論國際貿易形勢如何變化,MG品牌都將繼續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加速做好自己的事。
面對不公平待遇,上汽MG沒有退縮,而是以身作則,在官方層面清楚的展示了自身的態度和立場,為捍衛自身、乃至整個中國汽車行業在全球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而不懈奮斗,用實際行動為陰云籠罩下的中國汽車出海事業指明了方向。
除了在官方層面發聲之外,上汽MG同時也通過靈活的市場策略方面多管齊下,推出史無前例的“超級安芯承諾”,以“零燃保障”+“三電終身質?!?“新老車主同享”的組合拳維護用戶切身利益。
作為電車的核心,電池的安全一直都被各位車主視為“重中之重”。圍繞著電池安全問題,上汽MG提供目前業界最高標準的零燃保障,承諾整個產品使用生命周期燒舊賠新。不僅如此,還有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終身質保以及非營運車主每年三萬公里限制改為不限里程等一系列利好用戶的權益保障。
最關鍵的是,此次上汽MG“超級安芯承諾”的所有權益都具有回溯效力,只要是購買過相關車型的用戶,無論使用多久都可以安心享受。
在當前歐盟實施最高關稅制裁的嚴峻形勢下,上汽MG的做法顯得極具前瞻性。
雖然三電終身質保并非業內首次提出,但是翻看市場不難發現,能長期堅持的品牌寥寥無幾。不少汽車品牌在創立之初會把類似的政策作為吸引用戶的賣點之一,但也通常會附帶一些里程、售賣等方面的限制,隨后更是受限于成本考慮等因素,干脆逐漸取消了這項權益,長久來看這是對行業不利的。
而此次上汽MG在原本三電終身質保的基礎上,直接增加了“不限里程”“不限首任車主”的特性,可謂是開創了業內相關服務的先河。不搞噱頭,不玩套路,實實在在的利好消費者,堪稱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受眾還在穩步上升的前提下,數據顯示去年的新能源滲透率是31.6%,而在剛剛過去的6月,這一數值已經提升到了49%,面對龐大的新能源汽車收購用戶群體,上汽MG的電池安全、質保政策兜底能極大的打消他們對新能源車的顧慮。
考慮到這些,“超級安芯承諾”的推出絕不僅僅體先了上汽MG對于自身產品質量擁有著絕對的信心以及對用戶的尊重,更是引領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正向發展的循環。
通過歐盟“臨時性關稅”的事件,我們應該清晰的意識到,隨著我國汽車品牌全球化的逐漸深入,擴張的道路上勢必將會遭遇到更多的挑戰。
面對未知的將來,上汽選擇把壓力化為動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不斷地在產品端發力。
據公開數據顯示,十年以來上汽集團累計研發投入近1500億元,累計有效專利超2.6萬項。在剛過去的6月,上汽“面向大規模產業化的動力電池研發與制造關鍵技術”更是憑借著超安全、高性能、平臺化、高集成效率等特性,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印證了上汽MG在電池領域的強大實力。
而具體到詳細產品上,我們不妨以目前在歐洲最為暢銷的MG4 EV為例。
在安全性上,MG4 EV榮獲Euro-NCAP歐洲五星安全標準認證,高強度鋼比例高達87%,并擁有超級電容雙保險,發生碰撞后會斷電保護。
同時在內艙設計時嚴格遵循E-MARK認證和REACH環保法規,甲醛含量僅為國標的1/6,甚至不到0.015mg/m3。
截止至今MG4 EV車型已經熱銷全球90+國家和地區市場、累計交付近20萬臺,創下了“不僅零自燃、甚至零熱失控”的最高安全表現。
為了更好的回饋一直在背后支持著上汽MG的用戶,上汽MG近期還推出了官方購車的特惠活動,身為王牌車型,MG4 EV直接殺入10萬級,可謂是誠意十足。
隨著全球綠色發展的主旋律,新能源汽車預計將進一步成為市場追求的目標。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預估2024年純電汽車(BEV)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輛,并預估內燃機汽車(ICE)的市場份額在未來4年內降至50%以下。
時代大勢之下,像歐盟這樣刻意制造貿易壁壘的行為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阻礙中歐電動車企業的發展。根據估算,預計未來在歐洲市場購買一輛MG4 EV的價格將達到中國市場的3.4倍,真正損害到的是歐盟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正所謂“殺不死我的終將使我更強大”,在獲悉了歐盟官方不友好的態度之后,上汽MG將進一步利用其全球產銷布局的優勢,繼續加大培育澳大利亞、英國等發達國家市場,以實現多元化的市場布局。同時做好靈活切換到海外工廠生產的準備,以確保在全球范圍內的穩定供應。
結語
在上汽MG身上,我們見證了國產品牌堅韌不屈的精神。
即便遭受歐盟針對,但我們相信上汽并不會放棄歐洲市場,反而會拿出更具競爭力的姿態持續沖擊歐洲汽車市場,以堅持將最好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給全球消費者的決心,引領眾多國產車企品牌一起登上全球化的新臺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