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地時間7月13日下午,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競選集會發表公開演講時,遭到槍手的襲擊。
槍手為一名20多歲白人男子,他手持一把半自動步槍,在距離特朗普180米至275米處發射多達八發子彈;造成特朗普右耳擦傷,現場一名觀眾死亡,兩名觀眾受傷,槍手被當場擊斃。
結合其他9位曾遇襲的美國總統歷史,不妨分析一下這次特朗普遇襲對大選有著怎樣的影響?
美國第一次總統遇襲事件發生在1835年,時任美國總統安德魯·杰克遜在華盛頓出席一個葬禮。
儀式完畢后,他和朋友走出大廳,經過一群哀悼者時,突然有一個人掏出手槍朝著杰克遜沖去。
有意思的是,兇手連續扣動扳機,但槍卻沒有響,警衛人員立即將他按倒在地上。這起總統遇襲案,算是在有驚無險中度過。
不過,林肯總統就沒有杰克遜那么幸運了……
1865年4月14日,時任美國總統林肯召開內閣會議。結束后,他邀請格蘭特將軍夫婦晚上去大劇院觀看歌劇。
到達劇院時,這場歌劇已經上演快半個小時。觀眾們發現總統和夫人在一個包廂落座時,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演出也照常進行。
突然,一個黑影溜進包廂,他一手持槍一手握刀,“砰砰”兩聲,林肯總統被子彈擊中,當即昏迷不醒,于第二天早間離世。
刺殺林肯總統的是一位叫做約翰·布斯的演員,于1865年4月26日被追蹤人員擊斃。
林肯在美國歷任總統中頗有地位和名望,遇刺身亡后,世界各國領導人包括文學大家托爾斯泰都對其表達了誠摯的緬懷。
緊隨林肯之后,被歹徒奪去生命的美國總統是詹姆斯·加菲爾德。1881年他當選為美國總統后,知道自己面臨一個極其復雜的局面。
當加菲爾德擔任總統后,經常收到一位名叫查爾斯的律師來信,對方直言不諱地要求總統任命他去擔任駐法國巴黎的領事。
加菲爾德怎么可能會將這么一個重要職務交給并不熟悉的查爾斯?于是一直“冷處理”,但這也讓查爾斯懷恨在心。
1881年7月,查爾斯提前得知加菲爾德要乘火車離開華盛頓,他決定進行報復!
7月2日,查爾斯早早來到火車站,當加菲爾德路過他身邊時,突然掏出手槍,對著總統的后背連開兩槍,加菲爾德于1881年9月19日不幸去世。查爾斯于不久后被判處死刑,并立即執行。
厄運似乎總是會籠罩美國總統這個“神圣”的崗位,1901年9月,時任美國總統威廉·麥金利正在紐約的布法羅市與人群見面。
等待與總統握手的隊伍中,有一個20多歲的失業工人喬爾戈什,這個小伙子右手纏著繃帶,但繃帶里藏著一支手槍。
當麥金利伸手迎接他時,喬爾戈什突然從繃帶里掏出手槍,近距離向對方連開兩槍,麥金利總統被立即送到醫院進行手術,卻為時晚矣。
臨終前,麥金利向家人提出要寬恕兇手的想法,說完這句話后,他便離開人世。那位射殺總統的喬爾格什,于1901年11月初被判處電刑。
前后三任美國總統遇襲被害,迫使相關安保部門加強防衛保障,這種安排立竿見影,羅斯福和杜魯門兩任總統在任期內都遭遇過刺殺,卻都有驚無險。
1932年2月5日,新當選的羅斯福總統在佛羅里達州對公眾發表演說。演說結束后,他回到自己的敞篷汽車。
突然,躲在人群里的一個意大利移民跳到椅子上,用槍對著羅斯福的敞篷汽車連開五槍。羅斯福安然無恙,但時任芝加哥市市長薩維尼卻中彈身亡。
1950年11月1日,杜魯門總統在華盛頓布萊爾大廈前遭遇歹徒的襲擊。此次襲擊過程較為復雜,現場還有兩名安保人員受傷,但杜魯門卻毫發無傷。
相較于羅斯福和杜魯門的大難不死,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就沒那么好運氣了……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與夫人杰奎琳前往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進行訪問。當天中午,他與夫人杰奎琳坐在敞篷汽車上,正從容地向人群招手示意。
在現場轉播鏡頭里,美國民眾親眼看到突然兩聲槍響,肯尼迪中彈倒下,汽車立即駛向醫院。
因為肯尼迪的天靈蓋被當場掀開,醫生再怎么進行救治也于事無補。而這起總統遇襲案,被稱為美國建國以來最為離奇且結果不明的懸案之一。
根據美國官方解釋,一位名叫奧斯瓦爾德的年輕人就是射殺肯尼迪的唯一兇手,但奧斯瓦爾德本人又在不久后遭遇刺殺。
肯尼迪遇刺之后,杰拉爾德·福特與羅納德·里根這兩位美國總統也曾遭遇過槍擊。
特別是福特,他在1975年前后僅半個月時間就曾兩次遭到槍擊,雖然幸免于難,卻讓他膽戰心驚。
羅納德·里根是在自己上任僅70天后,就遭遇一場生死考驗。
1981年3月30日,里根總統在華盛頓一家飯店發表演講后離開,人群中突然沖出一名青年,向著里根總統連開六槍。
有一顆子彈經過反彈射入里根的肺部,停留在距離心臟一英寸的地方。經過醫生全力救治,半年后的里根總統康復如初。
以上就是美國前后9位總統遭遇歹徒襲擊,以及4名總統遇刺身亡的大致經歷。
為何掌握大權的美國總統,卻頻頻遇襲?
此次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被歹徒連開八槍后僥幸逃脫,種種細節深刻反映出,作為一個多元化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充滿了黨派紛爭、民族矛盾、利益集團的沖突,絕不像一些西方國家報道的那樣,是一個高度民主、自由化的國家。
通常而言,美國總統權力極大,更是國家最高行政首腦,也是國家政策具體執行者,普通民眾認為是政府的化身。
出于政治傳統,美國總統常常出現在公共場所,與普通人還有選民保持密切的接觸和聯系。
因此,美國總統成為其政敵、無政府主義分子、民族主義分子,甚至精神病患者發泄不滿并進行報復的首選對象。
再加上美國一直以來槍支泛濫,就是未成年人都能輕松獲得槍支彈藥,這也給普通民眾刺殺總統提供了方便。
所以美國總統,包括經常“拋頭露面”的日本總統等經常出現在公開場的政府首腦,會常常成為刺殺活動的主要目標,處于危險的境地……
我們不能排除特朗普遇襲背后還有更多復雜的隱情,畢竟當特朗普遇襲后,現任美國總統拜登立即對此表示譴責,他也同時宣布自己將暫停所有競選活動。
而美國相關執法官員表示,此次槍擊事件被定性為“暗殺未遂”。不管怎樣,此次特朗普遇襲,必定會提高他的支持率。
所以在自己遇襲后,“川普”才會第一時間在社交平臺上發表聲明:“我立即意識到出事了,因為我聽到了嗖嗖的槍聲,并立即感覺到子彈穿過了皮膚……流了很多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