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和馬麗的新電影《抓娃娃》從點映到上線3天豆瓣開分7.5,截至7月15日,自7月13日開啟點映以來,票房勢如破竹,該片累計票房(含預售)已突破5億元大關,成為今年暑期檔的一匹黑馬。
隨之而來的圍繞開心麻花新爆款電影以及劇中如何“抓娃娃”的話題成為熱議話題。
大號練廢了,開始練小號
影片講述生活在西虹市的馬成鋼(沈騰飾)和春蘭(馬麗飾)的反向養娃之路,背地里馬家夫婦卻有自己的小秘密。
片名《抓娃娃》并非從娃娃機里夾出毛絨玩具,而是意指“從娃娃抓起”的教育老話。一言以蔽之就是講述了“大號練廢了,開始練小號”的故事——人生就像“抓娃娃”,從娃娃抓起,不輸在起跑線上。
這樣的“抓娃娃”的生活就像很多自閉癥患兒新手家長一樣,面對自閉癥孩子時的無助、擔憂、焦慮都在想急于求成地帶孩子想通過“一招制勝”的方法就“治愈”時,自閉癥孩子就成了被父母抓在手里的一個“工具娃娃”。
當帶著自閉癥孩子四處奔波康復時,一句“我傾家蕩產帶你各地康復都是為了你好”的矛盾糾結和實屬無奈,一方面是家長不明真相的奔波為了孩子早日融入普校和社會,另一方面又是因為信息差被各種不良機構忽悠、上當受騙,最后“娃娃”沒有抓好,就萌生了再生一個“健全孩子”的想法。
一胎是自閉癥,二胎自閉癥的比例有多高?
當我們再開啟一個新的話題討論——第一胎是自閉癥,第二胎生育自閉癥的比例有多高?你還敢生二胎賭一把嗎?
這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可是,據中國殘聯2023年發布的中國殘疾人普查報告數據顯示,自閉癥患者已超1300萬人,且以每年近20萬人的速度增長,發病率成為精神類殘疾的首位。面對如今高達36:1的自閉癥出生率和越來越高的發育遲緩兒童,這個話題依然常談常新,永不過時。
研究表明,一胎是自閉癥,再生二胎的比例超過35%甚至有遺傳因素的話,這種比例更高。
這也是很多父母難以抉擇究竟該不該生二胎的最大原因。
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很多父母想生育一個健全的二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等自己老去后,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屬于一胎自閉癥孩子的健全至親可以照顧他一生直至終老。
那么,這種看似完美的美好愿望,經過二胎孩子的同意了嗎?對他們來說是公平的嗎?
一胎是自閉癥,媽媽勇敢生下二胎,無論一胎是輕度、中度還是重度自閉癥,很多家庭能賭贏嗎?又有多少家庭賭贏了呢?媒體報道的故事,雖然多有美好的渲染和希冀,可是現實卻是殘酷而真實的。
其實電影《抓娃娃》好笑的是表象,電影中沈騰飾演的爸爸馬成鋼對兒子說了一句臺詞印象深刻且意味深遠:“你以為我們操控了你的人生,你也不操控了我們的人生嗎?”
這句臺詞套用到自閉癥家庭里就是,對于父母來說,“你以為是你在陪伴孩子康復訓練嗎?其實也是孩子在陪伴你們一起進行漫長的康復心理建設。”
不再“雞娃”,如何為自閉癥孩子打造全新生活
電影中還有一個場景,父親匯聚了全西虹市的各位名師,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全景生活化的課堂,全方位培養德智體美勞的小兒子。
一句“全世界都圍著你轉”道出了無數家長望子成龍成鳳的焦慮與無奈。
但這不是“雞娃”,映照的其實更像是自閉癥家庭的全景式真實寫照。
家有自閉兒,是艱難的。就像誰也無法預料會迎接一個什么樣的天使一樣,健全固然是最好的,可是這個來自“星星的孩子”既然已經來到了這個家庭,那就要去勇敢面對,快速轉變心態。
再生一個健全二胎照顧一胎自閉癥,只要做好了足夠的準備,生二胎更主要的是看父母的意愿和能力,而不是滿足一胎自閉癥孩子的需求,那就堅持。一旦決定要生一個孩子,那就把身體調養好,然后把心情調整好,然后的營養物質的跟上,我們做最好的準備去迎接。
另一角度來看,有兩個孩子玩伴、互相有了語言交流、自閉癥的孩子可能慢慢的好轉起來。如果你們做好了養育兩個孩子的思想準備以及經濟準備,并且能夠平衡分享給兩個孩子的時間精力, 那么帶二胎也不用糾結。
行業專家針對自閉癥家庭生育二胎,列出了5個注意事項:
1.注意生育年齡。
年齡是影響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自閉癥家庭更是如此。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5~35歲,男性為20~24歲。而父母雙方≥45歲時生下的孩子,發生自閉癥的風險將倍數遞增。
2.注意時間/時機因素。
生育所需時間較長對日常生活也會有一定影響,時間的把控也是需要格外注意。二胎出生與一胎出生時間間隔不到1年,二胎患上自閉癥的風險比通常水平高約兩倍。間隔時間在12-24個月,風險比通常水平高約1倍。
3.注意家庭內外影響。
家庭中出現了自閉癥患兒,定然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來看護、照料。因此如果想要二胎,不僅要考慮到自身能力、精力問題,還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設與充足的準備。
4.注意孕前檢查。
因為是第二胎并且已經發現了孩子具有出現自閉癥的可能,所以全套的孕前檢查是必不可少。除父母外,最好能帶上老大一起去做染色體和基因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干預,從而降低遺傳性疾病出現幾率。
5.一定要做好備孕,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不要在孕期間思前想后,以積極心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無論怎樣,決定要不要再要二胎都應該以家庭實際情況為依據。
最后,作為父母,靠別人是不行的,除了機構和康復醫院的有效干預,家長也要教會孩子生活技能和自理等基礎技能,哪怕不再生育二胎,也可以讓一胎自閉癥孩子在特惠政策保障下,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權益保障。
【羿云天,非著名寫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蘭州,現居鄭州。原創最深度的娛樂影視評論,時事熱點解讀,家庭教育分析與心理咨詢。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眾號:蝸牛世界觀(ID:wnsjg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