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遺留問題,赫魯曉夫要背鍋
俄烏之間的沖突本身,其實就是蘇聯解體之后,舊時代利益的劃分引起的波折。蘇聯還存在時各個加盟國呢都共為一體,利益之間的劃分不會引起這么大的反感,畢竟大家都屬于蘇聯這個大家庭。
但蘇聯解體之后,這下麻煩了。
首先在蘇聯時期,有很多領土被劃分給了烏克蘭。就比如1954年為了紀念俄烏合并300周年,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從俄羅斯劃歸給烏克蘭。頓巴斯地區也就是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在蘇聯時期也被劃為烏克蘭的重要工業地區。
哪怕是蘇聯解體了,俄羅斯也并不是說要收回這些領土,只是說雙方在保持緊密合作的前提下,俄羅斯可以向烏克蘭讓利,就比如說便宜的油氣,只要烏克蘭的仍舊圍繞著俄羅斯不倒向西方不加入北約。
而且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之間的情誼非常深厚,要知道,烏克蘭的基輔被認為是東斯拉夫人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東斯拉夫人 則是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共同祖先。
所以從歷史上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天下大事呢壞就壞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加上同為蘇聯加盟國,很多問題的根源就從這里出發了。
克里米亞問題
2013年到2014年年初,烏克蘭爆發了政治危機。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 拒絕簽署與歐盟的貿易協議,引發了抗議活動。
2014年2月27日,一群武裝人員占領了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大樓升起俄羅斯國旗。
3月1日,克里米亞總理請求俄羅斯保障其和平與穩定,并且隨后呢?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最高會議通過決議決定以聯邦主體的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
3月16日,克里米亞舉行全民公投,95.5%的投票者支持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
這一事件則是俄烏沖突近10年以來最大的導火索和根源。可以說克里米亞公投 對于俄羅斯而言,雖然是拿回了曾經歷史上的領土,但也確實導致了俄羅斯遭受歐美嚴厲的制裁,在經貿多個領域遭受重創。同時也為俄烏戰爭呢埋下了隱患。
這么多年以來,烏克蘭的一直想要拿回克里米亞,而且烏克蘭政府呢非常強硬,表示要以武力來收回克里米亞。
但是從人群構成上來說,克里米亞共和國的主要人群76.4%的占比是俄羅斯人,12.7%是韃靼人,烏克蘭人口呢只占7.7%。而頓巴斯地區,也有40%的人群是俄羅斯族。
所以這塊地方本身就有巨大的俄羅斯人的力量,同時又有歷史存在的很多問題,加上克里米亞事件 的影響。
烏克蘭炮擊烏東八年
同樣延續于克里米亞半島事件 。自克里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聯邦之后,2014年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爆發烏克蘭政府軍和民間武裝之間大規模沖突,同時小規模交火事件時有發生。
2022年2月18日,烏克蘭政府軍對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當地村莊發動炮擊,烏政府表示是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的武裝先動手的。緊接著19日和20日,烏克蘭政府軍凌晨繼續炮擊烏東地區6個居民區破壞一些民用設施。
事實上,在2014年簽訂的明斯克協議中明確規定烏東地區呢要實現軍事停火。但烏克蘭并沒有遵守這樣的規定持續進行攻擊,并且激起民眾反抗情緒,甚至在奧運會。期間烏克蘭也公然違背聯合國停戰協議 ,對烏東地區進行炮轟,可以說烏克蘭從未遵守過明斯克協定以及相關的協議。
而烏東地區之所以獨立,恰恰是因為在烏克蘭內部呢,并不被當作自己人,而且常年遭受著炮擊的風險,最終不得不尋求俄羅斯的力量介入。獨立過程當然有俄羅斯力量的介入,但事實上首先是烏克蘭把烏東地區退了出去。
澤連斯基 時代,加入北約,觸犯逆鱗
事實上,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之后,雖然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政治遺產軍事遺產等等,但是俄羅斯也自知。與蘇聯差距過大,不再尋求與美國歐美西方的對抗。
要求也很簡單,那就是在俄羅斯周邊,尤其這些曾經的加盟國呢,不得加入北約,要留夠緩沖區。歐美西方曾經是答應的,但是我們知道歐美天生就是只要求別人履行合約,自己隨意撕毀協議。
2021年北約加強了在黑海地區的軍事行動,甚至想要在烏克蘭進行軍事部署。同年8月,澤連斯基訪美美烏簽署了一系列軍事合作文件,拜登宣布對烏克蘭提供額外的軍事援助,包括數量更多的標槍反坦克導彈。同年10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 訪烏,力挺烏克蘭加入北約。
而俄羅斯反應強烈并且與西方展開了密集的外交對話,強調了俄羅斯的兩大紅線,一,西方不得接納烏克蘭為北約成員國。二,西方不得在烏克蘭部署重型進攻性武器。
遺憾的是,2022年年初的三場對話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俄羅斯與美國北約歐安全組織對話沒有取得效果。
于是在俄烏戰爭開始之前,俄羅斯以防御演習為名,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邊境集合部署大量作戰部隊。2022年1月下旬,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同年1月下旬,俄羅斯舉行了太平洋到大西洋涉及所有艦隊的演習。
此時烏克蘭方面也沒有閑著,其軍隊在邊境地區進行了相應的部署和準備。
所以從本質上來看,非常復雜的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大國所需要的安全保障,但歐美西方從來沒有尊重過這樣的問題,一味的攪局玩火。所謂的澤連斯基之流,一己之力將烏克蘭帶到戰爭泥潭,對于這些所謂的政治人物而言,戰爭結束后他們不受太大的影響,但是對于烏克蘭數千萬的民眾來說,真是巨大的災難。在這一點上,俄羅斯固然有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歐美西方包括烏克蘭親西方以澤連斯基為首的這批人,都要負直接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