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733元,折算下來全國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為20733÷6=3455.5元,在這樣的基礎上,月收入5000元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平?
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2萬元,比上一年同期名義增長了5.4%,分城鄉來看的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56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272元。
可以簡單的換算一下能,城鎮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為275601÷6=45933.5元;農村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為11272÷6=1878.67元。
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還增長了5.4%,為什么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現在的錢是越來越難掙了,收入不僅沒有之前高,反而還在不斷的下降。
這兩年受大環境影響,各大企業為了能夠躲過這場寒冬,紛紛采用各種各樣的辦法開源節流,裁撤項目,或者是直接裁員,不再招聘應屆畢業生。
這就導致現在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每年超過1,000萬的高校畢業生涌入社會,又面臨一些小企業不再招聘,大企業招聘的人數也越來越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僧多粥少,想要找到一份合適且高興的工作就變得更難了。有些人為了能夠養家,不得不下班后做起兼職。把那些找不到工作的,紛紛涌入了低門檻的送外賣跑滴滴等行業。
這些方面來考慮,按理來說人均可支配收入應該會減少啊,這個增長5.4%,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原來啊,居民可支配收入并不是指單純的工資收入,它包含了工資收入,理財收入等等其他一系列的各樣收入的總和。
而且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5.4%,是針對全國所有居民所說的一個數據,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是被平均的那一個。
城鎮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金額為4593.33元,普通職工月收入5000元是什么水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將近4600元,相對來說算是一個較高的水平了要知道,在一些新一線城市,例如合肥,鄭州等地,很多職位的薪資還不超過3000元。
而在相應的招聘網站上,我們能發現,尤其是一些三四線城市,很多崗位的薪資還不超過4000元,這些企業還大多數不給員工繳納社保。
所以說與三四線城市,尤其是一些經濟不太發達的地方對比,月工資收入能達到5000元,絕對算得上是較高的水平了。
其實,不僅僅是在三四線城市如果月工資能達到5000元,哪怕是在相對較發達的地區,這樣的工資收入也算是中等偏上。
據稅務部門給出的數據顯示,全國職工繳納個稅的人數占比僅有14%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全國職工有85%以上的人月工資還不超過5000元。
可以這么說吧,月收入超過5000元,就超過了全國85%以上的職工。
所以說不要再聽信網絡上那些謠言了,什么月入過萬很容易,這年頭賺不到1萬塊錢一個月去外面混什么呢?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拿的,都是那點辛苦的工資。
前段時間網絡上非常流行一個所謂的理論叫30元理論,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如果你的時薪超過30元,那么你就邁上一個臺階。
無論是現在的滴滴還是送外賣,又或者是其他的行業,大多數人的工資折算下來時薪也僅僅是很接近30元。
想要讓自己的時間超過30元,無論你在哪一個行業都需要做到比較靠前的位置,就拿簡單的送外賣跑滴滴。來說那些時間達到30元以上的他們哪個不是行業內的佼佼者呢?
其實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更考慮的是銀行里有多少存款,醫保的報銷比例有多少?孩子的教育支出占收入比例是多少?老人的贍養會不會有壓力?
至于他們公布的相關數據,它增長與否與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