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和經濟影響。一方面,煙草產業為國家提供了重要的經濟收入和就業機會。國家依賴煙草產業來維持其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煙草也帶來了許多健康問題。吸煙被證明與許多疾病,包括肺癌、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等密切相關。
一、吸煙流行的社會背景
煙草廣泛流傳和迅速普及,同下述情況有關。
⒈ 煙草具有一定的藥用功能。早期的吸煙宣傳,十分強調甚至夸大了煙草的藥用功能,這對煙草的傳播產生過深刻的影響。最早提及煙草的有關醫書,多記載它可“辟瘴”、“祛寒”,甚至有“療百疾”之功。
⒉ 煙草為饋贈和待客之物。煙草又有“煙酒”和“干酒”之稱,從上層社會到民間,與茶、酒為待客之物。《食物本草會纂》又云:普天之下,好飲煙者無分貴賤,無分男婦,用以代敬代酒,刻不能少,終身不厭……
⒊ 吸煙者宣傳吸煙情趣。煙草傳入之初,在文人學士、達官貴紳中吸煙被認為是一種雅好,吸煙的情趣往往被著力渲染,以煙為題的文章、詩詞之類在文苑中彼處皆是。蔡家琬《煙譜》提到,有人認為“士不吸煙飲酒,其人必無風味。”正是追逐這種紳士風味,使不少人對煙草由“索而賞試”到“頃必必需”,甚至達到“如感狐媚,如蠱妖色”的地步。
⒋ 吸煙成為一部分人的生理需要。隨著吸煙的發展,有相當一部分人吸煙成癮,嗜煙如命。何其偉《愛筠索詠煙筒》詩云 “亦知無甚味,只是苦相思。”吸煙者雖然比較普遍地存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但畢竟同煙草結下了不解之緣。有的人嗜煙甚于飯。
二、煙草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
為了減少吸煙對公眾健康的影響,許多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大對煙草制品的稅收、實施煙草廣告禁令和推行吸煙禁區等。這些措施旨在提高人們對吸煙危害的認識,并鼓勵人們戒煙或減少吸煙。
⒈ 煙草業對經濟的貢獻
國家實行高稅政策,本意是“寓禁于征”,限制和調節卷煙消費;但高稅政策的另一個結果是刺激了卷煙工業的發展。
我們通常所講的煙草稅收,一般僅僅指煙草制品的消費稅收入,實行上這只是政府從煙草業取得收入的一部分,它還包括政府向煙草業收取的增值稅、所得稅和其他稅種(包括教育費附加)。隨著我國煙草業發展速度加快,煙草業稅收對政府財政收入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為國家的財政積累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煙草業為政府提供的財政收入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稅收收入,二是上繳的利潤,三是上繳的各種規費。其中煙草業上繳的利潤和規費占其向政府提供的財政收入的比重很小,而煙草業稅收收入則是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占其向政府提供的財政收入的比重一般都在90%以上。這主要是因為政府對煙草制品實行高稅政策所致。
⒉ 煙草業對就業的貢獻
就業是反映一個國家宏觀經濟運行的一個重要狀態指標。一個產業能直接或間接創造就業機會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及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煙草行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所提供的積累目前尚無其他產業可以替代,是國家重要的財源,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煙草行業緊密聯系諸多產業,與全國一億多人口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就業渠道。建國以來,特別是中國煙草總公司成立以來,我國煙草業發展迅速,在社會就業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
⒊ 煙草種植業對就業的貢獻
煙葉作為煙草工業的主要原料,在煙葉生產發展中,從事煙草種植業的人數也不斷地增加。目前我國大約有20個省、自治區的890個縣近2000多萬戶約8000萬的農民從事煙葉種植活動,占全國勞動力的15.8%。種煙收入成為這些農民主要的或重要的經濟來源。煙葉稅收也成為煙葉產區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煙草種植業除了煙農直接提供就業機會外,還間接地創造一定的就業崗位,如提供給從事煙葉種植的煙農所需的糧食需要農民耕種,煙葉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消耗化肥、農藥等。這就對農業、化工等部門提出了產品需求,從而提供了就業機會。
⒋ 煙草加工業對就業的貢獻
煙草加工業是我國重要的工業部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至今,我國煙草加工業的從業人員數量大大增加,思想文化業務素質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在煙草加工的過程中,還需消耗其他部門的產品,如卷煙盤紙、鋁箔紙、絲束、拉線、卷煙包裝材料、香精香料、機器、電力等。這就給諸如造紙業、印刷業、紡織業、化工業等行業創造了就業機會,提供了就業崗位。這是煙草加工業對就業的間接貢獻。
⒌ 煙草商業對就業的貢獻
卷煙作為一種嗜好品,擁有極其廣泛的消費者,從我國市場看,卷煙消費者有三億人左右,分布于全國各地,具有市場容量大,消費主體多、購買頻率高的消費特點。針對這一消費特點,煙草商業職工分布廣、數量多,涉及煙葉收購、卷煙批發、零售等多個環節。
在卷煙零售方面,全國各地大約有零售商戶360多萬戶,其中多數是個體商戶,賣煙成為涉及1000多萬人口經濟收入的一個重要就業門路。
煙草業除了上述直接和間接創造就業機會外,還應包括對經濟的消費導出型影響,即直接從事煙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工業的從業人員取得了收入。他們又要用這些收入購買商品和服務、從而給更廣泛的產業部門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導致新的市場需求。從宏觀經濟運行系統和產業鏈的角度看,這些就業機會仍是煙草業創造的。
隨著煙草業技改投入、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其經濟增長方式將從傳統的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勢必造成煙草行業職工人數的逐漸減少。針對這一情況,煙草行業大力進行多元化經營。多種經營的發展,對分流企業富余人員,減輕社會負擔、保持社會穩定、優化企業組織結構都有著積極意義。
三、戒煙有益健康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有11億吸煙者,占全世界15歲以上人口的1/3左右。發達國家有3億人(2億男性和1億女性)。發展中國家有8億人(7億男性和1億女性)。他們每年吸掉6萬億支香煙,每年有300萬人因此死亡,平均每分鐘6人。據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1997年世界無煙日報告,從20世紀中葉至今,煙草產品僅在發達國家就奪走了6000萬人的性命。如果目前的狀況不根本改變,30年后每年將有1000萬人死于煙草,其中70%在發展中國家。
2013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專家編寫了控煙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面向社會公開發布。中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每年因吸煙死亡的人數逾100萬,超過結核病、艾滋病和瘧疾導致的死亡人數之和。因此,各國都在強烈呼吁戒煙,并采取強力措施控煙。
⒈ 科學戒煙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疾病列入國際疾病分類(ICD-10,F17.2)。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高復發性疾病,僅憑意志戒煙不是一種科學的方法,成功率極低(多數研究認為少于7%),科學戒煙應尋求專業幫助,例如撥打戒煙熱線(公共衛生公益熱線)12320,或者前往正規醫院的戒煙門診,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戒煙,必要時還需使用一定的藥物輔助治療。
⒉ 世界無煙日的歷史由來
1977年,美國癌腫協會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煙的一種宣傳教育方式——無煙日。這天,在美國全國范圍內進行“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勸阻吸煙者在當天不吸煙,商店停售煙草制品一天。
美國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為本國的無煙日。以后,英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制定了無煙日。
在1987年召開的第39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作出一項決議:決定1988年4月7日為世界無煙日,要求世界各國對群眾進行戒煙宣傳,群眾在這天不吸煙,商店不售煙。此決議受到廣大會員國的支持,并取得很大成功。但因4月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提出一項保健要求的主題。為了不干擾其衛生主題的提出,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為中國的無煙日。
無煙日旨在提醒世人吸煙有害于健康,呼吁全世界吸煙者主動放棄吸煙,號召所有煙草生產者、銷售者和整個國際社會一起行動,投身到反吸煙運動中去,為人類創造一個無煙草的環境。
⒊ 戒煙是煙草減害的唯一途徑
現時很多國家和地區政府都已禁止在公共地方吸煙。禁止在公共場所,包括所有辦公室、以致在街道上吸煙。亦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全面在餐廳及酒吧內禁煙。很多發達國家都已訂立法例禁止香煙廣告,禁止于車身、機場、巴士、渡輪和鐵路車站傳銷煙草產品廣告,以捍衛公共利益;煙草商贊助體育活動亦有所限制;香煙包裝上強制要加上警告字句,提醒購買者香煙可引致的健康影響;禁止將香煙售予未成年的青少年;征收煙品健康福利捐款,以期降低吸煙人口。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消費國,更是世界上因煙草使用而導致死亡人口最多的國家。
所有的煙草制品包括“低焦油”卷煙都是致命的,吸煙者要想降低煙草相關疾病的患病風險,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戒煙。但市場上陸續出現的戒煙產品始終無法真正解決戒煙的問題,人們總是戒而復吸。
⒋ 煙草控制
煙草使用對人們的健康具有嚴重危害,尤其是二手煙對非吸煙者的影響。為了保護公眾健康,應采取有效的煙草控制策略。
⑴ 禁止吸煙
公共場所應全面禁止吸煙,包括室內和室外區域。在公共場所內設置明顯的禁煙標志,并定期進行宣傳和教育,提醒人們遵守禁煙規定。管理人員應加強督查,對違反禁煙規定的行為進行處罰。
⑵ 設立吸煙區
公共場所可以設立專門的吸煙區,以滿足吸煙者的需求。吸煙區應設在室外,并遠離主要通道和入口,以減少煙草煙霧對非吸煙者的影響。吸煙區應設置合適的煙灰缸,并定期清理和消毒,以確保環境衛生。
⑶ 嚴禁銷售煙草產品給未成年人
應嚴格執行法律規定,禁止銷售煙草產品給未成年人。銷售煙草產品的商家應對顧客的年齡進行驗證,并在購買時要求出示有效身份證件。商場管理人員應加強對商家的監督,對違反規定的商家進行處罰。
⑷ 提供戒煙幫助
可以提供戒煙幫助,包括宣傳和教育材料、提供戒煙藥物和咨詢服務等。可以與相關的戒煙機構合作,組織戒煙活動和培訓,幫助吸煙者戒煙并提高公眾對煙草危害的認識。
⒌ 戒煙的好處
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但是戒煙后多數的危害還是可以逆轉的。因為吸煙對人體危害是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只要及時地戒煙就可在一定程度或完全消除這種危害。
⑴ 戒煙后的近期好處
① 味覺改善。戒煙后舌頭上的感覺神經恢復了原有的敏感性,能充分品嘗到各種食物的風味。
② 口臭消除。吸煙者與他人談話時,口中常會散發出一股令人厭惡的煙臭;早晨起床后,自己也往往感覺到嘴里不清爽,有異臭味。戒煙后口臭便可漸漸消除。
③ 牙齒變白。焦黃發黑的牙齒,曾被人們看作是吸煙者象征,停止吸煙后牙齒的煙垢會逐漸退凈。同時由于口腔衛生的改善,各種口腔疾病明顯減少。
④ 咳嗽痰液減少或停止。卷煙煙霧刺激呼吸道,妨礙纖毛的自潔功能,因而吸煙者大多咳嗽、痰多。戒煙后纖毛恢復了正常功能,痰液減少,咳嗽也隨之停止。
⑤ 血壓降低。戒煙后由于全身血液循環得到改善,血壓可降低10~15毫米汞柱,有利于減少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癥發病的危險性。
⑥ 睡眠改善。戒煙后尼古丁的作用慢慢消除,人變得易于入睡,而且睡得很熟,疲勞容易得到很好的消除,精力充沛。
⑦ 視力提高。戒煙后視力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⑧ 身體變好。戒煙后頭痛和肩部酸痛會逐漸消失,并且不像以前那樣容易感冒。三分之一煙民戒煙后體重都會增加。
⒍ 戒煙后的遠期好處:
① 患癌的危險性減少。戒煙5~10年后,其肺癌死亡率與不吸煙者略為高一點,戒煙10~15后,得肺癌的機會便可降低到與不吸煙一樣。
② 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冠心病病人,戒煙一年之后,冠心病死亡率很快下降,10年后降至與不吸煙者同一水平。吸煙是再次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因素,戒煙對避免再次心肌梗塞十分有利。
③ 咳嗽、咯痰減少。吸煙者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較多,是不吸煙者的4~25倍。戒煙幾周后,咳嗽、咯痰減少,可防止肺功能進一步惡化。
④ 潰瘍病容易治愈。吸煙者患胃、十二指腸潰瘍的較多,而且不戒煙就難以治愈。為此,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務必戒煙,以加快潰瘍的愈合。
⑤ 防止壽命縮短。吸煙者的平均壽命比不吸煙者短,例如25歲的人一天吸煙40支,他的壽命比同齡不吸煙者要短8.3年,但戒煙10~15年后,平均壽命與不吸煙者相等。
四、煙草的未來發展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和對吸煙危害的認識不斷增強,煙草行業正面臨著許多挑戰。許多國家已經采取了嚴格的措施來限制煙草制品的銷售和消費。與此同時,一些替代品,如電子煙和煙草加熱不燃燒產品,也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未來,煙草行業可能會面臨著更多的監管和限制。許多國家正在制定更嚴格的法律法規來限制煙草制品的銷售和消費。同時,煙草行業也在不斷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如開發更健康的煙草制品和推動煙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