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藍字關注我哦!
上周日下午,受知乎平臺邀請,我參加了知乎在上海的一個鹽沙龍活動,現場來了不少知乎各領域的答主和大V。
在活動現場,各個領域的大V都在分享一些業內知識。不過我想大家最關心的,可能還是賺錢領域。在我們的知識星球,我們也常看到有人問起低成本創業或是副業尋找之類的問題,所以在這里我打算分享下我在活動中看到的兩個案例,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案例是單機游戲。分享者介紹了當下最流行的單機游戲的開發模式。基本上就是1個人開發,然后有些邊角料就找外包來開發節約時間。或者是兩個人全職開發。
干得好的話,一兩個人的團隊,最高能賣出幾千萬的銷售額。當然,這個比較依賴開發者的個人能力。
分享者也提到了一個他認識的團隊,只有兩個人,是大學剛畢業出來的,閉關一年開發出一款游戲,賣了幾千萬。
當然,能被分享者拿到臺面上來說的例子,肯定只是賺錢的少數,大部分從業者也不一定能賺到這么多。但我之所以把這個例子拿到這里說,是因為這種類型的創業具備兩個獨特的優勢。
第一就是零成本,因為整個團隊只有一兩個人,沒有房租和員工工資等支出成本。你甚至可以一個人回老家在家里開發,唯一的成本就是讓你爸媽管你吃飯。
第二就是產品擁有非同質化的競爭力,換句話說就是你的賺錢能力完全取決于你的產品力。每一款游戲都是一個獨立的產品,同質化問題沒其他生意那么嚴重,只要你能抓住用戶心理,洞察清楚市場,你就可以大賺。
就比如去年底大熱的游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確實擊中了宅男痛點而熱銷上億元。
對比很多人說的開花店,開飯店,開咖啡店,同質化競爭都很嚴重,大家提供的都是類似的產品,沒有什么門檻,那么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進來內卷,最后把利潤拉平到一個較低的水平。
那么對于在就業市場不太好的當下,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是進職場好呢,還是搞這種零成本創業好?
這個就看每個人的需求,因為進職場是保下限,零成本創業是搏上限。如果短期內要保下限賺錢,可以先去職場。但職場的經驗,對于市場是不太有效的。特別是研發,你在大廠從p5升到p9,可能要花費近十年的時間,可一旦從大廠出來,面對市場時,可能又變回了一個新人。
并且,在職場待得越久,機會成本就越高。就比如你大學剛畢業去做游戲,你的機會成本,可能就是p5一年的工資;但如果你晉升到p9再出來,你一年創業的機會成本,就是p9一年的工資。所以,在職場干得時間越長,就越舍不得出來,最終只能泯然眾人,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能把保下限和搏上限結合起來,那當然是更好。這個跟每個人的家底有關,也和每個人的選擇有關。
有關保下限和搏上限的結合,我可以稍微聊下我的經驗和看法。比如我當年是畢業后就去了日本,然后一邊打工,一邊在日本接一些小活轉包到國內。等幾年后回國,上海的兩套房子已經買好了。然后我回國后盡管在職場又干了一些年,但思考總體還是偏向市場會多一點,原因也在于我下限比較足,所以沒什么晉升或績效壓力。
但我記得當時在支付寶,很多同事說壓力很大,因為他們要爭取績效爭取晉升,就不得不陷入高強度加班的內卷,
因為他們要靠職場賺的現金流來買房還月供,而這個是很累的。
當你唯一的目標是晉升和獲取高績效來獲得更多現金流,那么你所有的思考,也都會集中于此。換言之就是你的所有可能性也都被鎖死了。
但賺大錢這個事情,其實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你唯一的目標就是滿足市場需求,僅此而已。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動手做起來,然后你才能在不斷的試錯中去遇到問題和解決問題。
如果你只是空想而沒有參與到其中,你可能連問題都問不出來,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會遭遇到什么問題。一旦你開始做,問題就會出來,解法也會隨之出來,資源也會開始向你靠攏。
這也就是我為什么之前一直提倡年輕人去二線城市,原因正在于二線城市能讓你更快的達成保下限的目標。
你可以在一線城市進大廠賺工資,但你別在一線城市買房交進城稅,因為這會鎖死你年輕時光的所有可能性。我們一般建議是你在一線賺錢,賺夠了去二線城市買個房。如果再找個老婆,你就可以出來干了,無論成功失敗,至少下限是沒問題的。
但你在一線,可能就要為房價付出幾倍的勞動。
我過去在東京工作上海買房,和現在的年輕人京滬工作二線城市買房,套路其實是一樣的。一旦你解決了保下限問題,你的思考自然就不會局限于職場的績效和晉升,就會有更多的偏向個人獨立發展的思考。
當然,也有那種下限雖然不太夠,被迫出來但也獲得成功的人。這也是我要分享的這次鹽沙龍的第二個案例。
這個是我在圓桌討論環節聽到的一位女士的分享。
這位女士之前在職場,因行業下行大概也就沒干幾年就出來自己做了。因為要帶孩子沒辦法去找工作去坐班,所以剛開始就什么賺錢做什么。比如她去網上聯系各個公司,讓一些中小公司把他們的自媒體運營外包出來給她做。現在手里也有了一些公司的代運營。
賺多賺少我沒有問的很清楚,但只要有幾個單子形成盈利閉環,剩下要做的,也就只是擴大規模。一個生意,總歸是越做越精的。
不過我在這里說的這個第二個案例,想分享的倒不是賺錢的能力,而是從業者的精神面貌。就比如這位女士覺得現在的狀態很好,很自由,也說絕不可能再回去上班了。這個也是圓桌其他自媒體從業者的共同想法。
然后我想起我們知識星球有些同學的提問,每年都賺幾百萬了,但還是感覺很焦慮。當然我也知道他們沒有凡爾賽,焦慮也是真的。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在于對收入沒有掌控感,一旦遭遇降薪失業,收入大幅下滑也就不可避免。
雖然自己做也會遭遇到行業的周期,但畢竟是可以自己預期并做出應對的。收入雖然也可能會有周期波動,但那份自由和掌控感,我想應該是職場比不了的。這個應該算是在精神層面的額外加成吧。
說到這里我是有些感受的,過去在支付寶工作,每當臨近年底,周圍的同事幾乎都在瘋狂加班表現,底層心理也是在害怕年底績效達不成滿意的結果。
特別是對末位淘汰的恐懼,時間長了,我覺得是對身心有巨大傷害的。
這種績效焦慮和失業焦慮,我覺得最根本的還是對于自己從職場走出來之后的不確定性有焦慮。
但從我觀察到的現象,比如知乎鹽沙龍,就有不少人就是從職場出來的邊緣人,但這些邊緣人,最后也都混出來了。不少人收入都遠遠超過了之前在職場的水平,很多人都在后悔怎么沒早點出來。
如果任正非當年不是被公司開除,世界上可能就不會有華為了。
當你進入了市場,市場會不斷給你試錯反饋,久而久之,你就會再次成長起來。而當你不再依賴平臺或公司可以獨立在市場上存活并發展,你的精神面貌也一定會煥然一新。
我說的第二個案例,正是要說明這一點。
后記:
今天介紹了兩個案例,但我并不是鼓動大家去創業,畢竟在當下經濟環境中,茍著也是一種很好的適應方式。
我只是對保下限和搏上限的平衡,有一些想法分享給大家。總體來說,對于家里沒資源的普通做題家,如果不被北上深房價綁架,在盡早達成保下限的目標后,就可以把時間更多的用于搏上限。
因為理解市場洞察市場,并不一定是個需要多高智商的事情。但肯定是一個不斷積累市場反饋和不斷迭代的過程。這條道路和職場道路相比看似穩定性不夠,但卻是越走越寬的。
全文完。既然已經看到這里,請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我們另開設有知識星球,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先點擊以下知識星球的介紹鏈接看一下:
本輪房價下跌大周期我們精準預判了房價震蕩下跌的全過程。強烈建議新粉絲看完下面幾篇文章,會對你未來判斷房價漲跌周期極有幫助。
去年2月在京滬房價歷史最高點,我們告知大家相信通脹繼續的人,在此刻買入京滬房產會遭遇最慘烈的收割,呼吁大家賣房,如下:
(知乎3000贊)
2023年6~7月,提前預判公共事業水電煤上漲,居民去杠桿和縮表,以及再次預判房價的下跌,如下:
(知乎4300贊)
(知乎2800贊)
2023年8月,在認房不認貸落地前預判京滬會迎來新一輪房價下跌,如下:
2024年初,我們再次預判了今年全年放水和通脹不會來,以及貨幣增速,也就是M2增速的不斷下滑。
這個是加入星球的二維碼:
歡迎加入我的知識星球,跟我以及4400多個朋友一起,共同探尋投資和財務自由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