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非理想主義者決定去盜火
7月29日的最后一縷陽光照過現代大道999號,將大片陰影投向蘇州工業園區沉默的大地上。
光線失去棱角,變得和藹可親。
一位32歲又45天的男人,嚴肅地接受了上海報業集團旗下財經子刊《界面新聞》的采訪。
兩天前,清華大學畢業生、蘇州工業園區商務局科員馬翔宇通過網絡,實名舉報了該局局長祝歡等人涉嫌違規招投標、學歷造假等方面的問題,引發了軒然大波,被網友們怒贊為:
最“剛”的清華畢業生。
馬翔宇火了,有人給他鼓勁,有人給他說項,還有眾多媒體試圖走進他的生活。
于是他公開接受了《界面新聞》的采訪,以平和的口吻,敘述了與他相關的諸多問題。
例如小馬同志表示,公開舉報引發關注后,他因休年假而不在單位,但短短兩天內:
1,他接到屬地派出所民警電話,要求對其核實一些情況; 2,蘇州工業園區組織部人員也到他家找到他母親,提出核實情況的要求; 3,他接到單位通知,要求所有人立刻取消休假,回到崗位; 4,還有人通過他很尊敬的高中老師施壓,要求他刪除視頻。
以上要求被他嚴詞拒絕。
小馬認為,既然當地紀監部門已經成立了工作組,那么在工作組尚未正式啟動調查程序、以組織名義聯絡本人之前,他不宜通過其他部門透露相關案情。
而且,在這個敏感時點,他與單位領導祝某構成案件當中的兩方,他對于回到對方所控制的范圍內:
老實講,我還是有些不放心。
是什么讓整頓職場的90后講起了斗爭策略?
因為對方不講武德。
根據公開信的描繪,自2023年3月13日蘇州紀監委正式受理馬翔宇的舉報材料后,他長期被打擊報復。
例如,他在疫情期間被派駐某隔離點時被祝某指示某人沖卡——這是要借著防疫不力的幌子,上綱上線地開整啊。
例如他被單位領導舉報為“爛尾樓業主”而被警方禁止上訪,甚至曾遭遇“可疑”車禍,被背后駛來的車輛撞飛、頭部受傷。
對自己的智商相當自信的小馬同學,對于對手的道德同樣無比自信。
小馬說,他希望得到一個公正的處理,希望自己能夠按照《公務員法》的要求正常履職,而不需要成為某些人的“黑手套”,或者選邊站隊。
末了,小馬以凝重的語氣說道:
有人說我是個理想主義者,這個提法是不準確的,理想主義暢想的是一個處處都很美好的世界,但我呼喚的只是基層工作人員可以依法履職的政治生態。
作為一名漢語十級的中國人,我從這句話中讀出了另外的兩層含義。
首先,馬同學不希望把一起嚴肅的貪腐舉報解構為“名校學子怒懟單位領導”、“智商領先但情商洼地的年輕人”等流量新聞。
其次,馬同學的發言顯示出他的政治成熟與思維慎密。他的行為不是出于感性、清高,或者個人恩怨,而是希望凈化體制內的生態環境,讓國家機構與事業單位的同志安心地做事。
至于馬同學是不是他矢口否認的“理想主義者”,這其實可以“觀其言、看其行”。
7月30日下午,馬翔宇在知乎上親自回答了“清華畢業生實名舉報局長團伙貪腐”的熱帖,他激情洋溢地表示:
經此一役,我或許會燃盡,但愿燃我的火能朗照你的窗臺。 潛規則不能是金科玉律,人應當有選擇合法合規的權利,這是一個常識。 當呼喚一個正常的世界都被視為偏執的時候,出問題的并不是呼喚本身。當努力工作非但不能帶來美好的明天反而導向了既得利益的報復,那么努力就會消散。
僅用了一天,這個回答就收獲了2.6萬人的點贊。
而在三個月前,他在回答“老干部舉報領導”的帖子里,豪情萬丈地說:
我或許將失去一切,但你看那蠹蟲臉上,有我抹不去的鮮血。
所以,馬同學是不是理想主義者,你覺得呢?
不由得想起了吳站長的名言:
峨眉峰,還TM獨照,頗具浪漫主義氣質啊~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1994年,國務院批準設立蘇州工業園區,它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2023年,該園區實現GDP 3686億元,增速達5.9%,成績斐然。
2019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而蘇州自貿區位于蘇州工業園區,是該國家級自貿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2019年年底,蘇州工業園區進行首次雙一流人才引進。
老家在蘇州、畢業于清華大學、在中信證券擔任TMT行業分析師的馬翔宇,迅速進入招聘人員的視野里。
很快,他就以筆試與崗位匹配度測試兩項第一的成績,成為園區商務局科員,具體負責產業規劃方面的工作。
顯然,商務局對馬同學的加盟是寄以厚望的,而馬同學入職后,在短短兩年內,一方面結合蘇州片區的實際,對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及國內區域政策進行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則參與了內外資企業的管理服務實務,積累了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
2021年5月,馬翔宇以優秀校友的身份回到清華大學,與師弟師妹們分享工作經驗,并為蘇州工業園區代言。
小馬同學說,那一刻,他雙頰紅暈,耳邊飄忽著 “海能卑下眾水歸,學問篤實生光輝”的清華校歌,想象自己如安泰巨人一樣,站在蘇州工業園區堅實的大地上,為園區揮毫潑墨,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畫上:
壯美的藍圖。
他覺得自己擁有無窮的力量,無窮的智慧,以及無窮的信心。
他感到體內暗涌的激情噴薄而出,自己伸出手,抓起王冠,就像拿起一件稀松平常的禮物。
這種幻覺,一直維持到10天以后,他因拒絕參與蘇州工業園區商務局局長祝某在政府采購中的違規違法活動,在此后的3年中遭遇長期報復。
馬翔宇說,他感到自己好似離開了大地的安泰,因窒息到掙扎。他全身繃緊,近乎痙攣,他張嘴嘶吼,卻發不出聲來。
在長達15頁的舉報材料中,馬翔宇除了列舉對方的貪腐事實與涉案金額,還在每一則舉報材料中痛陳“只收錢不做事,最后糊弄單位,導致工作不能如愿開展”的內心憤懣。
這種“不唯領導,不唯權威,只唯實際”的做事態度,很是得罪了一波人。
例如舉報信公之于眾后,《財新》記者連線了承攬了價值96.8萬元咨詢報告的林曉麗。這位先后供職于畢馬威、普華永道的“四大”精英先是說:
我真的就是憑專業實力拿下這些項目的。
但緊接著,她又承認了交付延期的事實:
確實交付得會有些晚,但我們是為了能夠保證更好的質量、更完善的成果,這些也都是無傷大雅的。
且不說合同中規定了分步交付的各個時間節點,林女士承諾的最終報告,直到2021 年 6 月 9 日才在政府審計的壓力下勉強完成交付,足足晚了:
8個月。
也許林女士已經不記得這份報告的標題是:
《蘇州工業園區2020年度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咨詢服務》。
請問,一份2020年度的咨詢報告,硬是拖到2021年6月才給出來,你管這叫做“為了保證更好的質量”,你管這樣的延誤叫做“無傷大雅”?
認真做事的人,和不認真做事的人,區別就是這么大。
與耿耿于懷的馬翔宇同學不同,在單位的某些領導看來,差不多得了,換誰做不是做啊,不聽蝲蝲蛄叫還不讓種地了?
可我們知道,一個組織的存在與存續,總是離不開愿景、使命與目標,為此必須把計劃落到實處,必須配備能真正做事的人。
哪怕在天龍人扎堆的投行圈,能夠下項目、做報告、上會回應監管層的人才,還是少不了的。
所以,祝局長“不要錄取清華畢業的人,清華的不上路”的逆天言論,還是驚呆了吃瓜群眾。
他是怎么想的啊,難道真的認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這么說吧,盡管我們生活在一個“尊重知識、尊重個性”的年代,但吊詭的是,大多數人對于杰出人物總是充滿了誤解。比如說:
綜觀人類歷史,杰出人物的貢獻,被社會大大地低估了。
著名的科學史作家普萊斯總結出一個“定律”:
如果在每個特定的領域內,共有n個人做出了貢獻,那么其中有一半的貢獻,是由√n的人做出來的。
例如,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將計量方法引入科學史研究的著作,《文明的解析》一書共列舉了公元1200-1950年間479名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并按照藝術家影響力與作品數量統計,最終得到了一個指數分布的“畸形”結論:
米開朗基羅與畢加索遙遙領先,而超過一半的藝術家只有1部作品入選。
換而言之,如果蘇州工業園區有100個人制定了m個重大的產業規劃方案,那么有m/2個方案是由10個人完成的,另外m/2個方案是由其他90個人完成的。
從歷史的長河看,馬翔宇大概率不屬于“歷史杰出人物”的范疇,但作為昆山市高考狀元,在清華大學學習、科研、社會實踐“三不誤”的風云人物,個人素質還是有保障的,在蘇州工業園區商務局倒也干出了不少東西。
例如他對于蘇州自貿片區的產業升級、供應鏈地位提升、外企融入雙循環、數字化管理、現代化法律體系進行了深入思考,形成了多個報告與規劃。
讓馬同學成為所在單位√n里的一員,恐怕沒有多少人會反對吧?
然鵝現實是,種種尸位素餐、寅吃卯糧的行為,極大地干擾了想做事,且想做成事的馬翔宇。這可能是他看不慣、看不起某些人的深層次原因,也是雙方矛盾朝著不可調和方向發展的重要原因。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對于人才的偏見,幾乎是全方位的。
例如總有人認為,既然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那么高智商人士一定會有其他短板。例如和《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或者傳聞中“逢人必懟”的牛頓爵士一樣:
情商欠缺。
再次然鵝,人才的卓著行為往往是多方面的,因為產生卓著表現的素質要求,本來就是多方面的。
例如除了智力,還需要記憶力、反應速度、情緒控制力、專注力、觀察力、信念與激情。
你覺得,一個智力拔群的人,搭配敏銳的洞察力、超強的記憶力,以及長時間的專注能力,會琢磨不出身邊人與身邊事的小心思?會理解不了所謂的“人情往來”?
很多時候,他們不多說話,只是希望通過觀察與判斷,理順別人的意圖;他們不輕易表達個人觀點,是希望對問題思考更深、考慮范圍更全面;他們不習慣勾肩搭背,很可能是希望減少無效社交,把時間和精力專注于重要的事。
更何況,馬同學也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問題的角度夠刁鉆、夠犀利。
例如他曾精準地指出加班文化的實質:
工作時間是成文制度,假裝加班是順從信號。到點就走,意味著你是一個信奉制度而非權力的人,這會使得掌握權力的人極度恐慌,陷入局勢失控的恐懼中去。
你能想象,小馬同學這種“皎皎玉蘭花,不受緇塵垢”的人生哲學,給周邊眾人產生的心理壓力有多大嗎?
他們寧可遷怒,寧可詆毀,也不愿意接受來自下屬的境界威壓。
為此,他們寧可說些莫名其妙的胡話,正如他們可以口出狂言:
新能源汽車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發動機換成電池,底盤上安裝真皮沙發和車載冰箱嘛…
完全可以想象,如此令人窒息/智熄的環境,對正常人的考驗/折磨是難以想象的。
1959年,丹尼爾·凱斯發表了科幻小說《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講述了一個悲傷的故事。
和任何悲劇一樣,這部小說是喜劇開頭。
一位科學家在在小白鼠阿爾吉儂身上做實驗,成功地獲得了提高動物智商的可行方法。為了驗證該方法對人類的影響,查理·高登成為第一個臨床的人類,他的智商從68提高到了185。
變禿了也變強了的查理,用他智商185的小腦袋思考人生,發現了這個世界的虛偽與殘酷。
例如查理在手術前智商感人:
手術前,我接受了測驗,并與一只名叫阿爾吉儂的小白鼠比賽走迷宮。阿爾吉儂接受過變聰明的手術,它總是贏我。 我很期待手術,等我變聰明后,我就可以有很多喜歡我的朋友了。
盡管如此,并不聰明的他懵懵懂懂地努力學習、工作、生活,希望得到親人、朋友的接納,他是簡單而幸福的。
但手術過后,當聰明的智商占領大腦的查理發現,原來自己單純的幸福并不存在——他曾經被父母嫌棄、親屬冤枉、朋友欺負。
而覺醒過來的查理,又反過來發現周圍各類人物的愚蠢與殘忍。
我一天天聰明起來,獲得了升職加薪,但同事們并沒有為我感到驕傲,他們嫉妒我。我還發現,之前被我視之為神的人,其實只是為了名利奔波的凡人。
更慘的是,在面包店打工的查理發現自己的同事(同時也是好朋友)金皮先生貪污現金。他勸告金皮停止犯罪,卻被對方惡人先告狀,反而被老板趕出了面包店。
查理悲哀地發現:
當我還是弱智的時候,我有許多朋友,現在卻半個也沒有。
在查理彷徨的當口,小白鼠阿爾吉儂在手術后,被證實患有嚴重的后遺癥,它的大腦逐漸萎縮,智商重新掉到低谷,直至死亡。
哀傷的查理把阿爾吉儂的尸體埋在自家后院,并把一束野花放在它的墳上。
而現實中查理,也逐步體驗到了智商下降的殘酷。但他也發現,自從他變傻后,面包店老板又接受了他的工作請求,面包店曾經的朋友金皮替他出頭,并對查理說,以后如果被人欺負,可以找他幫忙。
查理似乎覺得:
有朋友的感覺真好。
但變傻后的查理,總是忘不了變聰明時閱讀書籍的快樂,以及洞察世界的那份新奇。
在大腦萎縮的最后時刻,他以殘存的理智向所有人告別,并提出最后的心愿:
如果你有機會,請放一些花在阿爾吉儂的墳上。
讓我們回到本文的開頭。
硬剛領導的馬同學上了熱搜后,據說有校友為他吶喊鼓勁,但也有校友擔心馬同學做事太極端,以后在單位走不遠。
但是,這很重要嗎?
在這個世界上,心智正常的人總歸是多數,我希望他們追求真理,追求有趣,追求自由。歸結到底,就是追求智慧。
因為只有領略到智慧的人,才會發現世間的有趣和自由。正如查理最珍貴的記憶,是在孤獨的夜晚,看見小白鼠阿爾吉儂眼中閃爍著光芒——那是它內心深處的火焰,卻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王小波說: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還會有人在走著。想到這件事,我心里就很高興。
覺得有趣,請關注公眾號:將軍箭
1 Aug 2024
點擊“分享”和“贊”,感謝你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