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封面新聞(id:ihxdsb)
7月30日,多名網友反映: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網季賽“尋覓‘綠色’”獲獎名單中,三等獎獲獎作品《層巒疊嶂》疑似為AI合成。
圖為獲獎作品《層巒疊嶂》。
“AI在我們的參賽規則里面,是明確不被允許的。”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網季賽部主任李學樸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已于7月29日聯系該作品作者,要求其提供原始素材,截至30日上午10點40分,對方尚未提供。賽事組委會最新回應稱,經調查研究,現決定取消其入選獲獎資格。
獲獎作品公布后
被多名網友質疑是AI合成
根據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網季賽“尋覓‘綠色’”獲獎、入圍作品》顯示,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網季賽“尋覓‘綠色’”自2024年4月23日征稿以來,至6月30日截稿,受到廣大攝影家的踴躍參與,賽事共計收到5000余件攝影作品。
經專家評審,本次“尋覓‘綠色’”季賽共評選出獲獎作品76名,其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入圍獎60名。
記者注意到,受到爭議的獲獎作品《層巒疊嶂》,排在三等獎第三張。網友“阿本”表示,三等獎第三張一眼AI。網友“茍老師影音工作室”表示《層巒疊嶂》明顯是AI生成的,居然可以得三等獎。網友青蘋果表示,《層巒疊嶂》很大程度是AI片,希望甄別。記者注意到,7月29日下午,該推文已關閉評論功能,此前的評論也不可見。
一位不愿具名的參賽者告訴記者,《層巒疊嶂》整個畫面太工整了,確實有AI的嫌疑。最靠譜的驗證方法就是請作者提供原始圖片。
賽事組委會:
取消其入選獲獎資格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網季賽部主任李學樸告訴記者,大家反映的情況主辦方獲悉后,立即聯系了該作品作者。“他說在國外,昨天已要求他提供相關原始素材,到今天為止還沒有提供。我們要求他盡快,如果遲遲不能提供,無法證明圖片來源,肯定會取消他的獲獎資格。”
李學樸介紹,根據多輪篩選,依據主題、構圖、技巧等多方面,從5000多張攝影作品中,選出了76張入圍作品。“這個比賽不算大賽,也沒有獎金,一等獎也只有攝影包作為獎勵,所以主要是愛好者參與。我們之前也沒想到會有這個風波。”
李學樸說,“如果是AI,前期評獎時,光靠肉眼是看不出來的。”
“現在我們還在等對方提供素材,如果能證明是有原始拍攝記錄的,肯定會還作者一個清白。如果不能提供,肯定會按規定取消其獲獎資格,并進行通報。AI在我們的參賽規則里面,是明確不被允許的。”李學樸說。
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官網在微信公眾號“獲獎、入圍作品”推文下置頂了最新回應稱:在本次賽事結果發布后,網絡上針對三等獎作品《層巒疊嶂》出現了許多爭議。賽事組委會高度重視,經調查研究,現決定取消其入選獲獎資格。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王越欣
影像君有話說:
以正在進行的攝影之友× 佳能#遇見最美博物館# 攝影征集活動(2024年9月17日截止,一等獎獎品佳能 EOS R8機身)為例,活動規則明確表示:要求參與者提供原創版權的攝影作品,參與者應保證其享有獨立、完整、無爭議的著作權和其他知識產權。公布獲獎名單前,還要對入圍攝影師提供的作品原文件和個人信息進行查證校對,確保影賽結果清晰準確。
此次“烏龍”,無疑暴露了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相關部門在組織能力和專業水平上的一些不足,也體現出了 AI 對傳統影像行業帶來的沖擊和挑戰。近年來,國內外都有AI圖像參與攝影比賽的案例。AI 在藝術領域的應用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物,但當這種技術被用于創作出獲得國際認可的藝術作品時,人們開始重新審視 AI 的藝術潛力。
7月28日,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微信公眾號文章《公布 | 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網季賽“尋覓'綠色'”獲獎、入圍作品》評論區截圖,公布了對三等獎作品《層巒疊嶂》的處理結果(點擊上圖進入原文)
2023年,德國藝術家鮑里斯·埃爾加森(Boris Eldagsen)憑借其人工智能圖像 “The Electrician” (電工)榮獲索尼世界攝影獎一等獎,這是對 AI 藝術的一種高度認可。今年這幅作品以 21500 美元的價格在倫敦帕爾默畫廊出售,引發了人們對 AI 藝術價值和影響的深入思考。
然而,盡管 “The Electrician” 的售價遠低于有史以來售出的最昂貴的 AI 生成藝術品,但它的出售仍然引發了關于 AI 藝術價值的討論。一些人認為,AI 藝術的價值在于其創新性和技術應用,而不僅僅是其視覺效果。另一些人則認為,AI 藝術的價值在于其能夠挑戰我們對藝術的傳統理解,推動藝術的發展。
與此同時,埃爾加森的作品也引發了關于 AI 藝術的道德和倫理問題的討論。在他獲得索尼世界攝影獎后不久,他向世界透露,這是人工智能生成的——陶醉于他愚弄了評委的事實——然后拒絕了獎項。這一事件引發了關于 AI 藝術的真實性和創作者身份的討論。
有趣的是,一張由瑞典攝影師安妮卡·諾登斯基爾德(Annika Nordenski?ld)用AI 創作的攝影作品“Twin Sisters in Love”(戀愛中的雙胞胎姐妹)在巴拉瑞特國際攝影雙年展上贏得了首屆 Prompted Peculiar 國際人工智能獎項,鮑里斯·埃爾達森則是這場比賽的評委之一。
這次比賽中,人工智能的參與似乎沒有受到外界過多的批判,因為主辦方明確表明了參賽作品都是來自人工智能生成的影像。
總的來說,AI 藝術的崛起正在改變我們對藝術的理解和欣賞。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創作方式,挑戰了我們對藝術的傳統理解,推動了藝術的發展。同時,它也帶來了一些新的道德和倫理問題,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