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湛江保險業2024年二季度新聞通氣會在湛江召開。湛江金融監管分局、雷州金融監管支局、吳川金融監管支局、中國人壽湛江分公司、太平洋財險湛江中心支公司、太平人壽湛江中心支公司、中華財險湛江中心支公司回答了記者提問。
南方日報:李局您好,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請您介紹一下湛江金融監管分局在推動轄內保險機構做好五篇大文章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湛江金融監管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昆蕾
李昆蕾:感謝南方日報記者的提問。湛江金融監管分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金融高質量發展護航湛江經濟高質量發展。下面,我從五個方面向大家介紹湛江保險五篇大文章發展成效:一是發展科技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培育。推動保險機構發揮金融保險經濟補償功能,不斷深化多層次、專業化、特色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支持“兩新一重”、戰略新興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發展。如指導人保財險湛江市分公司累計為科技創新產業提供1.08億元風險保障,指導國壽財險湛江中支為戰略新興產業提供53.79億元風險保障。二是發展綠色金融,服務綠美湛江建設。推動保險機構服務支持綠色產業,助力減碳經濟發展,為綠美湛江貢獻保險力量。推動全省首單海洋碳匯價值綜合保險落地湛江,提供2.74萬元生蠔產量價值和碳匯價值保險保障,填補廣東省海洋碳匯價值保險的空白;大力支持鋼鐵、石化、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累計為綠色鋼鐵提供48.25億元風險保障,為綠色石化提供20.70億元風險保障,為綠色能源提供77.64億元風險保障。三是發展普惠金融,提高新市民服務深度廣度。推動湛江市保險行業協會在微信公眾號上線新市民金融服務專欄,集中展示轄內新市民適用的保險產品信息,提高金融產品和服務的精準性和觸及面;豐富關系人民群眾“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等重要農產品保險供給,實現農業保險風險保障133.84億元,賠付支出5.52億元,12.97萬戶次農戶受益,農險賠付支出、受益農戶兩項指標連續三年居全省首位;持續擴大惠民醫療保險服務觸及面,“市民保”系列產品開辦以來累計為477萬人次提供約14萬億元風險保障。四是發展養老金融,守護港城最美夕陽紅。結合轄區保險消費者的真實有效需求,指導轄內保險機構積極參與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加大個人養老金、長期護理保險政策宣導,尤其是加大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宣傳力度,探索進一步豐富保險產品供給,為參保人提供個性化長期照護服務,滿足參保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長期護理保障需求。面向農村、城鎮低收入群體和新業態從業人員開發特色小額人身險和普惠型保險業務,累計提供2800萬元小額人身保險風險保障。“銀齡安康”老年人意外險累計為22.23萬人提供風險保障98.51億元,承保覆蓋達全市老年人口16.59%。五是發展數字金融,賦能風險減量服務。推動保險機構加快數字農業綜合數字服務平臺的推廣運用,將耕、園、林、水等領域的農業地塊進行“一張圖”管理,推動地塊信息與承保理賠信息的精準匹配,利用平臺及移動端實現317.50萬畝作物按圖承保,覆蓋農戶超43萬戶次,形成“按圖承保、按圖理賠”的全過程閉環管理;集合AI人工智能、氣象風險預警、數字農業監管、農戶自助投保理賠、衛星遙感等功能,建立農險防災減損基礎數據庫,投入農險防災減損費用711.79萬元,減少經濟損失超2000萬元;同時,通過自主研發的數字化、可視化智能風險預警和損失評估系統,分類制定了防火防汛、建筑施工等現場風險模塊,為1324家次企業提供安全生產精準風險防控和防災防損服務。
審核發布:吳海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