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凌晨結束的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子單打決賽,中國選手鄭欽文獲得冠軍。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枚網球單打金牌,含金量極高。
22歲的鄭欽文一夜成名,商業價值飆升。
鄭欽文的成績背后,是多年來巨額的資金投入。
多年來她在歐洲訓練、打比賽,安排的都是頂配的教練資源,有種說法,說培養鄭欽文的費用高達2000萬元,但有媒體訪問一位網球俱樂部經營者,他表示,2000萬的數字估算還是略有些保守了。
鄭欽文的家境雖然不錯,但絕非億萬富豪,家里為了培養她可以說是“All in”,不僅搭上了全部家財,而且母親犧牲掉自己的工作,陪著她四處征戰,全家傾盡全力,只為把孩子培養出來。
網上有傳聞說,鄭欽文家里的生意一度出了問題,經濟壓力極大,再不取得成績,家里就要支撐不了她在國外的訓練了。
此時鄭欽文“絕地逢生”,世界排名飆升,如今又拿到了奧運金牌,數倍收回了家里對她的投資。
鄭欽文家里培養她的這種方式,風險極大,普通家庭最好不要以此作為一個勵志榜樣去效仿。
鄭欽文的家是一個個例,父親狠,敢于壓上全部身家,幫女兒找頂配的資源,女兒練起來更狠。
然而,并不是所有將全部金錢、精力用在培養孩子上的家庭,都能得償所愿。
這些年,大家對子女教育的狂熱絕不亞于之前投入房產,幾乎已經上升到“宗教式崇拜”的地步,砸錢自不必說,一些家長甚至會犧牲自己的一切來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競爭心理的驅使下,課外教育費已經飆升到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的地步。
一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學這學那,我們家孩子不學,孩子會落后,將來可能會怨恨父母。
但這只是父母一廂情愿的想法,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而不是父母的投資。
也有一些家長覺得,自己老了以后唯一能指望的人就是孩子了,這種想法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也體現了父母本身的匱乏。
把所有錢都投在子女的教育上,對于家庭資產配置來說,是風險很大的行為,很可能導致父母老了之后生活拮據,讓子女背負贍養自己的重擔,如果父母能多為自己著想,子女則無須背負這個重擔。
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人,往往自己也很迷茫,沒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個迷茫的人,又怎么能為孩子指引方向呢?如果連自己都不愛,又怎么能愛孩子呢?
如果只是花錢,把自己認為好的資源給孩子,而照顧不到孩子的感覺,也就不會教育好孩子。
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并要接受最壞的結果:你所深愛的,希望TA事業有成的孩子,未必能達到你所期望的高度,將所有精力放在子女教育上,并不能幫助到孩子的未來。
與其傾盡全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上,倒不如先照顧好自己,先讓自己不成為子女的負擔,然后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獨立精神,讓他們學會不依賴父母,更早地脫離父母庇護,更積極地開拓自己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