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不等于在職場上就能做得到。
言行一致,你說的和你做的,一脈相承。這就說明言行的發出者,有著穩定的內核,清晰的思路。做起事情來,不會輕易任意妄為。這樣,就給工作增加了確定性。你怎么說,就會怎么做,溝通起來會更加有效。別人跟你一起合作,不需要猜測你的想法到底如何。合作的過程中,也不用擔心,出現問題時,你會毫無底線。
在工作中表現出言行一致,能夠減少內耗,增加別人對你的信任度。信任度增加,合作的概率和成功率,也會增加。
是的,我們希望在職場工作中,大家都能言行一致。假如人人都能言出必行,那么做起事情來,要順利得多。然而,我們也不得不在許多時候,面對這樣一個靈魂之問:當初不是說好的嗎?——開始講的是一套,后來做起事情來,又是另一套;當初講好的東西,給出的承諾,在進入正式運轉之后,全部變成了廢紙。
假如總是要你提醒我,我提醒你,當初講好的是怎樣怎樣,那還怎么把事情做下去?
我們可以指責他人言行不一,但歸根到底,別人的言與行,我們管不了。
真正能管得了的,是我們自己:能否做到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常常被忽略的一個事實是:許多時候,我們高估了自己言行一致的表現。
我們以為自己已經做到了言行一致,但實際表現出來的,卻恰恰相反。我們現在做的,和自己當初曾經說的,可能已經發生了偏差。而忙于推進工作的我們,對此毫無察覺。
等到別人以此來指責,因此而產生矛盾,我們還覺得對方在無理取鬧。比如,項目開始的時候,跟大家講我們的目標是什么,后面要怎么推進。,
可能的原因,是客觀上,我們自己發生了變化。
不是我們故意要食言,故意在一開始,就想好了說一套做一套。而是在工作的過程中,面對環境的變化,市場的變化,對他人真實程度的了解,我們在認知上變得不一樣了。原先認為沒什么問題的地方,現在可能不再那么篤定。原先覺得做事很靠譜的人,一段時間之后,發現掉鏈子的頻率比想象中的要多。那就不得不調整期待值,不要交給他那么多那么重要的任務。……
對人對事的認知發生了變化,那么我們對工作上的判斷也會和所謂的“當初”不再一樣。由此而來的一個個關口的選擇,就會不一樣。
這些變化,本來是無可厚非。但是,假如對此毫無察覺,還是把自己放在當初的出發點上,來付諸于言行,就會出現問題。芥菜樹下看,你的認知和選擇變了,卻沒有把這個變化有效地傳遞,別人對此是不買賬的。
怎么解決?
其一,不要絕對化言行的一致,一開始就要留出一定的空間;
其二,已經確定的事項,要留下記錄,時常提醒自己;
其三,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時,坦誠溝通。
別人在乎不在乎沒關系。我們自己,要在乎。
原創不易,一見你就happy。轉載需本人授權。不想錯過職場趣聊,關注:<芥菜樹下>,閑話職場,南北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