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奧運會在中國隊金牌榜并列第一的榮譽中迎來了圓滿結束。
在全世界目光關注的盛事中,圍繞運動員拼搏、堅韌、努力奮斗為國爭光以及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各種新聞都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
在這些焦點和熱點中,對于自閉癥譜系圈來說,有一位運動員引發了廣泛關注,他就是61公斤級男子舉重銅牌獲得者美國運動員漢普頓·莫里斯(Hampton Morris)。
甚至一度還有不懂行的自媒體觀看了國乒金牌得主馬龍、王楚欽和樊振東面對采訪,后兩位不善言辭,躲在馬龍身后,只是點頭應和,也被貼上了“兩個自閉癥兒童”的標簽。
世俗的偏見,惡意的標簽
2024巴黎奧運會比賽期間,在舉重男子61公斤級比賽中,美國隊的的漢普頓·莫里斯拿下了40年來美國第一枚奧運舉重獎牌,但是卻被莫名其妙地在一條短視頻中被稱貼上了“自閉癥兒童”的惡意標簽。
隨著視頻的不斷瘋狂轉發和傳播發酵,點贊和推薦雙雙超過了幾十萬。評論中,附和者有之,“從他的笑容里,我們看到太多從小不被看好,卻又很努力想要證明自己的笨小孩。他今年才20歲,而且是一個自閉癥兒童,現在卻拿下了美國40年以來,第一塊舉重獎牌?!?/p>
而更多的點贊網友也紛紛稱贊其是一位了不起的自閉癥少年,不僅為國爭光,還再次證明了自閉癥少年也是了不起的天才。
只因奪銅牌后笑得純粹,就被貼上了自閉癥的標簽。
“他的初心,是對舉重最純粹的熱愛,是對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他在奧運會的舞臺上,用自己的表現向世界證明了,夢想的力量是無窮的。”
隨著視頻的發酵,關于漢普頓·莫里斯是自閉癥少年的聲音也一度引發質疑,騰訊新聞《較真》的深入調查和澄清,這一說法并未得到證實。漢普頓·莫里斯并非自閉癥患者,而是一位普通的運動員,他的成功來自于自身的努力以及臨場發揮。
正確認知,自閉癥不是特例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這似乎在自閉癥圈內也成為一種無可逃避的定論。
自閉癥是天才和神童的論調已經不是第一次,也似乎不會成為最后一次,因為對于自閉癥的偏見和一部分不明所以的媒體的誤導,自閉癥人士依然是不同于其它病癥的一種“特例”存在。
也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存在,導致很多人對于自閉癥的判斷,要么是一知半解地通過看面相就下定論,要么就通過一些影視劇的美化認為自閉癥都是天才或神童,從而不會去深究自閉癥本身的深層次病癥。
在本屆巴黎奧運會上,唯一和自閉癥相關的新聞就是演員湯唯,把自閉癥兒童的畫作帶到了2024年巴黎奧運會。這也是其從2015年開始,湯唯和導演薛曉路聯合發起公益項目“星星快行動”的延續。作為某品牌代言人,她曾多次宣傳自閉癥孩子的畫作,號召大家關注、關心自閉癥孩子。
天才VS精神障礙,如何接受自閉癥
在關于漢普頓·莫里斯的采訪報道中,奧運賽場上的莫里斯的笑容的確很有感染力,但根據長相、表情去腦補別人的經歷乃至疾病,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部分營銷號有意誤導,更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正如自閉/孤獨和自閉癥/孤獨癥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定義,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其相對應的表現出的內向和心理及精神發育障礙根本不是同一個概念。
自閉癥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通常在兒童時期就會出現。它會影響個體的社交互動能力、溝通能力和行為表現。我們常說的自閉癥,即孤獨癥譜系障礙(ASD)是一個廣泛的診斷范疇,包括自閉癥、阿斯伯格、失語癥及相關癥狀。自閉癥的發病原因復雜,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腦發育和生理變化等。
也正是其發病原因的不可預測性和診斷、干預的難上加難,很多自閉癥家庭面臨著康復、教育、就業以及全生命周期養護的各種困難和矛盾,而相比這種困難和矛盾,對于自閉癥的正確認知以及包容就更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自閉癥患病率上升趨勢明顯,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嚴重公共衛生問題。
自閉癥兒童離我們并不遙遠,除了醫療和康復教育的幫助,他們更需要整個社會的接納和包容。正如CDC網站上一位母親所說,“我的最終希望是,有一天,我的孩子們將生活在一個他們將被接受和欣賞的世界,盡管他們有所不同?!?/p>
【羿云天,非著名寫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蘭州,現居鄭州。原創最深度的娛樂影視評論,時事熱點解讀,家庭教育分析與心理咨詢。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眾號:羿云天說(ID:yiyuntianshu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