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商業環境中,武昌的傳統賣場,如武昌亞貿、街道口新世界等生存艱難,選擇了關門,魯巷購物廣場雖然重新開門營業,卻再也沒有過去的輝煌,熱鬧不再,曾經的光谷廣場都是年輕人扎堆打卡的地方,如今也是門可羅雀,中南、司門口這些傳統的武昌商業中心也日漸落寞。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檔賣場如武商夢時代、SKP 奢侈品賣場等卻在陸續開業,這似乎暗示著武昌未來將走向高端路線。
傳統賣場的式微,原因是多方面的。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使電商平臺崛起,對傳統實體商業造成巨大沖擊,消費者更傾向于線上購物的便捷與高效。此外,城市規劃的改變、消費需求的升級以及經營模式的滯后,都給傳統賣場帶來了挑戰。
其實,同為武商旗下,又同在武昌片區的武商夢時代廣場開業就預示著武商亞貿廣場離關閉不遠,這也許是武商在求變中尋找生存的機遇。
但高檔賣場的興起為武昌的商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希望。它們通常擁有更優質的品牌資源、舒適的購物環境和專業的服務團隊,能夠滿足高端消費群體對于高品質、個性化商品和服務的追求。
然而,武昌僅走高端路線是否能擁有璀璨未來呢?答案并非絕對。高端路線固然能提升城市的商業形象和品質,但也存在一定風險。高端消費群體相對有限,過度依賴可能導致市場的局限性。同時,過于集中的高端路線可能會忽視大眾消費市場的需求。
超大的夢時代購物廣場,很難在短時內聚集人氣,未來發展前景并不明朗。
剛剛開業的SKP奢侈品賣場由原來的武漢漢街萬達廣場及原武漢萬達楚河漢街第二街區改造而成,在經濟如此低迷的情況下,能開這樣的賣場也是勇氣可嘉,或許,他們看到了武漢的發展潛力,以及市民的隱形財富巨大,畢竟人家是專業機構,不是我們常人能懂的。
不過,普通老百姓開店做生意,一般不會去租曾經生意不好的店面 繼續做生意,因為普通人認為這樣的門店“風水”不好,不管是繼續原店主的行業還是改行業,都很難成功。
而萬達廣場和漢街這么多年來的確做得不是很成功,SKP有其獨到之處,或許能讓漢街真正火起來,我們非常期待。
為了實現武昌的可持續發展,以下建議或許可供參考:
推動產業多元化:在鞏固高端商業的同時,也要注重發展其他產業。例如,利用武昌的文化底蘊和旅游資源,進一步打造特色文旅產業,吸引更多游客,帶動相關消費。
加強科技創新: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培育和吸引科技企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提升產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可以借鑒成功的創新載體建設經驗,如“一谷一廊多帶”數創空間布局,加快將中科·武大智谷打造為數字經濟核心承載區,推進小洪山科學城建設,謀劃濱江數創走廊等。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政府服務水平,簡化辦事流程,為企業提供更便利的發展條件。全面提升“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水平,推進綜合窗口擴面提質,實現區、街兩級政務大廳“一窗通辦”全覆蓋;健全各級干部常態化聯系服務企業制度,做實重大項目服務專員和中小企業全程幫代辦服務,完善“零號員工”制度化舉措等。
提升教育與人才吸引力:繼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培養各類人才。深化與高校的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同時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留在武昌,為區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例如深化“大學+”發展模式,與駐區高校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創新生態,啟動珞珈山創新港改造建設,打造熱帶雨林型環大學創新經濟帶;引進培養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等高層次人才,深化“學子留漢”工程等。
打造特色街區與社區:結合武昌的歷史文化,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街區和社區,提升居民和游客的體驗感,形成更多的消費熱點。圍繞“一縱三橫”空間格局,按照“景區+街區+社區”三區融合發展模式,推進古城建設。
完善交通與基礎設施:加強交通規劃和建設,提高區域的可達性和便利性。同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區的整體品質和承載能力,如加快推進和平大道南延線、濱江核心區地下環路等主干路網建設,新建微循環道路并打通斷頭路等。
總之,武昌的未來發展不應僅僅局限于高端路線,而應在追求高品質的同時,兼顧大眾消費,實現商業的均衡、多元和可持續發展。通過推動產業多元化、加強科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教育與人才吸引力、打造特色街區與社區以及完善交通與基礎設施等多方面的努力,武昌有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拓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劉丹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