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午,市委書記吳新明赴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
圖源:南通發布
去年6月開工建設的福融新材料項目,第一條產線已建成并試生產。吳新明走進車間,詳細了解工藝流程、產品應用、發展規劃等情況,勉勵企業搶抓新材料產業風口,做深做精主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豐富拓展產品體系,實現更好發展。
實際上,早在2012年,福融新材料便與南通結下了不解之緣。
關于福融新材料的故事,本期通商薈帶你了解。
福融新材
福融新材料(江蘇)有限公司(福融新材南通生產基地)為福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福融新材”)全資子公司,專注于高分子薄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福融新材成立于2012年,總部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司專注于高分子薄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藥品包裝、日用品包裝、新能源材料等領域,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海關AEO高級認證企業、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龍頭企業、福建省專精特新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在世界BOPP行業中享有盛譽。
福融新材現有福建福清、江蘇南通、廣東肇慶、山東濰坊、四川成都五大生產基地,引進18條全球最先進的德國布魯克納膜材料生產線,生產線速度最快可達每分鐘600米,配備世界最先進的意大利格貝爾及德國康甫/阿特拉斯分切機,分切速度最快可達每分鐘1500米。未來兩年,德國布魯克納擬陸續交付10條新生產線,公司生產線總數將達28條,BOPP產能位居行業前茅,規模全球第一。
迄今為止,福融新材銷售網絡已覆蓋全國,海外市場立足于東南亞市場,并進一步開拓日韓、歐美、非洲等國際市場,以滿足全球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公司搶占先機,于2021年成功研發新品8μBOPP薄膜,極大引領行業輕量化環保趨勢,并針對軟包裝單一材質化,自主研發BOPE薄膜,實現回收再利用,兩大“拳頭”產品均有效幫助下游客戶實現降本增效、節能降耗的經營目標。
福融新材堅持“規模效益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不斷深化“工業化+信息化”融合,以“輕量化、功能化、單一材質、可回收、智能制造”為主線,在自動化裝備、薄膜加工工藝、先進高分子材料應用等領域積極探索,多措并舉拓寬產品研發渠道,建立健全產品矩陣,打造“以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新型服務模式,為成為全球知名的膜產品領軍企業蓄勢賦能。
南通基地
2012年,福融新材南通基地成立。2013年,福融新材南通基地西區開工儀式隆重舉行。2014年6月,第一條日本三菱線順利開機。2014年10月,第二條8.7米德國布魯克納線順利開機。
福融新材曾表示,布局南通的主要原因是華東地區及長江流域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是高端功能性BOPP產品需求量最大的地區。據了解,2022年,華東地區BOPP產能占比位居全國首位,比例高達46%。
圖源:國家級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22年7月7日,在南通市市委書記吳新明以及福融新材董事長施章峰的共同見證下,南通生產基地二期高功能薄膜項目簽約儀式圓滿落幕,總投資30億元,標志著福融新材進一步深化政企合作,延伸產業布局,提升綜合實力。
2023年6月10日,南通生產基地二期項目成功舉辦開工儀式,緊鑼密鼓地展開項目建設。
2023年11月20日,南通生產基地第三條全球領先膜材料生產線正式開始安裝,預計2024年5月正式投產,進一步提升產能。
今年6月1日上午,福融新材南通基地新引進的第一條德國布魯克納公司全球領先膜材料生產線順利投產。
本次正式投產的生產線,引進的是德國布魯克納全球領先的8.7米/多層共擠膜材料生產線,其機械設計及自動化控制均采用了國際先進的新技術,是目前國內同寬幅設備中速度最快(600m/min)的生產線,具有層間結構調整更靈活、適用配方種類更豐富、生產產品應用范圍更廣泛的特點,為公司持續提升生產效率、強化質量管理、力促節能環保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以滿足客戶更多樣化的產品需求。
本條生產線作為福融新材南通基地二期第一條生產線,是基地提升規模效益的第一步,憑借全球領先的生產效率,將在一期原有兩條生產線的基礎上,大幅提升基地薄膜生產總產能,對福融新材立足華東輻射全國以及日韓等海外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據悉,福融新材南通基地一期占地面積約120畝,擁有2條德國、日本進口的國際先進膜材料生產線;二期占地面積約163畝,規劃引進4條德國進口的全球領先膜材料生產線,二期第二條生產線預計將于今年8月投產,另外2條預計將于2026年全面建成投產。
未來,福融新材南通基地將繼續按照既定規劃,有序推進其他新產線按期建成投產,逐步將南通基地打造成華東地區最大的聚烯烴膜材料生產基地。同時,還將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客戶服務及智能制造水平,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為公司成為全球知名的膜產品領軍企業賦能添彩。
應時而生
吳新明在調研項目時強調,南通開發區和相關部門要立足企業發展需求,加強產業體系配套等方面的研究,積極對接和引進產業鏈關聯企業集聚發展,強化產業上下游協作,持續優化產業生態,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這并非無的放矢。
2月5日,中國中化控股集團旗下先正達南通新植保制劑生產基地項目簽約落戶;2月26日,腫瘤診斷治療藥物研發銷售總部項目簽約落戶;3月24日,賽羋科技半導體高端裝備制造項目一期工程在南通開發區開工……
縱觀今年以來南通開發區招引的項目,給人突出印象是聚焦一個“新”字——有的建設全球戰略工廠,有的站位科技前沿,有的不占用土地要素資源,幾乎都是新領域、新賽道、新動能。
去年,南通開發區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躍升18位,靠的就是產業之新、項目之興。回顧40年發展歷程,開發區上下形成共識——盡管面臨區域格局之變、城市布局之變、發展要求之變,但抓經濟抓發展的核心任務沒有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主要手段沒有變,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的發展路徑沒有變。
聚焦“3+1”主導產業和氫能、航空航天等未來產業,南通開發區今年組建企業化招商集團和科創招商中心,聚力關鍵環節精準突破。2月28日,南通開發區與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江蘇省專家和留學人員服務中心等8家高校院所和機構簽署合作協議,簽約產業項目17個、人才科創項目10個,實現產創融合“開門紅”。
同時,今年南通開發區將大力推進與南通創新區協同發展,進一步做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南通分中心、清華先通院、北大光電研究院等創新載體,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力爭全年招引人才科創項目200個以上,凈增高新技術企業50家以上,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確保在產業高質量發展上始終走在全市前列。
四十年櫛風沐雨,滄桑巨變;四十年砥礪前行,奮發圖強。一座耀眼新城崛起,見證著南通沿海開放一路走來的芳華。
來源:南通發布、國家級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福融新材、中國塑協BOPP專委會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