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咱倆都同村幾十年了,您要是退伍軍人我怎么會不知道呢?快別耽誤別人登記工作”村長看著村里這位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老人,非常無奈的搖著頭,對身邊進行退伍登記的工作人員連連致歉。
圍觀村民們也紛紛議論:“一輩子種地的張大爺還能扛槍打仗上過戰(zhàn)場啊,真的假的扛鋤頭現(xiàn)在都費勁!”而一直沉默的張大爺顫顫巍巍的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包裹嚴實的包!遞到工作人員眼前。
工作人員仔細辨認半晌,驚呼:“這..這獎章真的是你的么,這可是一等功勛章啊您老真是戰(zhàn)斗英雄呀?”此話一出,村民們都愣住了,看著眼前普普通通的老農(nóng)民,半天說不出話來!
烽火連天,戰(zhàn)爭歲月
老爺爺名叫張啟榮,1924年他出生在四川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家境貧寒,父母以租種地主家的地為生,而小啟榮剛記事起就跟著父母在田間地頭忙碌。
父母都是勤快人,天不亮就下地,月上梢頭才回村,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交了租子和稅錢還是所剩無幾,每到下半年,家里都會斷糧。
六七歲時,為了能讓家里增加點進項,小啟榮開始為地主家放牛放羊,天天跟著牲畜風餐露宿,閑時還要給地主家收拾庫房、掃院子、做雜活兒,可是家里還是非常貧困。
當?shù)刂饔旨幼鈺r,張啟榮看著愁容慘淡的一家人,決定跟著鄉(xiāng)親去城里討生活。懷揣著讓家人吃飽的夢想,張啟榮去一家商鋪做小學徒,想學做個小生意改善家庭生活。
當時的四川正處于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中,政治腐敗,兵禍橫行,各種苛捐雜稅像大山一樣壓在百姓們的身上,張啟榮的學徒做了沒幾年,鋪子就被國民黨兵給砸了。
張啟榮看著獰笑而去的國民黨兵,和哭泣不止的老板夫婦,決定去找到能為百姓做主的政府和軍隊參軍,為中國的窮苦百姓找條活路,保護自己的家人和不受壞人的欺負。
1948年,24歲的張啟榮如愿參加了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成為四縱十一旅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扛著槍,高高興興的跟著部隊,唱著軍歌與國民黨反動派戰(zhàn)斗,解放全中國。
土制炸藥,炸翻坦克
張啟榮的第一枚軍功章,是在淮海戰(zhàn)役時獲得的獎勵。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軍的武器配備還很落后,與國民黨反動派在武器裝備上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每到打仗時,敵方的坦克總會仗著超強的防御,在陣地上橫沖直撞。再加上坦克上非常強大的火力,我軍很多戰(zhàn)士還來不及反擊,就已經(jīng)成片地犧牲在其火力之下。
坦克的威力,我軍憑手里的槍炮根本奈何不了,戰(zhàn)士們通過戰(zhàn)場上的摸索經(jīng)驗,用土炸藥制成了反攻坦克的武器,可惜炸坦克對技術要求很苛刻,晚了炸不到,早了容易犧牲。
為了炸毀敵軍坦克,我軍的戰(zhàn)士們前仆后繼,付出巨大的犧牲,幾乎每輛被炸毀的坦克后都會有我軍戰(zhàn)士的犧牲。張啟榮卻是班里有名的能手,炸坦克準確率高,傷亡少。
每次遇到敵軍派出坦克的戰(zhàn)役,他都積極請戰(zhàn),不懼生死。在一次戰(zhàn)役中,眼見敵軍派出三輛坦克,給我軍帶來巨大犧牲,張啟榮只帶著四個戰(zhàn)士,抱著炸藥沖上云。
緊急為來犯的坦克們布置了三道鬼門關,三輛坦克分別抵達炸藥陷阱后,竟然在不同的位置同時爆炸,將坦克炸得七零八落,全部失去作戰(zhàn)功能。
坦克炸毀后,敵方軍心大亂,我軍卻士氣高昂,很快取得戰(zhàn)斗的勝利。戰(zhàn)斗結束后,因為張啟榮服從指揮,悍不畏死的優(yōu)秀表現(xiàn),我軍授予他一等功獎章一枚!全軍嘉獎!
渡江解放,云南剿匪
張啟榮的第二枚軍功章是在我軍的渡江戰(zhàn)役時因為物資的緊張,雖然臨江百姓們紛紛拿出家里所有的木板來支援解放軍渡江,但是還是有很多戰(zhàn)士沒有船只渡江。
張啟榮所在班僅分到了一艘簡陋漁船,根本沒有辦法將所有戰(zhàn)士渡過江云,張啟榮又帶著戰(zhàn)友們收集木板、竹子,釘帆板,扎竹筏,哪怕是游也要游過去解放全中國。
作戰(zhàn)時,張啟榮將漁船讓給負傷的戰(zhàn)友,自己乘著竹筏奮勇當先,與反動派展開激戰(zhàn),戰(zhàn)斗中他不顧自己身負重傷,還拼死擊沉了敵軍船支兩艘,擊斃敵軍十數(shù)人。
更難得的是,張啟榮不但打得敵人聞風喪膽,還在進攻的路上,救援了很多落水的戰(zhàn)友,最終帶著戰(zhàn)友們平安渡江,還取得了渡江戰(zhàn)役階段性的勝利,榮立二等功一次。
解放戰(zhàn)爭勝利后,張啟榮所在部隊又接到了新任務,云貴一帶土匪十分猖獗,不但平日里打家劫舍,做盡了危害人民的惡事,還有部分土匪與國民黨反動派勾結。
為了保護我們的新中國政權穩(wěn)固,也維護來之不易的革命勝利果實,還未洗去硝煙痕跡的解放軍戰(zhàn)士們,又重整武裝奔赴云貴高原,投入到新的戰(zhàn)斗中去。
土匪都是守家?guī)У氐漠數(shù)厝耍m然當?shù)匕傩湛嗥浯蚪贀屄泳靡眩且埠ε聨椭夥跑娭笸练怂阑覐腿迹傩諅儠艿綒埧岬膱髲停?/strong>于是解放軍的剿匪之路格外艱難。
張啟榮知道只有將土匪一伙伙徹底的消滅,給百姓們擺脫土匪劫掠的信心,才更好的協(xié)助解放軍實現(xiàn)云南全境無匪的目標,打好第一仗非常關鍵。
于是,為了摸清土匪的巢穴,張啟榮和戰(zhàn)友們在大山里穿行,既要克服云南潮濕瘴氣對身體的損害,還要與當?shù)乩相l(xiāng)聯(lián)絡感情,宣傳政策,最重要的是尋找匪窩一舉殲滅。
因為長期在叢林中穿行,張啟榮的腳被蟲子咬爛見骨后無法愈合,成了終生的殘疾,但隨著一伙伙土匪被解放軍消滅,全境人民終于相信遠道而來解放軍真的能救百姓。
在云南百姓的協(xié)助下,解放軍剿匪戰(zhàn)斗連戰(zhàn)連捷,終于在云南全境消滅了全部土匪武裝,云南人民終于迎來了幸福平安的新生活,而張啟榮也因表現(xiàn)優(yōu)異,被授與三等功。
千般榮譽,笑付春風
1955年從戰(zhàn)場上退下來的張啟榮,被組織安排到了丹山鎮(zhèn)供銷社的酒廠工作,因為他為國家多次立功,組織決定安排他擔任領導工作,但他堅決的拒絕了。
領導找他做工作,他很樸實的說:“我的文化程度不高,根本不是做領導的料,雖然跟黨和隊伍打過幾仗,但多少戰(zhàn)友都為新中國犧牲在戰(zhàn)場上,我有什么臉當官享福?”
最后他只在基層做了名制酒工人,工作非常辛苦,但他仍然覺得國家給了自己一個鐵飯碗,與犧牲的戰(zhàn)友們相比自己還是得到太多祖國的優(yōu)待。
到了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糧食緊缺,國家號召農(nóng)民返鄉(xiāng)種地,努力生產(chǎn)。張啟榮得知消息,第一時間辭云了酒廠的鐵飯碗,帶著妻兒回鄉(xiāng)種地。
轉眼間幾十年過去了,曾經(jīng)的青年變成耄耋老者,但是愛黨愛國的心始終未變。如今四川政府來收集“最美退伍老兵”光榮事跡資料,老人才提及這段輝煌的往事。
兒子不理解的問他:“爹,這么光榮的事兒,你為什么不早跟我們說!”張爺爺搖搖頭:“我這把年紀,快見毛主席去了,軍功章應該交給組織留做資料!”
“咱家有地,也不愁吃穿的享著福,我為什么要顯示這些?早不說,是怕你們向組織要好處,國家對我們付出太多,我的兒孫不能給國家添麻煩!”
工作人員被張爺爺這質樸而崇高的思想境界震撼了,正是因為張爺爺這樣無私無畏的革命戰(zhàn)士的流血犧牲,才換來了如今百業(yè)興旺,繁榮昌盛的新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