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古城——喀什
文/劉平
我們車隊險象環生的穿越了塔克拉瑪干沙漠。
第三天夕陽黃昏時,來到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沿上的城市——民豐縣。
在民豐縣現在的位置,公元四世紀前曾有個袖珍小國叫精絕國。
曾經看過《鬼吹燈之精絕古城》這部電影,我被電影里精絕國的神秘詭異深深吸引,原以為精絕國是作者虛構出來的,現在知道精絕國確實存在過,而且精絕國是昔日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隘口。在那悠悠絲路之上,精絕國宛如一顆璀璨而神秘的明珠,鑲嵌在古老的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上。它如同一座屹立于漫漫黃沙之中的神圣燈塔,為疲憊的旅人指引方向,讓奔波的商隊找到棲息之所。那古老的城墻,承載著歲月的滄桑與厚重,見證了無數過客的匆匆身影。
精絕國,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奇妙之地,各種思想、技藝、故事在此碰撞、交織,綻放出絢麗的火花。它的集市喧鬧而充滿活力,琳瑯滿目的商品訴說著遠方的傳奇;它的街巷彌漫著獨特的氣息,仿佛能聽到歷史的低語和文明的淺吟。
所以,我們在前往西域古城喀什前,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民豐縣的前世今生。
清晨,民豐縣的天空,被厚厚的烏云籠罩,像一幅巨大的黑色帷幔覆蓋著天空,陰沉沉地彌漫著壓抑的氣息。然而,那璀璨的太陽光芒卻宛如一把利劍,執著地從云層那狹仄的縫隙中穿透而出,就此形成了如夢如幻的丁達爾效應。
我們從民豐縣出發,奔赴喀什,全程約800公里的旅程,要經過于田、和田、葉城等城市。車隊仿佛是在時光的長河中穿梭,穿梭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大地上。
左側,昆侖山如同一座古老而神秘的豐碑,高聳入云。連綿不絕的雄偉山脈從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臥2250公里結束于青海省境內的布青山。山體是褐色,山腳下是戈壁沙漠。戈壁沙漠里溝壑縱橫,昆侖雪山融出的涓涓細流匯聚成小河,沿河都有村莊或城鎮,也就有了人間煙火,可以說靠著昆侖的雪水滋養著南疆古老的絲綢之路兩千年至今。
右側,廣袤的戈壁沙漠鋪展至天邊,無垠的荒蕪中透著一種粗獷的美。沙丘起伏,如凝固的海浪,寂靜中蘊含著無盡的力量。然而,在這看似絕望的荒蕪之中,每當經過一座城市就會有一片綠州。每一片綠洲如明珠般點綴其間。那綠洲中,綠樹成蔭,溪流潺潺,宛如沙漠中的夢幻仙境,給這片干涸的土地注入了生機與希望。
在這一路的行程中,左邊的昆侖山沙漠與右邊的戈壁沙漠及珍貴的綠洲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既雄渾荒蕪又溫柔溫潤、荒涼中又充滿了生機勃勃,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生命的頑強不屈。
喀什古城,對我而言,是一個陌生的城市,我只能邊看沿途的風景,邊做功課,為了寫篇關于喀什的游記散文,我在百度上搜集有關喀什這個城市的相關資料。好在路還算平順沒被顛暈。
從一些古代的歷史文獻、游記中了解到喀什古城的歷史。比如漢代張騫的出使西域記錄雖然沒有完整古籍留存,但在后來的史書中有提及喀什古城當時被稱為“疏勒城”,以及一些考古發現如莫爾寺遺址的發掘實證了新疆多種宗教并存的歷史,而像陵墓建筑阿巴和加麻扎(墓)等建筑也見證了歷史上家族以及宗教等在喀什地區的發展變遷。
喀什古城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秦末漢初,喀什為西域三十六國的疏勒等諸國地。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喀什與中原的聯系。公元前60年,漢朝在新疆設置西域都護府,喀什正式列入祖國版圖。到了公元11世紀,當時的喀什噶爾城中心位置大約就在今吐曼河以北,古瑪塔格山南麓暨恰克馬克河庫曲灣到飛機場一帶以南的一塊富饒綠洲高臺上。這里在2000年前已是佛教圣地的有力佐證包括罕諾依古城、河谷峭壁上的三仙洞(國內現存最早的東漢時期佛窟)、河岸高臺上西域境內最早的佛塔之一莫爾佛塔等。與此相呼應的則是建在吐曼河南岸的盤橐城,公元73年,班超出任西域都護時,都護府即設于此 。
而現在生活在喀什的維吾爾族是經過長期遷徙、融合形成的。歷史上維吾爾族先民的主體是隋唐時期的回紇人,活動在蒙古高原。
回紇后改名為回鶻。公元 840 年,回鶻汗國因自然災害侵襲、統治集團內訌及黠戛斯(今柯爾克孜族的先民)的進攻等原因而崩潰,其部眾大部分向西遷徙。其中一支遷往今新疆吐魯番盆地一帶,還有一支遷往蔥嶺以西,與當地的葛邏祿、樣磨等部落融合。經過長期發展融合,逐漸形成了現代的維吾爾族。
在15世紀海路開通之前,喀什作為“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國際商埠。明代,喀什為西域四大回城之一。清朝自1760 年在喀什噶爾設參贊大臣之后,喀什作為天山以南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喀什噶爾城人口激增,舊城區居住不下,開始向今解放路以西拓展。
從一些古代的歷史文獻、游記中了解到喀什古城的前世今生。
當天下午,五點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喀什城。
為了能步行去喀什古城,我們刻意住在離古城較近的賓館。
第二天清晨,7點左右,光線從窗簾縫隙處漂了進來,我起身拉開窗簾,我住在12層,站在窗前能夠看到,清晨的陽光灑在喀什古老的城墻上,喀什古城己從睡夢中醒來。陽光如金色的紗幔披在那些土黃色的建筑上,這座古城仿佛從千年的沉睡中悠悠蘇醒。
街道商家己開始忙碌,趕早的游客也漸漸多了起來。
伙伴們你催我趕的快速吃了早餐后就走路到了古城。大伙都想看看每天上午的開門儀式上表演的喀什地區的傳統舞蹈,薩瑪舞。
記錯了開門儀式的時間,來早了一個多小時,成林提議我們先到古城街上逛逛。大伙都響應,我們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逛街,我和成林邊走邊對街上的建筑饒有興趣的進行年代評估。
縱橫交錯的小巷宛如時光編織的迷宮,帶著歲月的痕跡蜿蜒伸展。街邊的店鋪一家家打開雕花的木門,販賣著充滿異域風情的手工藝品,色彩斑斕的地毯在陽光下閃爍著細膩的光澤。喀什古城里面的建筑以土坯、木材等為主要建筑材料,喀什古城應該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房屋墻體多是土黃色,而門窗顏色以紅、黃、藍、綠、黑等較為鮮艷色彩為主。有大量的傳統木雕、磚雕、泥塑等工藝品裝飾在門、門樓、門楣、門窗框、廊柱、頂棚、屋檐、藻井、梁首等建筑部件 。
都說不到喀什不算來過新疆,來了喀什才知道什么叫做異域風情。張騫出使西域來到這里,玄奘西天取經必經這里,班超在這里駐守邊防17年。
我和成林來到一處牌上寫著“買買提的老房子”前,從外看就能看到這個老房子因古老而顯得有些殘破,據說己有300多年歷史的老房子,我倆買了每人30元的門票走了進去……
這是當地最有錢的地主老爺巴依的家。進去后,里面是一個很大的院落,是典型的維吾爾族的風情院落。它是這種兩層的結構,土坯房,有會客廳,有臥室,獨立的衛生間,廚房,糧倉、金庫呀,是應有盡有,在巴依老爺家的地下一層,有一個它的金庫擺放著很多大小不一瓶瓶罐罐,據說,就是巴依老爺用來裝金銀財寶的,他們家以前在喀什當他們家的門、窗戶、屋頂,房梁,都是綠色的,甚至有很多人的帽子啊,都是用的綠色,這個綠色呢,在這里代表著財富和地位,只有有錢人家才有資格使用這個綠色。
而成林對建筑上有這么多綠色,發表了他自己看法:“維吾爾族喜歡綠色,是他們生活在周圍都是沙漠戈壁的惡劣環境里,綠色代表著綠州,張顯了生命。是刻在骨子里的偏愛。”
我很贊成成林的觀點和解釋。
看完巴依老爺的家,心中不免感慨,即便是地主老財的家也不過如此而已。說明300年前喀什地區還是很貧困的。
街巷縱橫交錯、布局靈活多變、房屋錯落有致,小巷狹窄而蜿蜒曲折,整體宛如迷宮。我們不辯方向的隨意沿著街道行走,不知覺穿過古城沿著東門一直走,來到漢巴扎拱門,穿過拱門,眼前出現了寬闊的艾提尕爾廣場。
艾提尕爾廣場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間和文化休閑場所,周邊圍繞著很多商業活動、傳統街區以及重要的宗教建筑艾提尕爾清真寺等。廣場和巍峨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其是典型的穆斯林建筑風格,有高大的門樓、綠色雕花木柱支撐的外殿、精美的木雕和彩繪藻井圖案裝飾的禮拜殿
艾提嘎爾清真寺是中國最大的清真寺,這個清真寺,它始建于1442年在。占地面積是1.68萬平方米,整個建筑呢,主要是以黃、白、綠三種顏色為主,黃色代表的是土地和沙漠,綠色象征著生命和自然。白色呢,象征著純潔明亮。
抬頭望向天空,那澄澈的藍色仿佛是喀什城白天的背景幕布,而喀什城就像是一幅被陽光精心雕琢的立體畫卷,每一處細節都在講述著歷史的傳承與發展,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濃郁的人文氣息。
古城游人熙熙攘攘人,人頭攢動。我們游玩到中午,太陽明晃晃的,大伙有些餓,恰好旁邊有家馕鋪,掛有一木制招牌,上寫“爺爺的馕”。據說這家鋪子己有2000年歷史,唉~不管歷史真假,就憑“爺爺的爺……”這個稱謂也值得我們康慨掏出銀子買上十來個“爺爺的爺爺的爸爸的馕”。
我幽默的說:“我們吃的不是馕,而是咀嚼的是2000年的悠悠歲月。”
一群花甲老人,盡管牙口不太好,大伙站在街邊嘎崩嘎崩津津有味的啃嚼起來。馕,很香很脆,但嚼得口干舌燥,大伙就提議找家茶館坐下來喝喝午茶。提議妙極了,得到大伙贊同。唉,就是巧,很快到了獨具特色的江氏茶館,據說又是家百年老茶館了,當年電影追風箏的人的取景地,非常有特色,還保留著傳統的席地而坐的姿勢喝茶。茶客們邊聊天喝茶,悠哉悠哉地欣賞維吾爾女郎和大叔曼妙的舞蹈。
當時只有走廊還有空位,我們覺得走廊空氣好,視野開闊,我們就坐后要了茶和點心。不久,維吾爾族姑娘用托盤端來了巴哈利、馓子、玫瑰花糖…、用精致茶壺沏的茶,當從茶壺倒出玫瑰紅的茶水時,玫瑰花香的茶香裊裊升起,那是從久遠歲月就一直彌漫著的氣息。也表現出西域不同的飲食文化和習慣。
有幾個維吾爾族大叔在走廊上合奏起樂器都塔爾、熱瓦甫、彈布爾、手鼓等。他們演奏的音樂通常是維吾爾族的傳統音樂,節奏歡快,如木卡姆等。一位身材高挑、年輕漂亮的維吾爾族姑娘跳起賽乃姆、刀郎舞、薩瑪舞、麥西來甫。節奏歡快,動作優美。
北飄雪和成林也許是看見人家姑娘長得漂亮,也興致勃勃的跟隨著姑娘的舞姿和音樂節奏跳起舞來,你別說還跳得有模有樣。
一個像阿凡提的大爺頭戴精致的小花帽、身披質地講究的鑲邊長袍、腳穿長筒呈亮的黑皮鞋,一看便知是個有身份有錢,又很講究的大爺,他一直朝我們笑,是一種善良友好的笑。這是我們唯一與維吾爾族最接近的一次,感覺他們還是很友好的。
下午,我和成林在返回賓館的途中,經過喀什古城的一隅,有座古樸的小學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古街之中。我倆駐足在校門口,從教室里便傳出了清脆而整齊的讀書聲,那聲音,猶如一串串靈動的音符,跳躍在古老的街巷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稚嫩的童音飽含著對知識的渴望,聲聲入耳,仿佛能穿透歷史的厚重帷幕,與古人的智慧產生共鳴。
在校門外,我倆駐足了很久,直到放學的鈴聲響起。不久,孩子們排成整齊的隊伍。他們身著鮮艷的校服,像一群活潑的小鳥,秩序井然,從學校大門出來。集體大聲朗誦著唐詩宋詞:“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那清脆的聲音此起彼伏,在微風中飄蕩。
我倆跟隨著學隊伍走了大約幾百米,學生解散之后,他們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孩子邊走邊用普通話大聲背頌李白的詩:“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背完一首后又接著背頌下一首唐詩……
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被這充滿活力與詩意的畫面所吸引。古老的城墻似乎也在靜靜地聆聽,見證著這傳承千年文化的美好瞬間。太陽的光穿過樹葉,斑斕的光影撒在孩子們的身上。
這群大聲朗誦唐詩宋詞的孩子們成為了喀什古城中一道最為靚麗、動人的風景。
見此情景,我和成林相視而笑,彼此都懂笑的意思。
回到賓館后,小高已在賓館大廳等我,我和小高去機場接到阿珍太太。
她一飛機第一句話:“在飛機上往下看,全是沙漠。”小高說:“你乘坐的飛機肯定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上飛,我們是開車穿越了塔克拉瑪干沙漠。”
回到賓館,她旅途疲勞,不想跟我們逛街,想呆在賓館房間休息。
夕陽西下,我和成林、靳秋去逛街。我們來到空蕩蕩的人民廣場。我和成林有些疑惑,按內地廣場,這時正是大爺大媽吃飽了撐著后,在廣場上用僵硬的老胳膊老腿跳跳廣場舞的時段。然而,喀什的人民廣場確冷冷清清,在廣場邊上有幾個全身武裝,戴著墨鏡口罩的士兵像一尊尊筆直的雕塑,紋絲不動的在執勤。
我和成林、靳秋對執勤的武警贊口不絕:“太帥了…太師了。”真的,很帥。
然而,冷冷清清的廣場卻令我們不解。我告訴成林,廣場冷清原因有兩種可能:“一、不準在廣場集聚;二、維吾爾族根本不屑跳廣場舞。”
我們帶著疑惑上前去問執勤的武警,他告訴我們在人民公園內有跳廣場舞的。我們走近公園門口,成林見著一排樹冠很大很大,形狀非漂亮的樹,成林找了一路過的維吾爾族的中年男人了解,這種樹叫什么樹?中年男人比劃著,友好耐心的說了10多分鐘維語,我們專心聆聽,遺憾的是一句都沒聽懂。最終也沒弄清那叫什么樹。我倆的結論是:普通話在維吾爾族中普及率不算高。
我們走進公園,公園的植被非常茂盛,樹木也枝繁葉茂,像似被園丁刻意修剪過的一樣,非常好看。我們順著音樂聲七彎八拐的來到跳舞的地方,果然有很多人在跳廣場舞,但都是漢族人在跳。成林詢問坐在旁邊長椅上,長像似維吾爾族的姑娘,問她為什么不參與跳舞?她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算是回答了成林的詢問。
我說:“音樂和舞蹈是刻在維吾爾族的基因里的。”
成林回應說:“可以說維吾爾族會走路就會跳舞。他們是生下來就會音樂舞蹈的民族,他們才不屑跳廣場舞。”
當夕陽的最后一抹余暉在天邊消散,喀什城的夜晚如夢幻之幕緩緩拉開。古城的燈光宛如璀璨的星河墜落人間。那些被陽光撫摸了一整天的建筑,此刻在燈光下散發著神秘而迷人的氣息。街巷中,五彩斑斕的燈光交織在一起,將古城的輪廓勾勒得如夢如幻。
夜晚,美食的香氣在空氣中彌漫,夜市上,烤肉在炭火上滋滋作響,烤鴿子、烤魚、特色格瓦斯等美食琳瑯滿目。路邊的酒吧傳來悠揚的歌聲,那歌聲仿佛穿越了時空,將現代與古老在這個夜晚完美融合。喀什的夜晚,是一場交織著歷史韻味與現代活力的盛宴,讓人沉醉其中,無法自拔。它如同一首意蘊悠長的詩歌,每一個字符都閃耀著光芒,每一個韻律都在心田流淌,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都在心底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喀什夜晚的記憶,而這記憶,也將伴隨著古城的夜色,永遠熠熠生輝。
遺憾的是我們走過的街道大都是本世紀八十年才建的房子,為了有古韻,街邊商鋪的房子都有做舊的處理。
走在喀什的大街上,倘若不是那目光所及之處眾多維吾爾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以他們獨特的身影和風情點綴著這片土地,實際上,這座城市的布局,建筑款式與內地的諸多城市相較在表象上也并無顯著的差異。那街邊的店鋪招牌,那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那高樓大廈的錯落有致,若沒有維吾爾族同胞們那多彩的服飾、那洋溢著熱情的笑容、那獨特的文化氣息融入其中,或許真會讓人恍惚覺得,此地與內地城市不過是大同小異罷了。
在喀什古城短暫的時光里,我們所了解到的都是表象,是碎片化的畫面情節,當這些碎片化的西域風情被眼睛吸收,被裝進大腦里,這些都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消化。
而明天我們將有新的旅行目標——帕米爾高原。
寫于2024年8月立秋深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