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英國《太陽報》向大眾征文,要求以宗教、貴族、金錢、神秘和性為主題,用最精煉的語言寫一篇懸念小說,結果獲得大獎的文章只有一句話:
上帝啊,女王懷孕了,誰干的?
2024年8月16日,東方大國的一則離婚糾紛橫跨娛樂圈、金融圈、時尚圈、商業圈,引發了同樣的轟動:
貴陽市女首富安吉與前北大學生會主席劉光耀的婚姻僅持續了半年就破裂,雙方就騙婚、形婚、債務等問題激情對線,讓無數吃瓜群眾大呼過癮…
甚至獸血沸騰。
?在校期間,學霸血賺50萬
在中國,清北兩所大學的學生會,是與別處不一樣的。
且不說清北學生會為國家輸送了多少儲備人才,即使投身商圈,學生會主席獲得的人脈、資源,也超過了常人的想象。
例如1990年,某位北大學生會主席畢業后順利留校,兩年后出任北京大學生物城籌備小組辦公室主任,然后通過校企北大青鳥涉足金融業,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曠古爍今的:
金融搬運工。
他就是“明天系”的超級無敵掌門人,肖建華。
無論是出于刷履歷還是攢人脈的考慮,TOP2的學生會主席含金量十足,其競爭的激烈程度超出常人想象。
2012年8月25日,著名經濟學家鄒恒甫教授在博客上貼出一封實名舉報信,署名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2010級本科生計某,舉報對象是北大當時的學生會主席戴威,主要內容包括:
1,高干子弟出身的戴同學,先是在“高考移民+60分”的基礎上,進入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 2,入校第一年,戴威即通過賄選方式,成為光華院團委組織部長; 3,在之后的學生會換屆選舉中,戴同學通過請客吃飯、看演唱會等方式對師生進行賄賂,一躍當選為學生會主席。
而舉報信指出,戴威賄選時花了約:
50萬元。
正是有了北大戴主席的“珠玉在前”,我們才能直觀地感受到本文主角——劉光耀——的不凡之處。
1995年2月,劉光耀出生于山東淄博一個普通家庭,2012年以山東省高考文科第二名(裸分)的成績進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16年保送至清華經管學院攻讀金融學碩士,2022年被北京大學-香港大學博士聯合培養項目錄取,攻讀工商管理博士。
很顯然,通過高考裸考進入Top2,且求學經歷是國內本碩博的劉同學,確實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他賣的不是人設。
但這并不意味著劉選手是“學習之外能力基本為零”的書呆子。
例如在校期間,劉同學試水互聯網,輕輕松松就成為了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
有人會問,是不是北大、清華的學霸,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吸粉創業啊?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劉光耀的校內履歷與光環,普通TOP2學生完全學不來:
在本科階段,劉光耀先后擔任北大光華學生會主席、北大學生會副主席,2013年起任光華本科生黨支部書記;
在碩士期間,劉光耀擔任清華經管金融碩士聯合會主席,金融碩士黨支部書記。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個履歷的含金量之高,讓人倒吸一口冷氣。
在戴威以爭議的方式進入北大并當選學生會主席后,僅僅過了兩年,山東窮小子劉光耀不靠加分,以全省第二名的裸考成績進入北大;然后,草根子弟劉同學又順利當選為學院學生會主席和北大學生會副主席——兩廂對比,劉同學起碼血賺50萬元。
在網絡小說中,戴威同學的模板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世家子弟,而劉光耀同學的模板,則是專注打臉100年的草根主角:
龍傲天。
巧合的是,前學生會主席戴威在北大攻讀碩士期間投身互聯網經濟,創立了OFO小黃車。且正因為學生會主席的身份,OFO獲得了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等人的青睞,徐小平曾公開表示:
ofo創始人戴威是北大學生會主席,曾去貴州支教。學生會主席證明他有能力,有號召力,去支教證明有社會責任感。 有領袖力量和社會責任感的人,你不投,還投誰?
短短兩年內,OFO小黃車在D輪股權融資+債權融資中獲得4.5億美元,戴同學畢業即巔峰,成為“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業精英”(注:《財富》雜志評選),然后在用戶“退還押金”的怒吼聲中遁走美國。
(戴威的商戰生涯多姿多彩,但1600萬人的共享單車押金就是不退)
相比之下,同樣是學生會主席,同樣是碩士期間入局互聯網經濟,劉光耀的路子走得更實在一些。
2018年,劉光耀以粉絲為基本盤,果斷地從清華經管學院休學,創立無性別服飾品牌bosie(伯喜),注冊資本超過5000萬元。
目前,該公司已完成融資5億元,估值近20億人民幣。
2020年11月5日,劉光耀榮登2020胡潤30歲以下創業領袖榜,2021年入選《胡潤U30中國創業領袖》名單。
25歲的他躊躇滿志,非常認同茨威格的名言:
一個人生命中的最大幸運,莫過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時發現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創業未遂,學霸轉職最強贅婿
其實,茨威格還說過,歷史才是真正的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別想超越歷史本身。
事實證明,即便是智商、情商拉滿的劉同學,也并非全知全能的天才:
商場不是考場,不會直觀地給學霸提供一眼看穿的最優解,而他的起點、他的認知也決定了在風云詭譎的商戰中,占不到額外的優勢。
在成立一年多的時間里,伯喜曾經歷了高速發展,但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 伯喜遭遇了供應鏈方面的重大打擊。
然后在疫情放開后,準備大干一場的劉同學發現,經濟并未如期復蘇,人民群眾喜迎消費降級,以個性化為賣點的bosie網紅服飾舉步維艱。
更糟糕的是,出于對經濟前景的看好與自身判斷的驕傲,劉同學玩大了,他激進地花光了5億元融資,公司依然陷入了困境。
不得已,劉光耀把絕大部分的精力,用到了B2輪融資——公司融到了錢,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命運的骰子開始滴溜溜地亂轉,你永遠不知道它要開出什么樣的結果。
(創業天才劉光耀,和他的狗)
2022年10月,在朋友圈的介紹下,劉光耀遇到了貴陽女首富安吉,得知這位即將全面執掌A股上市公司大權的貴人有意投資,上千萬元起步,封頂上億。
至此,本文的女主角安吉,橫空出世。
安女士出生于1993年,系貴州信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長安懷略之女。她本科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后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回國后即出任公司董事長助理。
2023年,安懷略先生送給安吉一個特別的生日禮物:
安父卸任信邦制藥董事長,由30歲的安女接任公司管理大旗。
自此,安吉成為國內罕見的90后A股上市公司掌門人,同時也以23億元的身價,成為貴陽市的女首富。
敘事線在這個敏感的節點,發生了神秘的分岔。
從當時媒體的零星報道中,我們看到了一段“才子佳人”式的主流敘事:通過一番商業互動,兩位“90后”從商場談到了情場,擦出了生命的火花。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人舉辦婚禮時的視頻截圖)
但兩人離婚后,劉光耀在一份聲明中講述了另一段冰冷的敘事:
2022年10月兩人相識,安女士明確提出希望借助劉先生生孩子,11月兩人赴日本。 2023年1月,兩人訂婚,2月領證,4月開始鬧離婚。 2023年8月,兩人因代孕無男性胚胎第二次赴日本。 2024年3月,雙方因“不可說”的家庭原因低調離婚,6月份代孕的孩子在美國出生,8月15日,安女士公開官宣離婚。
很顯然,在后一段敘事中,安女士是一位毫不忌諱現實問題的實干家,雙方從一開始就目的明確:
劉學霸看上了女首富的融資潛能,女首富看重了劉主席的精子質量。
有吃瓜群眾可能迷惑不已,女主安某擁有“上交+哥大”的學歷,看上去也是個學霸啊,為何還有“學歷崇拜”的情結?
因為自家人知自家事,安女士當年是綜合少數民族加分、物理競賽得獎…得以保送進入上海交大的,深知與真學霸相比,存在段位上的差距。
根據雙方爆料,從兩人相識到離異,女首富先后給劉主席的公司投資了兩輪,金額分別為1000萬和5000萬。此外安女士還花了400萬,為劉先生的父母購買了一處房產。
用刻薄的眼光看,為了注入優質基因改良后代,貴陽女首富付出的明面代價就高達:
6400萬元。
這顆數個月之后命中靶心的子彈,似乎也太昂貴了叭?
但如果從更長的時間維度看,霸道女總裁的執念與操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古代的門閥世家講究一個門當戶對,但不妨礙“榜下捉婿”的騷操作。
例如唐朝改革科舉制度后,每次大考的主考官還以“座師”的身份考察中舉的進士,為世家大族牽針引線,提前把適齡未婚的青年才俊“援助交際”,從而內部消化掉。這些事業家庭雙豐收的仕子,被時人調侃為:
臠婿。
但凡有點文化的朋友都知道,這個“臠”就是“禁臠”,特指皇家貴胄獨自享用、不容他人染指的肉塊。
到了宋代,汴京城每次科考發榜之日,當地富紳們全家出動,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這說明當時門第觀念已經淡薄許可,民間土豪和讀書種子強強聯手,成為后世財婚的濫觴。
頂層人士看中土鱉仕子,固然與后者“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的遠大前程有關。然鵝,科舉并非入仕的唯一途徑,而中舉之人也并非人人可以授官。
但古代人依然熱衷于“榜下捉婿”的婚姻文化,是因為他們深知:
財富與社會地位可以遺傳,智商不會100%遺傳。但為了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
翻譯成為普通話就是:
為了避免“一蟹不如一蟹”的家族沒落悲劇,哪怕是首富也得借種。
從這個層面看,劉、安兩人聯姻,其實是一種資源互換——劉學霸提供精子,女首富給予融資。
至于自由戀愛那套美好敘事,還是用來麻醉底層人罷。
所以我們看到,劉光耀在離婚戰中,毫不忌諱地自嘲為“贅婿”,并尖銳地提出一個終極之問:
我能否有合理動機質疑,我只是一個幫助安家“傳宗接代”的機器?
作為一名真·霸道女總裁,年齡比劉同學還大3歲的安總,怎么容得下如此辛辣的爆料?
她憤怒地在朋友圈中向劉光耀討要個人借款1000萬元,至于公司名義的融資:
就當是喂狗了。
可見,在富豪家族看來,哪怕你擁有300萬粉絲,那也只是一個上不了臺面的網紅,哪怕你是北大學生會主席,那也推不開資本市場的大門:
普通家庭冒出來的天才,終歸仍是底層的狗道中人。最強贅婿從來就不好當。
?真學霸拒絕提供情緒價值
下面,我們再分析一些有趣的東西。
通過雙方的罵戰我們得知,在這段持續時間僅7個月的婚姻中,安女士的目的就是奔著“傳宗接代吾輩責”去的,這一點劉同學也清楚,否則就不會在2023年10月認識,當年11月就“赴日本代孕”。
如果僅僅是為了生育,兩人的交集可能就此止步。
但值得玩味的是,兩人于2023年1月訂婚,2月領證,4月開始鬧離婚。
這至少說明兩點:
一方面,安女士認同劉同學智商之外的其他東西,認為對方是較為合適的結婚對象。
另一方面,在短暫的共同生活期間,劉同學的表現讓安女士深感不滿,而安女士的看法也讓劉同學不滿。
那么問題來了:
在這段快速地無疾而終的婚姻里,雙方對于對方的期望差距,到底是什么呢?
也許在劉同學看來,他只是借著婚姻實現公司自救,間接實現階層跳躍。在本質上,他的經歷與驕傲,讓他自認為是強強聯姻,在精神上認為雙方平等。
例如劉光耀在名為《致信邦集團董事長安吉女士書: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公開信中寫到,他有多達五條的底線:
沒有任何投資人以婚姻或生子作為投資條件。bosie品牌公司有12家專業的投資機構股東,累計融資額有6-7億元。 作為一名‘贅婿’,我能忍則忍。但是我有五條底線,一旦突破,忍無可忍。
同時又擁有無懼失敗、從頭再來的巨大勇氣:
作為一名草根,我曾穿過高考的絞肉機,曾穿過創業的停尸房,曾穿過網絡輿論的審判場,也曾穿過婚姻的情緒黑洞,或許有一天我一無所有,但至少還有一個玩意兒:勇氣。
顯然,劉先生自認為是人中龍鳳,大環境導致的公司困境是暫時的,非戰之罪。而且即使創業失敗,他也有從頭再來的豪氣。
這份豪氣,源于高考的自信,源于清北學生會的磨練,源于創業的艱辛——正是過去的成功,激勵他將來的卷土重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財富與地位的不對等,并沒有讓他產生贅婿的自我印記,他認為他是自由的,不會對別人低人一頭。
更何況,劉先生還透露了一個細節:女方父親在B2輪給了男方投資,但接下來的一個半月之內,女方父親就三次減持上市公司信邦制藥的股份,累計減持3000多萬股,套現1.64億元。
公司公告顯示,2023年1月30日至3月1日,安懷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及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計減持3268.53萬股,套現約1.64億元。
這說明在劉光耀看來,所謂的豪門也不過如此,投融資的本錢來自于A股韭菜,來錢的手法吃相難看,對高大上的金融怯魅之后,落地鳳凰可能還不如雞。
但在安女士看來,劉同學只不過是腦瓜子靈一點而已,本質上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工具,是生存online版游戲中的NPC。所以,NPC就應該有NPC的覺悟,它就不配擁有尊嚴和情緒價值。
例如安女士曾認為劉同學個性太強,成長得不快,他甚至不肯為妻子、為家人提供:
情緒價值。
雙方糾結不清的、一個不給另一個強要的情緒價值,顯然是一個時髦的玩意兒。
“情緒價值”是來自于行為金融學與市場營銷學的一個術語,本意是:
顧客感知的情緒收益和情緒成本之間的差值,通常是指給人帶來美好感受、引發正面情緒的能力。
多虧了小紅書和抖音的大力推薦,情緒價值當選為“2023年十大流行語”之一,成為小集美們心中最重要的男性品質,僅次于權力與金錢,用大白話來解釋就是:
男人的男字,意味著上面要有田產,下面還要有力。
所謂上有田產,意味著男人既要有贏取財富的能力,也要有守住財富的能力。所謂下面有力,意味著男人不但要在生理上傲視群雄的本錢,還要有心理上安撫異性、取悅異性的能力。
做一個成功男人,實在是太苦辣~
有愛問之人又要問了,情緒價值在本質上是什么東西?它的難點在哪兒呢?
說一個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例子。
《金瓶梅》中,清河縣最大的官商、“潘驢鄧小閑”的卓著代表西門慶先生長袖善舞,最懂資源配置的各種奧妙。
西門大官人早些年娶了3個老婆,都是強強聯手的典范:
1,大老婆吳月娘的父親,是清河左衛吳千戶,這是他做生意的最大靠山; 2,二老婆李嬌兒的姐姐,是清河最大青樓的大股東,這是他做生意的情報來源; 3,三老婆孟玉樓的前夫,是當地有名的富豪,留給她的大筆遺產,成為西門慶做生意的重要本錢。
但是,西門大官人依然不管不顧,在事業有成的當口娶了一窮二白的潘金蓮。這又何解?
看書不仔細的朋友認為,這肯定是因為潘金蓮沉魚落雁,一發不可收拾啊。
但是,作為清河首富,左右逢源的西門大官人什么女人沒見過?即使潘金蓮長得像仙女,大不了把她安置在外室,何必迎娶回去,引來一身騷?
原因就在于,潘金蓮能為西門大官人提供巨大的情緒價值。
例如早在被晾衣叉打倒之時,西門慶被潘金蓮驚艷到了,魂不守舍。在王婆的攛掇下,潘金蓮雖然欲拒還迎,但自始至終對大官人保持明面上的服從性:
潘金蓮一口一個“奴家”,替西門慶分析雙宿雙飛的重點、難點、基點,特別是提到“不安定因素”武松,以及不知好歹的“大嘴巴”惲哥,講的就是一個:
想大官人所想,急大官人所急。
一來二去之間,以掮客身份發家、從來都是伺候老爺們的西門大官人哪里受到了這樣的考驗?當場就渾身酥軟、欲罷不能。
而在從了西門慶之后,潘金蓮自知背景薄弱,對西門慶予取予求。
例如在第四十三回《潘金蓮醉鬧葡萄架》中,西門慶性子起來了,先是不顧公開場合,將潘金蓮按到在花臺上,逼著她喊“親達達”(爸爸),然后又仗著一股蠻勁:
(西門慶)乘著酒興,把潘金蓮的紅繡花鞋兒摘取下來,又把褲帶解下,栓住了雙腳,吊在兩邊葡萄架兒上…遂取來器物百般凌辱,直吊了個多時辰。
注意了,這可不是耍雜技、拍電影時吊威亞,被折騰兩個小時以后,潘金蓮已經:
目瞑氣息,微有聲嘶,舌尖冰冷,四肢收縮于祍席之上。
這下子,西門大官人也慌了,趕緊解下來,調息了好一陣才發現:
半日,(潘金蓮)眼眸驚閃,蘇醒過來。
然后,差點被玩死的潘金蓮蘇醒后,第一反應是什么呢?
金蓮哭道,頭目森森然,莫知所之。我的爹爹,你今日怎么這樣狠惡?險些要了奴家性命,今后斷不可如此…
你看,在小命險些不保的當口,潘同學連“罰酒三杯”的承諾都不要一個,只是叮囑“今后斷不可如此”,這的意思就是“只要玩不死,就往死里玩”。
這情緒價值,正常人能給嗎?
此外,《金瓶梅》全書的名場面不斷。
例如西門慶在家主持了何千戶的接風酒,當晚和潘金蓮胡天胡地,第二日下雪,西門大官人要下床溺尿時,婦人還不放,說道:
我的親親,你有多少尿,溺在奴口里,替你咽了,省得冷呵呵的,熱身子下去凍著,倒值了多了!
潘金蓮在逆境中不顧個人尊嚴、屈身忍辱的勵志篇章,直接把大官人的情緒價值調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也讓大官人的老婆們送了一口氣,覺得進來的是一個器物,不是競爭對手。
而潘同學以自身的老練,為妄圖進入豪門的白身提供示范:
在委身豪門的游戲中,你想要依附某人生存,那就要自踐人格,弱化自己的行為動機,為主子提供情緒價值。而所謂的情緒價值,就是服從性,就是自我矮化和PUA。
正如很多年后,一位姓羅的太君精準地總結:
被包養,就不要談人格獨立。
這是人世間最殘酷的一頁,也奠定了《金瓶梅》絕望而寫實的文學地位。
?站哪一端,這是個哲學問題
最強贅婿怒懟女首富,這是一個充斥著金錢、情感、倫理和性的勁爆故事,被網上各路吃瓜群眾津津樂道。
知乎、公眾號等平臺上,有人感慨男主起點太低,如果有個副部級糖爹,這就是妥妥的戴威二世,何必委曲求全地當贅婿,然后被趕走?
還有金融圈人士重點分析了劉同學的岳父大人,他之所謂的向bosie發起1億元B2輪融資其實另有玄機,那其實是拉高股價、減持套現的基本操作,與扶持贅婿沒有直接關系。
但在小紅薯、抖音、短視頻等平臺上,好集美們同仇敵愾,認為安姐姐還是被所謂的傳統束縛了。
例如她們認為,5000萬給了渣男,還不如開啟國際視野,什么樣的洋基因找不到?
她們進一步表示:
不幸中的萬幸是,好在姐姐沒有被繼續訛詐。
很難想象在2024年,還有這么神奇的腦袋瓜子存在。
在某些神奇生物的大腦中,只有真金白銀才是硬通貨,至于所謂的個人能力一錢不值,反正:
清華北大不如膽大,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所以在這幫屑人看來,有能力的貢獻能力,沒能力的貢獻情緒價值,當贅婿就是當狗,要認清自己的定位。
還好東大百年來風云激蕩,很多腐朽的傳統觀念在社會劇變中蕩然無存,否則我們很難想象社會的主流觀念將是什么。
不如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東瀛,看看這個奇葩國家里,對于贅婿是什么看法。
日本社會非常看重所謂的傳承。例如在國歌《君之代》中,前幾句就是:
我皇御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 直到小石變巨巖,直到巨巖長青苔。
日本政界中,天皇和貴族“萬世一系”,而商業中同樣如此,無論是財閥還是中小家族企業,傳承是頭等的大事。
例如全世界最古老的家族企業,就是日本的“金剛組”,它是一家修繕寺廟發家的日本建筑公司,創辦于公元578年(相當于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歷時1400年而不倒。
但誰也不能保證家族中每一代都有賢才,甚至不能保證每一代都有男性繼承人。為了維系所謂的傳承,日本建立了嚴格的養子制度。
日本的養子制度包括養子和婿養子。前者相當于認干爹、收義子,和中國歷史上的諸多故事差不多。
但在中國,一方面周天子的分封制度影響深遠,各路諸侯與貴族的血親文化深入骨髓;另一方面國土遼闊,廣闊天地是英雄角逐的舞臺,縱橫捭闔卷土重來的機會很多。所以拜義父發家的英雄,也是可以改姓歸宗的。
例如兵荒馬亂的五代十國,周太祖郭威把柴榮收為義子,后者改名為郭榮。但當郭榮繼位后,又改姓為柴。
而在國小位卑的日本,缺乏縱深、缺乏資源,大人物敗落后基本沒有重來機會,因此養子文化講究從一而終,干爹和養子相對無語,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因此日本正史中,養子必須改姓,必須保持絕對的忠誠性,甚至出現過干爹下令,養子殺親爹的事件。
這操作,簡直能讓三拜義父的呂布自嘆弗如。
不過,正因為養子制度違反人性,即使在日本也絕非主流,當地逐漸發展出特殊的婿養子制度。
中國的傳承是以血緣宗族為單位,贅婿可以保持自己的姓氏,但沒有資格繼承岳父的家產。
而日本是以家庭為傳承單位,處于核心地位的是“家”這個本體而不是家里面的嫡子長孫,只要能發展壯大家族名聲,誰能掌權都可以商量—— 反正倒插門的贅婿必須改姓,說出去都是同一個姓氏。
例如1995年,平民出身的室崎勝信從東京大學畢業后,成為貴族議員加藤六月當秘書。由于能力出眾,加藤氏又沒有兒子,室崎勝信改名為加藤勝信,入贅加藤家族,并在家族的支持下當選國會議員,并于2017年成了厚生省勞動大臣。
再例如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在退位前將資源和地位全讓給了女婿松下正治(原名為平田正治)。他甚至公開宣稱:
在選擇繼承人的過程中,我很慶幸自己生的是女兒而不是兒子。 因為在傳承中,兒子是沒有選擇的,我不知道把龐大的松下交給他是不是合適;如果是女兒,我可以選擇最合適的女婿,找到最適合的接班人。
咱就是說,哪怕在最保守的日本,家族傳承也會肯定贅婿的能力,而不是廢柴的血統。因為資源的稀缺性與惡劣的社會環境,也已經淘汰了最原始的“純血貴族”。
(松下幸之助,他把龐大的松下商業帝國成功地傳給了女婿,保持了公司內部的穩定)
相比之下,在改革開放數十年的東大,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群似乎不理解吸收外來精英的重要性,他們指望著以借種的方式,賡續自家的“高貴血統”。至于贅婿本人的能力,他們是不重視的,甚至是高度警惕的。
例如在“贅婿之都”杭州蕭山區,上門女婿白天上班,晚上帶娃,收入上繳,按月發放零花錢,家庭財產早已公證…知道的是在招贅婿,不知道的以為在招奴隸。
現實中,很多成功人士拒絕相信“智商中值回歸”的原理。他們很難理解,雙方父母都是野生的清北學霸,費力培養的子女卻不一定夠得上清北的門檻。
他們更不明白,把贅婿防賊一樣防著,僅當作傳宗接代的工具,這恰好是對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例如我可以大膽斷言,安女士代孕的兒子,大概率不如劉光耀耀眼,更不太可能裸身當選北大學生會主席。
當然,頂層人士迷信自家血統,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搖旗吶喊的NPC也吹捧“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偽科學,這就屬實難崩了——你是什么階層,難道心里沒個數?
這個世界上,普通人占據絕大多數,從普通人中冒出來天才人物的概率,其實是遠超精英階層的。
我們之所以對劉光耀看高一線,不是因為學歷崇拜的飯圈文化,而是因為堅信:
在一個正常社會中,選拔人才、階層躍遷的向上通道不應當被阻斷、被關閉。如果連草根出身的北大學生會副主席劉光耀都無法出頭,在錯誤的示范下,更多有才華的普通人會把技能點用于走捷徑,更多沒有才華的普通人會選擇徹底躺平。長此以往,這個世界的希望在哪里?
總不至于像江西周公子的朋友圈那樣,反向歧視讀書人吧?例如這句有味道的話:
這些人當年仗著自己會讀書,看不起我們這些靠父母的人。呵呵,社會會教他做人的。
1918年11月7日,即將迎來60歲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員外郎、學者梁濟問兒子梁漱溟:
這個世界還會好嗎?
時任北大哲學教授梁漱溟凝重地回答道:
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梁老先生欣慰地說:
能好就好啊…
三天之后,梁濟在北京積水潭投水自盡,遺書中說:
國性不存,國將不國。我之死,非僅眷戀舊也,并將喚起新也。
我希望在百余年之后,這個世界的所謂精英人士,能多一份理性,多一些社會責任,多一些對這個世界的善意。
斯蒂芬·茨威格說:
所有的巔峰時刻都需要綢繆,所有非凡之事都需要醞釀。一個民族,總是上百萬人中才涌現出一位天才…世界總是在荒疏了漫長時光后,真正的歷史性時刻、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才悉數登場。
——(全文完)——
寫在后面的話:
1,我從來不認為兩位神仙打架,作為凡人的我們應當選邊站。但我們需要捍衛社會的規則。如果一方是以個人才能求進步,另一方面是以投胎能力求發展,你應當怎么選?
2,在這場大戲中,劉同學的錯誤在于高估了個人奮斗的作用,看不到歷史潮流。而安女士的錯誤在于見識太少,她以為通過高考進入清北就是最高成就了,根本不了解在TOP2中,真正的大羅金仙打架是啥樣子樣子,理解不了普通學生當選北大學生會主席是個什么情況。
3,人類社會中自然沒有絕對公平,但有些規則是不能輕易被打破的。2022年7月,江西周公子事件引發熱議,本人一共發表了3篇文章,目前幸存2篇。我希望沒看過的同學閱讀一遍,我自認為把這個問題談得比較深入,一些觀點就不在本文贅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