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你這么年輕就結婚啦?/
不知道大家在看到別人年紀輕輕就結婚的時候,都會有什么感受?
如果是十年前,我肯定會覺得羨慕,人生大事那么早就完成了;但如果是現在,我可能會覺得這么年輕就結婚,實在太無趣了吧。
不管是哪種感受,都是給婚姻下了一個簡單的定義,結了婚,人生就差不多over了。
而現在社會,婚姻生活不再像以前那么簡單,社會的變遷導致男女生活的重心變得不同,人們也有了獨立生活的空間,婚姻好像就不再是必須的了,人們離婚也變得十分容易,一言不合就離婚。
但是,婚姻也已經不再是一成不變的了,不要以為結了婚,你與伴侶之間就完全進入程式化的生活了,兩個人的生活才正是磨練個人成長的好契機。
伴侶生活將是個人成長的地方
每個人一生都將經歷四段親密關系,這樣的關系可能是與同一個人完成,也有可能換不同的對象:
第一段伴侶關系中,我們將學會與另一個人共同生活,并在性方面發展成熟;
第二段,我們將完成為人父母的角色,這段感情也會隨著孩子長大而走到盡頭;
第三段,雙方更關注個人的自我實現和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標;
最后一個階段,才是男女雙方真正達到精神上的默契和平等。
所有的伴侶都能白頭偕老是一種幻想。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伴侶關系在某個特定的時期具備獨特的功能。當這一功能枯竭時,即使雙方都有誠意想挽回,這一結合也就到了解體的時候。
一個結束也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雙方都會尋覓另一個伴侶,期待另一種組合。
對婚姻,男人和女人的期待是不一樣的。
傳統上,對男人來說,婚姻只是一個休憩的港灣,讓他們放下盔甲,從打拼生活中恢復平靜;對于女人來說,婚姻則意味著一切,是生活的全部。
今天,情況正好相反。隨著女性地位的上升,男女各自對婚姻的期待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女性不再只關注家庭,對她們而言,工作上的投入和發展也變得同樣重要。女性在工作上的投入越來越多,她們期待能在婚姻中得到支持和撫慰,而男人則需要婚姻以使人生更有意義。
伴侶組合是個人成長的學校,我們彼此都會在朝夕相處和日常摩擦中成長和改變。而且,從20歲到50歲,我們可能每個階段學到的東西都不一樣……
01
學習階段
28歲的X小姐說:“回想我第一任丈夫,我很驚訝地發現:他非常像一個父親!可是當年,我沒想過這之間能有什么關聯……我還是孩子時父母就離了婚,我只是偶爾見到父親。
22歲時,我對自己一點信心都沒有,我嫁給了他,一個很紳士的男人。我感覺他什么都會,是我的保護神,他也教會了我一切。我是個很好的學生,因此我越來越自信,并慢慢建立了自己的獨立人格,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像以前那么依賴他。他無法忍受我的成長,最后我們分手了。”
通常,第一次婚姻組合受父母之間的伴侶模式的影響很深,或是模仿照搬,或是與父母的模式形成強烈對比。
50%這樣的組合將在幾年后解體。為什么呢?
因為伴侶雙方都很年輕,在墜入愛河時,他們對自己的人格都沒有足夠的認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自的人格逐漸建立,兩個人都會感覺對方與當初相遇時判若兩人。
第一段感情的解體往往被看成是天崩地裂。因為對第一段愛情,我們會全身心投入。當感情走到盡頭時,我們就像失血過多一樣特別脆弱。很多人在這個時候會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另一段感情,以求安慰和療傷,這注定又要重演同樣的劇情,以關系解體告終。
所以,在第一段感情失敗時,給自己一點時間,問問為什么,找找感情失敗的原因。“如果一個賭徒進了賭場,他肯定會去賭,唯一能抵制賭癮的方法就是不要進賭場。”
同樣,在愛情上,如果某個男人喜歡對女性‘專制’,或者某個女人喜歡糊涂淘氣的男人,但都知道這樣的組合總是以失敗告終的話,那么就應該避免找這樣的對象。
這樣的認知可以讓我們從心理上改變目標,以平和的方式過渡到愛情的第二階段:那就是家庭建設。
02
為人父母階段
43歲的D女士是銷售總經理。“當我的孩子出生后,我覺得自己精神煥發,盡管工作上我很忙,我還是盡可能多地陪在孩子身邊。成為母親讓我改變許多,讓我感覺人生有了升華。”
“有了孩子后,我開始對人生有了不同的理解。”D女士說:“我開始疏遠我的丈夫。他是個樂天派,他對生活一點都不操心,無憂無慮。當孩子們長大后,我發現我們之間已經沒有共同語言了,于是我們分手了。”
生兒育女讓我們的感情進入一個新的維度。這是因為,當雙方之間的信任達到足夠高的水平后,我們才會決定創建一個家庭。此時,創造生命的欲望和對家庭和睦的期望,超越了兩人世界的簡單甜蜜。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危機開始出現。當最小的孩子也長大成人,卸去父母職責的兩個人就有了自己的時間,就會回顧和反省流逝的歲月。通常,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瑣事,會使我們忘卻區分身為家長和伴侶的不同,孩子成了兩個人一起生活的黏合劑。一旦孩子翅膀長硬,夫妻關系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當然啦,誰都不愿意承認這一點。
其實,伴侶組合也可以為個人成長提供資源,只要男女雙方有這個意愿。女人不要當了母親后忘卻自己作為女人的身份,男方也不要對各自的變化產生抵觸情緒。
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男人自己拒絕溝通而導致感情破裂。有很多人一生都在重演同樣的悲劇:或是和同一個伴侶,或是和不同的伴侶,一直在重復同樣的生活。當女人確認她的伴侶拒絕任何改變時,她會選擇離開。
03
自我實現階段
第三段伴侶組合是各自獨立的階段,也就是說,雙方都有自己的空間。這是一個理性的組合:各自有自己的目標和時間,偶爾保持點距離……
“我認識M小姐是在我和孩子他媽離婚3年后。那時,我一邊繼續做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一邊重拾學業,我想成為心理咨詢師。
她和我一樣,以前都經歷過令人窒息的婚姻。于是,我們都決心不讓我們的愛情成為綁縛對方的繩索。
很奇怪的是,當我拿到證書成為心理咨詢師以后,M小姐變得有點冷淡,甚至對我冷嘲熱諷,似乎她很嫉妒我能在新的領域里開拓發展。開始的時候我還比較耐心,最后,我們不得不以分手告終。”
當伴侶的一方有所變化、開始追求自我實現時,如果另一方不是利用這個機會關注自己,尋求自己的目標,而是因為恐懼而抵制——害怕配不上對方,害怕失去對方,那么,這些恐懼會讓兩個人的關系陷入癱瘓。
04
彼此分享階段
65歲的J女士說:“在認識L先生之前,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要再婚。61歲時,我遇到他,我無法拒絕與他一起生活的愿望,盡管我很擔心孩子們會反對。容顏和身體漸漸變老時還能享受愛情,那是上天給人的最好禮物。它給你很大的信心,也讓你充滿信心去生活。我們的關系和年輕人的激情完全不同,不是轟轟烈烈,卻很深沉,我們心心相印,我從沒想過我能像現在這樣內心平和。”
在接近60歲時,我們需要更多的精神糧食。但是男人們經常否認這一需要,因為他們更注重社會層面的成功。對他們來說,地位和身份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他們在退休的時候往往感到失落,甚至陷入憂郁。或者,他們也會變得過于活躍,以打發大把令人窒息的無聊時間。
而大多數的女性,即使她們的職業生涯相當風光,但一種出于本能的卑微平和,讓她們在步入老年后不會有太多的抵制情緒。她們更注重與孩子們的溝通,并陪伴在孩子身邊。
后記
從一段感情走進另一段感情,每個人都在改變,每一段歷史都暴露出我們的某一個方面,每一次感情破裂都是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機會。
這么說,難道只有不斷更換伴侶我們才能成長嗎?
不見得!
在這個離婚率越來越高、重組家庭日漸普遍的時代,真正的挑戰其實是在一個婚姻里經歷這四段感情,這樣一想,是不是覺得婚姻生活頓時有趣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