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旅游主要以觀光為主,人們關注的是“看山看水看風景”。如今,文化藝術的融入使旅游變得更加多元化和深層次。山水實景演藝的興起,如《印象·劉三姐》,點亮了夜空,豐富了游客的夜間活動。這種以真山真水為舞臺的演藝形式,迅速受到游客的喜愛,推動了旅游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演藝市場的擴展:科技與內容的創新
隨著旅游需求的增長,旅游演藝市場進入了科技助力、內容創新的新階段。端午假期國內旅游出游總數達1.1億人次,旅游消費403.5億元,顯示出市場的巨大潛力。科技與旅游的結合,使得演藝形式更加豐富多彩。上海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等大型旅游度假區,通過演出、娛樂、餐飲、住宿、購物等業態的集群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成為旅游消費的新增長點。
藝術下沉:滿足多元化的旅游文化需求
滿足游客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是旅游業發展的關鍵。從淄博的“火”到上海的“繁花”,每座城市都在展示獨特的文化魅力。旅游演藝項目,如開心麻花的《瘋狂理發店》,將劇場布置在商場中,觀眾成為劇情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使文化體驗更加親民。北京王府井、上海淮海路等商業街區,聚集了豐富的文化藝術休閑業態,吸引了大量年輕游客。
遇見園博園:荊楚文化的全新體驗
在這一大背景下,國藝中聯推出的荊門“遇見園博園”項目脫穎而出,成為文化藝術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典范。這個項目在原“荊門園博園”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改造,以荊楚文化為主題,打造出一座沉浸式體驗園區。園區占地2094畝,包含256處景觀、138場創意演藝,形成了“一環、一區、十二驛、二十四園”的布局。
園博園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綠色生態底色,還充分利用現有場館、設施和景觀資源,結合荊楚文化IP,創新設計出新的旅游場景。項目以夜經濟為導向,植入豐富的文化IP,通過沉浸式夜游的形式,提供游客全方位的文化體驗。
楚風12驛站:文化與娛樂的完美結合
“楚風12驛站”是遇見園博園的亮點之一。每個驛站都有獨特的文化主題,如桃花驛、荷花驛、杜鵑驛等,結合地方文化元素,提供網紅打卡、情景美食、NPC互動、特色購物等多種創新體驗。通過這些驛站,游客可以深入了解荊楚文化,體驗不同的文化場景,感受到荊門的獨特魅力。
創意景觀與智慧夜游
遇見園博園深入挖掘楚文化元素,以長卷景觀再現世界上保存最早的漆畫《迎賓出行圖》,展示昔日楚國貴族的迎賓場景。智慧夜游項目《遇見荊楚光影實景秀》通過水幕投影和水霧營造仙境般的視覺效果,將楚文化和三國文化通過歌舞秀、裝置秀和水影秀的形式呈現給游客。
文化演藝與市集體驗
園區內的國潮時光市集,充分挖掘荊楚文化元素,設有藝術商亭、網紅美食、非遺文創等豐富的業態,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春節期間推出的鳳凰飛天秀、非遺打鐵花等創意體驗內容,更是讓遇見園博園人氣暴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打卡。
中國旅游業在文化藝術融合的推動下,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以文化為核心,科技為助力,旅游業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高質量的趨勢。
來源:東方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