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天高氣爽。8月20日,北京市海淀區太極拳協會和天水市太極拳文化展演交流活動在伏義故里,天水市伏義廟文化廣場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得到了國家體育局國家武術管理中心支持。開幕式上,海太協會會長王雁元致辭,天水市體育局副局長王建泰致辭并宣布活動開始。
海太協會參加本次活動的有協會會長、名譽七段、國家級指導員王雁元等多名武術七段、國家級指導員,以及海太協會的協會骨干隊員等40多人。活動展演了六個節目,包括24式太極拳和太極功夫扇、天水楊式傳統85式太極拳及伏羲太極拳、56式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太極八法五步以及大家共同展演的健康氣功八段錦,代表了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需求和太極基本功的訓練,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鼓掌。
天水因“天河注水”的傳說而得名,是從詩中走來的隴上江南。天水是“三皇之首”伏義氏誕生地,因此有義皇故里之美譽。以麥積山 5A 級風景名勝區為代表的景區景點星羅棋布,獨特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為景觀交相輝映。天水還因舌尖上的味蕾一碗麻辣燙紅遍大江南北。
天水市體育局副局長王建泰說,天水不僅歷史悠久,景色優美,而且它是伏羲武術的發祥地。天水人民酷愛武術,群眾基礎深厚。天水市伏義武術大獎賽已經連續舉辦了8 屆。2024 年天水伏羲武術大會“天馬行空 秦州論劍” 大獎賽剛落下帷幕,天水伏羲太極道研究院及天水市楊氏太極拳協會均獲得優異的成績。1996 年12 月天水市甘谷縣被評為全國武術之鄉。市各級體育部門,各級武術社團及武術愛好者為傳承中華武術,弘揚我國文化自信,為推動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海太協會這支成績突出,優秀團隊,在王會長的帶領下,走進天水,和天水太極拳拳友一起展演、指導交流、互學互助,用拳術搭建友誼的橋梁,讓作為中華武術優秀拳種之一的太極拳、伏義武術遍地開花,廣為流傳。讓體育、康養、旅游融合發展,作為朝陽產業,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市民的健康指數。
王雁元會長表示,近年來,海太協會貫徹實施“健康中國”和“全民健康”國家戰略,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積極深入街道、社區、村鎮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傳播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了濃郁的全民健身良好氛圍。為發揮體育多元化價值功能,進一步推動體育與旅游、健康、養老等產業融合發展,海太協會貫徹落實國家體育總局的要求,走出北京,來到了歷史文化悠久的天水,走進麥積山、伏羲廟等著名景區,到中國西部欠發達地區,傳播太極養生文化。海太協會與天水市體育局合作開展太極養生文化交流活動,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的麻辣燙經濟文化,為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的做出貢獻。
海太協會成立于1974年,已有50年的歷史。2015年以來,在王雁元的領導下,協會會員從600余人發展到來自黨、政、軍、科、教、企等各領域的會員15000多人。海太協會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領導下,貫徹實施“健康中國”和“全民健康”國家戰略,踐行“大健康,大太極”的跨界融合發展理念,推動太極拳“破圈”發展。海太協會為太極拳插上數字化翅膀,目前海太的抖音、快手等視頻號流量達到1.8個億;與北京市第三醫院海淀醫院合作開展處方運動和術后康復運動;與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防大學等合作,引進世界冠軍邱慧芳等專家,通過科學教學,延展賽事鏈條,共享健康生活。
太極拳作為中國武術優秀代表項目之一,以其獨特的修身、健身功效,以及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理念而廣泛受到群眾的喜愛。海太協會通過走進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天水,舉辦太極拳文化展演活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各方加強合作,為欠發達省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為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增添新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