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不易,喜歡我的作品,請大家點點關注,給個支持,拜謝。
2024年上半年,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財政收入情況可謂是跌
宕起伏。深圳、杭州等經濟強市出人意料地出現負增長,而長春更是暴跌22.5%。與此同時,沈陽卻一枝獨秀,增速達到6.8%。這些數字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經濟變化?
【事件經過】
咱們先來看看這15個副省級城市都是哪些。從北到南數一數:東北有哈爾濱、長春、沈陽和大連;華東有濟南、青島、南京、杭州、寧波和廈門;西北、西南和華中各有一個,分別是西安、成都和武漢;最后華南有廣州和深圳。這些城市雖然行政上歸各自的省管,但在經濟管理權上可是跟省平起平坐的。
說到財政收入,這可是個硬核指標。2024年上半年的情況可把人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誰能想到,平時風光無限的深圳、杭州和寧波,這回全都栽了跟頭?深圳財政收入同比下降4.0%,少了90.3個億;杭州下降0.8%,少了13.8個億;寧波下降2.8%,少了32.7個億。這仨城市往年可都是財政收入的大戶啊,這回咋就歇菜了呢?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長春,財政收入直接暴跌22.5%,少了65
.3個億。這下可好,一下子就從原來的中游選手變成了倒數第二,只比哈爾濱強那么一丟丟。長春這是怎么了?難道是被誰下了降頭不成?
反倒是沈陽,在這一片愁云慘淡中殺出了一匹黑馬。它的財政收入增速達到了6.8%,比第二名濟南還高出2.3個百分點。雖說增量只有29.7個億,但在這個人人都喊難的年頭,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很不容易了。
大連和哈爾濱這兩個東北兄弟也不甘示弱,增速分別達到了4.0%和4.1%。雖然總量不大,但這種頑強的精神確實值得點贊。濟南作為山東省會,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增速達到了4.5%,總算是沒給山東丟臉。
再說說其他城市。武漢、廣州、西安、青島、南京和成都,這幾個城市雖然增速不高,但好歹保持了正增長。其中武漢表現最好,增速達到3.6%;成都最低,只有可憐的0.2%。
不過,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啥有些城市的GDP增速明明很高,財政收入反而下降了呢?比如深圳,GDP名義增速高達9.6%,但財政收
入卻下降了4.0%。廈門也是,GDP增速8.6%,財政收入卻下降了4.3%。這里面到底有什么貓膩?難道是錢都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再來看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這可是衡量一個城市財政負擔的重要指標。杭州以16.3%的比例高居榜首,這意味著杭州每賺100塊錢,就有16.3塊要上交國家。緊隨其后的是廈門,比例為15.2%。這兩個城市的財政負擔可以說是相當重了。
反觀長春,財政收入只占GDP的6.6%,是15個副省級城市中最低的。廣州和哈爾濱也不遑多讓,分別只有6.9%和7.0%。這幾個城市的財政壓力相對來說就小多了。
剩下的城市基本都在9%到10.5%之間徘徊。其中南京最高,達到10.4%;成都最低,為9.1%。這些城市的財政負擔可以說是中規中矩,既不會讓人覺得太重,也不至于太輕松。
回過頭來再看看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深圳的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達到12.4%,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四。這個數字看似不錯,但要知道深圳的GDP基數可是相當大的。也就是說,雖然深圳的財政收入總額下降了,但
它的財政負擔依然不輕。
再說說寧波,這個被譽為"東方商港"的城市,財政收入占GDP比重高達13.6%,僅次于杭州和廈門。作為計劃單列市,寧波的經濟實力確實不容小覷。但這個數字也意味著,寧波的財政壓力不小。
西安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9.5%,處于中等水平。這個數字既反映了西安經濟的穩健發展,也說明西安在財政收入方面還有上升空間。
武漢作為華中地區的中心城市,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9.3%。這個數字與西安相差無幾,顯示出武漢經濟的韌性和潛力。尤其是在經歷了疫情的考驗之后,武漢能保持這樣的水平,實屬不易。
最后再看看成都。作為西南地區的經濟中心,成都的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為9.1%,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靠后。這并不意味著成都的經濟實力弱,反而可能說明成都在吸引投資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有獨到之處。
總的來說,2024年上半年這15個副省級城市的財政收入情況可
謂是冰火兩重天。有的城市歡天喜地,有的城市愁眉苦臉。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優勢和挑戰,如何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找準定位、發揮所長,將是這些城市未來發展的關鍵。
這一波財政收入數據一出來,可把網友們給炸鍋了。大家紛紛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看法,有關心、有調侃、有分析,各種各樣的評論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有網友看到長春的數據直呼:"長春這是怎么了?難道是汽車產業遇到什么大麻煩了嗎?"確實,作為中國汽車城,長春的財政收入和汽車產業息息相關。這個問題一下子引發了不少人的討論。
(http://www.w21799881.cn)
來源:http://www.mmjijin.cn
(http://www.015943.cn)
來源:http://www.53bank.cn
(http://www.luolinna.cn)
來源:http://www.goushu96.cn
(http://www.stintec.com.cn)
來源:http://www.eventmanagement.cn
(http://www.msfriend.com.cn)
來源:http://www.igo4.cn
(http://www.lolf.com.cn)
來源:http://www.ningeng.cn
(http://www.alxqt.cn)
來源:http://www.br53.cn
(http://www.putuosjs.cn)
來源:http://www.vssf.cn
(http://www.cfju.com.cn)
來源:http://www.fanjisong.com.cn
(http://www.absum.cn)
來源:http://www.alxqt.cn
還有人調侃道:"深圳、杭州、寧波這三個平時吹得天花亂墜的城市,這回可算是栽了個大跟頭啊!看來有錢人的日子也不好過啊。"這話雖然帶點酸味,但也反映出了普通老百姓對這些經濟發達城市的復雜心理。
對于沈陽的表現,有東北網友興奮地說:"沈陽牛啊!看來咱東北還是有希望的!"確實,在整體經濟形勢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沈陽能有這樣的表現,著實讓不少人眼前一亮。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了GDP增速和財政收入增速之間的反差,疑惑地問:"為啥有些城市GDP增速那么高,財政收入反而下降了?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貓膩?"這個問題一下子戳中了不少人的痛點,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還有網友對比了各城市的財政收入占GDP比重,感嘆道:"杭州和廈門的負擔也太重了吧!難怪都說在這些城市工作壓力大。"確實,高比重意味著更大的財政壓力,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么這些城市的生活節奏如此快速。
對于長春、廣州和哈爾濱的低比重,有網友調侃:"這幾個城市是不是偷偷藏了私房錢啊?"雖然是玩笑話,但也反映出人們對城市財政收入的好奇和質疑。
有關注西部發展的網友看到成都的數據后說:"成都這么低的比重,看來是真會過日子啊!難怪那么多人喜歡往成都跑。"這個評論引起了不少西部網友的共鳴。
還有網友總結道:"這15個城市真是冰火兩重天啊!有的歡天喜地,有的愁眉苦臉。看來國家發展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兒。"這個評論得到了很多人的贊同,大家都意識到了經濟發展的復雜性。
有經濟學專業的網友分析說:"這些數據背后反映的是產業結構的變化。有些城市可能在轉型升級,短期內財政收入會受影響,但長遠來看可能更有利于發展。"這個觀點引發了一些深度討論,不少人開始思考城市發展的長遠問題。
還有網友對比了自己所在城市的情況,感嘆道:"看了這些數據,突然覺得我們市也沒那么差嘛!"這種自我安慰的心理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總的來說,這次財政收入數據的公布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從調侃到分析,從關心到質疑,大家的評論反映出了對城市發展、經濟形勢的多角度思考。這些討論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數據背后的故事,也體現了普通民眾對經濟問題的關注和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這15個副省級城市會在各自的發展道路上繼續前進,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此,各位看官你怎么看的?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