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于北京順利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克服種種困難和阻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實踐問題,在指導新實踐、引領新變革中展現出強大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偉力,也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強有力思想武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既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一脈相承,又同黨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有效銜接,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確了目標導向。正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想讓全面深化改革這一重要戰略舉措落地生根,正需要廣大黨員干部以高度統一的思想、爭分奪秒的行動和“久久為功”的釘釘子精神來鋪就最后十里路。
堅持黨的領導,筑牢對黨忠誠的政治根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于加強黨的領導。事實證明,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廣大黨員干部唯有堅定不移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我們要保持敏而好學的勤學之態,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和《決定》精神,全面汲取“大黨智慧”。也要充分認識到全面從嚴治黨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不斷強化黨性修養,嚴守黨的 “六大紀律”,以忠誠干凈擔當的實際行動,做守紀律、講規矩的踐行者,牽一發而動全身,提高黨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水平。
堅持人民至上,厚植擔當履責的為民情懷。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人民群眾的關切點,就是改革工作的發力點。廣大黨員干部要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落實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更要大興調查研究,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經常與群眾“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實實在在解決一批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在實踐實干中踐行“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
堅持守正創新,健全破立并舉的長效機制。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保持道不變、志不改的強大定力,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守正,即守住守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理”,堅守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正確道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導實踐的精神動力與科學方法論,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創新,即創出創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路”,關鍵在于不斷創新改革發展的理念、制度與方式方法,要敢于和善于跟蹤發展中的新問題、變革中的深層次問題、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黨的建設的突出問題,堅持系統觀念和實踐觀念的有機統一,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號角已然吹響,在這重要的歷史關口,廣大黨員干部應當始終堅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定政治立場、走準政治道路、擺正政治方向,認真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宏偉戰略意圖,不折不扣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落到實處,為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