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刀 凡不煩
進入8月,生豬價格漲勢還在延續。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4年8月第2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為20.2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了4.0%,同比上漲了17.9%。
至此,生豬價格已經連續五個月上漲,一時間,關于新一輪“豬周期”的爭論甚是喧囂。
其實,無論是否迎來“豬周期”,一旦價格漲破盈虧平衡點,生豬養殖企業就面臨一個樸素的商業邏輯——出欄生豬數量越多,賺得越多。
也就是說,產能規模和“爆產能”的潛力,將決定公司的盈利前景和投資價值。
作為湖南省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新五豐自然成為了本期湘股策(xiangguce)關注的對象。
8月10日,新五豐公布2024年度中報。
雖然上半年尚未扭虧為盈,但從產能儲備、產業鏈布局、資金優勢、科技創新等四個維度來看,新五豐后續“爆產能”的潛力十足。
如果“豬周期”的東風如期而至,新五豐有可能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
自建+并購,能繁母豬存欄量攀升
新五豐上市20年,但一躍成為湖南生豬養殖頂流,僅花了短短兩年時間。
2021年,新五豐的生豬出欄數量僅有44.15萬頭。
但到了2022年,新五豐生豬出欄數量一舉躍上百萬臺階,達182.68萬頭;2023年,更是突破300萬大關,達320.07萬頭。
短短兩年,生豬產能暴增625%;2024年上半年,出欄生豬197萬頭,同比大增54%。
產能連爆,新五豐是怎樣做到的?未來是否還有爆產能的潛力?
拋開種種描述分析文字,不妨通過數據看本質,聚焦兩大關鍵指標——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和MSY。
簡單理解,一頭母豬的產能是有限的,有多少頭能夠生仔的母豬,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出欄生豬的數量。
對于自繁自養的規模豬場,能繁母豬的存欄規模就是“爆產能”的基礎和先行指標。畢竟,豬場可以自建,可以租賃,甚至可以代養,但母豬數量的增長卻并非一蹴而就的。
至于MSY,則是每年每頭母豬所生仔豬中能夠育肥成出欄肥豬的頭數,代表的是養殖效率。效率越高,豬場越優秀,MSY數值越高。
分析近年財報,不難發現,即便是在行業虧損嚴重的“豬周期”價格底部,新五豐依然不遺余力地擴張能繁母豬的規模。
其間,自建+并購,則是新五豐實現能繁母豬存欄規模增長的兩大路徑。
據統計,2021年,公司交付母豬場7個;2022年,交付母豬場9個(不含天心種業);2023年,交付母豬場7個;2024年上半年,交付母豬場1個。
此外,2022年,新五豐并購天心種業,一舉新增母豬存欄規模7.3萬頭。
其實,在生豬產能爆發前夕的2021年,新五豐的能繁母豬已經開始放量——由期初的27920頭,漲至期末(2022年期初)的10.4萬頭,一年激增接近三倍。
2022年—2023年,新五豐能繁母豬存欄數量每年增長約5萬頭;2024年上半年,增長約2.3萬頭,至6月末已達23.28萬頭。
在此基礎上,新五豐的能繁母豬存欄規模仍有增長空間。
挖潛增效、產能調整之類暫且不論,中報顯示,在尚未結項的定增募投項目中,就包括新五豐存欄4.32萬頭母豬場項目。
再來看看MSY指標。
在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增長的同時,新五豐的養殖效率也在不斷提高,MSY指標持續提升。
湘股策(xiangguce)對MSY指標進行了簡單的年化計算,用當年的生豬出欄量,除以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均值(期初期末數量平均)。結果如下:
2021年,MSY僅有6.69;2022年,14.05;2023年,17.49。
至2024年上半年,新五豐的MSY已經增至17.80,平均一頭能繁母豬一年能出欄生豬17.80頭。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末,國內能繁母豬存欄4142萬頭,今年6月末為4038萬頭。今年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36395萬頭。
按此計算,國內生豬養殖的MSY恰好為17.80,與新五豐相當。
也就是說,MSY值為17.80,只不過是全國平均水平而已。隨著產業鏈優化、資金優勢兌現、技術水平提升,新五豐的養殖效率有望進一步增長。
能繁母豬存欄數量、MSY的增長勢頭不改,新五豐“爆產能”自然后勁十足。
延鏈補鏈強鏈,優化全產業鏈布局
日趨完善的生豬產業配套,為新五豐“爆產能”、增效率提供了體系保障。
近年來,公司圍繞“一體兩翼”進行戰略布局,立足湖南省,一手伸向粵港澳大灣區,一手伸向長三角區。同時,堅持生豬養殖和肉品銷售“雙引擎發展戰略”,持續延鏈補鏈強鏈。
當前,新五豐以生豬養殖為基礎,建立了集飼料生產、種豬繁育、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及肉品加工、冷鏈物流、生豬交易于一體的生豬全產業鏈布局。
先從產業鏈上游說起。
持有天心種業100%股權后,新五豐進一步強化了種豬繁育的核心競爭力,產業鏈進一步延伸至種豬的自繁自養,并增加種豬、仔豬、商品豬的產品規模。
天心種業擁有四十多年的育種產業積淀,是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國家生豬產業體系長沙綜合試驗站站長單位。“天心”牌種豬榮獲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品牌豬”稱號。
今年以來,新五豐加大在育種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并與天心種業在生產方面進一步融合,加強母豬群的更新替代,盡量做到滿產滿配,加強生豬疫病防控。
種豬(包括能繁母豬)的充足供應,正是生豬“爆產能”的基礎。
在飼料生產方面,新五豐飼料自給能力持續增強。目前,公司已經擁有8個飼料廠,飼料產能近120萬噸。
此外,新五豐還在籌劃進一步擴張飼料產能,擬將部分募集資金變更用于“郴州天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豬料新質工廠建設項目”。
肉品業務方面,新五豐正由賣豬向賣肉轉變,已完成205萬頭生豬屠宰年產能布局。
報告期內,寧遠舜新屠宰冷鏈配送項目屠宰線已投產運營,生產規模為年屠宰生豬50萬頭;郴州市蘇仙區城北屠宰場項目預計年內投產,年屠宰生豬85萬頭。
后續,將根據調豬變調肉政策的執行力度強弱、新增產能情況,按照養殖集中區以及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布局情況,或會增加屠宰產能布局規劃。
湖南農業集團控股,資金優勢明顯
要“爆產能”,沒錢不行,資金保障至關重要。
作為湖南省國資委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新五豐可以說“不差錢”。
來源:公司公告
今年8月6日,股權劃轉完成后,新五豐的大股東變為湖南農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湖南農業集團”),實控人仍為湖南省國資委?。
湖南農業集團,正是新一輪湖南省國資改革重點打造的農業旗艦,注冊資本高達100億元。
大股東實力雄厚不說,新五豐還多次在資本市場用直接融資手段獲取資金。
2021年,新五豐向原大股東現代農業集團,及其余三家湖南國企湖南糧油集團、湖南興湘集團、湖南建工集團定增募集資金10.30億元,用于建設母豬場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2023年,新五豐通過詢價發行方式確定20名發行對象,成功募集資金15.51億元,用于支付重組現金對價、補充流動資金、5個項目的建設。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賬上還有貨幣資金12.05億元。
此外,新五豐還獲得了多家銀行的信用授信支持。截至6月末,授信額度達60多億元。
“老兵”帶隊管理,玩的是高科技
要養好豬,還得要有科技含量。科學養豬,并非套話。
近年來,新五豐MSY指標持續增長、養殖效率持續提升的背后,是公司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
2023年,新五豐完成經營班子換屆。董事長萬其見曾任天心種業董事長,擁有30余年的生豬養殖管理經驗;總經理朱永勝則在新五豐任職超16年。
“老兵”搞管理,對科技含量越發看重,新五豐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涵蓋了產業鏈的方方面面。
中報顯示,上半年,新五豐承擔多項國家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對12項企業內部科研項目進行評審立項,涵蓋生物育種、健康管理、飼料營養、環保環控、信息化和肉品屠宰等生豬全產業鏈領域。
報告期內,新五豐大力推廣液態發酵飼喂,有效提升豬群健康水準,改善豬場生產性能指標,降低生產成本。
同時,公司還積極開展大麥、小麥、芽麥等非常規飼料原料利用技術的研發和利用,優化生產工藝參數和飼喂階段,降低養殖飼料成本。
據了解,新五豐近年來打通生豬育種、營養研發、疫病凈化等技術路徑,大幅提升了現有資源生產轉化效率。
例如,依靠科技育種,公司將生豬出欄天數從155天降至150天,大大降低了成本及疫病風險的概率。
結 語
要素齊備,只等風來
就在此輪豬價上漲前夕,新五豐董事長萬其見曾表示:目前豬周期表現出的行業困難是暫時的,養豬永遠是個朝陽產業。豬糧安天下,吃肉永遠是剛需,市場一直存在。
面對豬周期,公司所要做的,就是在去產能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放大自己的成本優勢、差異化優勢、疫情控制能力以及面對極端市場資金保障的能力等。
正是出于這種認知,才有了新五豐在豬價低迷的寒冬期逆勢爆產能的底氣。
現如今,產能儲備充足、全產業鏈布局優化、資金優勢顯著、科技要素賦能……新五豐已經做好準備,只待新一輪“豬周期”的東風。
*本文系湘股策(ID:xiangguce)首發原創發布,未經湘股策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查看《轉載須知》。
編輯:香菇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