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注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周先生說張大千于七十六歲時說:“繪畫中,人物、動物最難,我初學畫時,就是從人物著手畫起,后來才改學山水。”同年,他還在《四十年回顧展自序》中說:“予畫幼承母訓,稍長從仲兄善子學人馬故實,先姊瓊枝為寫生花鳥。年十七(按虛歲應為19歲)出峽渡海,學染織于日本西京,繪事遂輟。”由此可知,他在初學繪畫時并未涉及山水畫,無論從其他文字記載和實物來看,均未證實張大千在十九歲之前畫過山水畫。在日本學習期間,因“繪畫遂輟”,故也談不上畫過山水畫。
張大千在《自序》中還說:“二十歲(此處應為21歲)歸國,居上海,受業于衡陽曾夫子農髯,臨川李夫子梅庵,學三代兩漢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兩師作書之余,間喜作畫。梅師酷好八大山人,喜為花竹松石,又以篆法為佛像;髯師則好石濤,為山水松梅。每以畫法通之書法,招門人子弟。予乃效八大為墨荷,效石濤為山水,寫當前景物,兩師嗟許,謂可亂真。”由此可知,張大千是在二十一歲拜師后才有“效石濤為山水”。也就是說張大千在二十一歲時才開始作有山水畫。
目前記載最早的張大千山水畫是他二十二歲所作的《山水人物小屏》,圖中人物筆致似新羅山人,山水背景似石濤和尚。二十三歲作《仿弘仁秋山飛雁圖》,題有:“秋水無云,詩翁閑吟。征人萬里,鷗驚多情。壬戌十月,大千居士。”畫風師承弘仁,題字學曾熙。張大千后來有方印章為“山水姻緣,等于婚媾”,形象地說明了他與山水畫的密切關系,迄今為止,已知張大千早年山水畫多師承石濤(圖八三)、張大風(圖八四)、石、華喦等。張大千之所以在山水畫方面投入很大精力,他說:“畫山水,可以提高人之思想,培養人之情操。山水佳作,輒令人無限向往,油然有一種瀟灑出塵之想。”(未完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