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會、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在最新制定的 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中提出了輔食添加的六大準則。家長只要牢記這六大準則,就能輕松實現科學喂養,幫助寶寶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助力寶寶長高及大腦發育。
(圖片來源: 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準則1: 繼續母乳喂養,滿6月齡起必須添加輔食,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
※ 嬰兒滿6月齡后繼續母乳喂養到兩歲或以上。
※ 從滿6月齡起逐步引入各種食物,輔食添加過早或過晚都會影響健康。
※ 首先添加肉泥、肝泥、強化鐵的嬰兒谷粉等富鐵的泥糊狀食物。
※ 有特殊需要時須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輔食添加時間。
準則2:及時引入多樣化食物, 重視動物性食物的添加
※ 每次只引入一種新的食物,逐步達到食物多樣化。
※ 不盲目回避易過敏食物,1歲內適時引入各種食物。
※ 從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
※ 逐漸增加輔食頻次和進食量。
準則 3:盡量少加糖鹽, 油脂適當,保持食物原味
※ 嬰幼兒輔食應單獨制作。
※ 保持食物原味,盡量少加糖、鹽及各種調味品。
※ 輔食應含有適量油脂。
※ 1 歲以后逐漸嘗試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準則4:提倡回應式喂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 進餐時父母或喂養者與嬰幼兒應有充分的交流,識別其饑飽信號,并及時回應。
※ 耐心喂養,鼓勵進食,但絕不強迫喂養。
※ 鼓勵并協助嬰幼兒自主進食,培養進餐興趣。
※ 進餐時不看電視,不玩玩具,每次進餐時間不超過 20 分鐘。
※ 父母或喂養者應保持自身良好的進餐習慣,成為嬰幼兒的榜樣。
準則 5:注重飲食衛生和進食安全
※ 選擇安全、優質、新鮮的食材。
※ 制作過程始終保持清潔衛生,生熟分開。
※ 不吃剩飯,妥善保存和處理剩余食物,防止進食意外。
※ 飯前洗手,進食時應有成人看護,并注意進食環境安全。
準則 6:定期監測體格指標,追求健康生長
※ 體重、身長、頭圍等是反映嬰幼兒營養狀況的直觀指標。
※ 每 3 個月測量一次身長、體重、頭圍等體格生長指標。
※ 平穩生長是嬰幼兒最佳的生長模式。
※ 鼓勵嬰幼兒爬行、自由活動。
注:以上輔食添加準則將在下文做詳細說明。
《寶寶輔食黃金計劃》
√ 34個輔食添加要點+22個喂養細節
√ 6個階段輔食添加月計劃+日安排
√ 233道營養輔食+40道功能食譜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7~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編寫,讓寶寶少過敏、吃飯香、身體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