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灣板塊,昔日西海岸最熱的一片土地,這次真的在低谷了。
今年以來,青島多個區域二手房降價拋售的現象層出不窮。雖然是普遍性的房價下調,但對于不同板塊不同小區來說,意義卻大相徑庭。
就拿靈山灣板塊來說,有些小區的房價已經跌回十年前了。
在靈山灣,第一波真正血虧的投資客出現了,非常尷尬。
1、炒房客成了“割肉”團
啤酒節之前,一位臨沂的朋友咨詢房師傅,七八年前,在西海岸買了一套海景房,毛坯,未住過。
這不,旅游旺季到了,想研究研究處置一下。
真心不好處理?。§`山灣那邊幾個小區甚至都成了民宿聚集地,進出的外來人員太多,物業都頭疼了。因為空房子太多,民宿價格也上不去。
如果說靠隧道近的薛家島板塊還有部分業主是在市區上班的剛需,有比較強的自住需求支撐,那么靠海的靈山灣板塊,尤其是星光島一片,幾乎就是投資客的天下。
這一片,以東方影都為噱頭,再加上無敵海景,人工填海,萬達和融創前仆后繼的開發,外地投資客來了,很難不動心。
投資客最集中的大型社區,必須是星光島。
星光島也有其特殊性,它是目前東方影都板塊中,價格跌幅最大,從領先島外多個小區,到逐步被甩下,只用了三四年的時間。
從2015年,星光島一期熱銷,到2017熱度躥升,加推房源多次搖號。
話糙理不糙,當年的幸運兒,現在的大冤種。
以星光島比較早的杜鵑園和玫瑰園為例。
兩個地塊大約十年房齡了,由于臨海太近,風吹日曬嚴重,外墻老化嚴重,且出現大面積脫落現象,看起來很“老”了。
玫瑰園的品質比杜鵑園略好一些,但價格已經跌得慘不忍睹。
星光島玫瑰園,140平的套三雙衛,全明戶型、南北通透,主臥套房,兩南一北,算是玫瑰園地塊比較好的戶型。
這個戶型一直比較搶手。八月初剛簽約的一套,單價到了7900元,總價約110萬。
去年同期(2023.7),同樣戶型成交價157萬,單價一萬一;
2021年的時候,算是高點,成交總價249萬,單價一萬七千多,接近一萬八。
這三個房東,隔了三年,差的實在是離譜了。毫無疑問,2021年賣的這一套,房東最幸運,2023年賣出去的那個,也還好。
今年成交的,房東很崩潰,買家很忐忑。
2、限售的威力和投資客大撤退
現在星光島,這兩個地塊的成交均價就是8000—9000元。
要知道2015年開盤那會,均價就是這個水平。
而2017和2018才是星光島最熱銷的兩年,大批購房者是那會入市的,價格多在1.5萬—1.8萬左右。
2015-2018年,星光島出現了大批量的投資客,房價不斷上漲,他們不斷買入。終于2018年,大殺器來了,5年的限售要求,讓投資客被迫持有至少5年。
也可以說,限售政策對抑制炒房有很大作用。也是限售,讓這些投資客錯過了清倉機會。等到可以掛牌的時候,只能割肉了。
果然,等到最近兩三年,星光島符合條件的二手房大規模釋放出來,尤其是限售取消后,星光島二手房市場完全陷入買方市場。
差距來了:1.5萬—1.8萬買入,七八年后的二手房,賣出才8000—9000,凈虧約50%,如果加上利息以及隱性的通脹,那虧得可能更多。
星光島,也成了近年來靈山灣,乃至西海岸,少有的跌幅如此大的大型社區。
更尷尬的是,現在的成交價,很有可能也會是以后星光島二手房的標準。
近期成交的二手房,基本為未來幾個月的二手房劃了個砍價標準,后期再買進的業主,會參考前期成交數據。
因為,誰也不想當接盤俠。
對于星光島來說,亦是如此。不排除樓層朝向、裝修更好的房源,讓步空間會小一些。
而目前對這些拋售族來說,不利因素還有一個:供求關系失衡。
加上牡丹園,星光島這三個地塊竟然有700多套二手房在掛牌。這還只是貝殼平臺的統計數據。這個掛牌總量實在太驚人了。
舉個例子,杜鵑園的規模是約1800戶,竟然有330多套房子掛牌中;玫瑰園總戶數是約1400戶,掛出來了約200套……
就這么瘋狂的供應量,難怪有網友稱,這里簡直是炒房客的團滅地。
3、還在探底,陣痛繼續中
星光島三個地塊的持續降價,也確實吸引了不少“抄底”團。近一年的時間,三個地塊成交了130多套二手房(貝殼數據)。
這個成交量是靈山灣板塊的第一。緊隨其后的是世茂諾沙灣。高層、洋房和別墅,三種產品都有。價格從7000——20000,應有盡有。
另外,東方華庭、瑞?;▓@D區、科達天意華苑等也都是掛牌大戶,都是150套左右的掛牌量。
而靈山灣板塊(東方影都板塊)掛牌的二手房足有4000多套。7月份,板塊二手房成交量是47套(貝殼數據)。搞笑的是7月份新增了428套房源。
最近兩年交付的次新房,正在逐步進入二手房市場。這批次新房太多了,影都壹號多個地塊、靈山灣壹號、悅府、龍璽、海信靈山灣、融信、中交、和達……
供應量持續增加。很明顯,接下來,靈山灣板塊會迎來真正的考驗。
別忘了,這些次新房幾乎都是2020—2022上市的,純高點。
在房師傅看來,靈山灣板塊,還在探底中。
目前樓市的走勢,毫無疑問,哪個區域投資屬性強,房價下滑就越嚴重。
靈山灣板塊,回歸正常狀態,還需要長期調整。真正自住需求占主導的時候,市場才會相對正常。
投資客撤離,對靈山灣來說,不是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